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公共行政途径变迁的视角,论述了新公共管理的产生、特征与趋势,重点阐述了新公共管理理念下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与监控的重要转型,并进行了价值反思。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作为实现公共管理目标的手段,经济与效率曾一度占据了公共政策设计的主流地位,而忽视了对内在价值的思考。价值维度的缺失导致公共政策无法有效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本文将借鉴弗雷德里克森对公共行政精神的阐释,思考和探寻在公共政策设计过程中的价值维度,并对我国公共政策的设计提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作为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方面,公务员心理契约和公共政策相互影响。目前,二者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公共政策形成时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公务员心理契约的不稳定;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导致公务员产生不公平感和不公正感;公共政策的非连续性,不利于心理契约的动态稳定;公共政策体系的不完善,容易导致公务员心理契约的违背和破裂等问题。要从公共政策形成的动态过程采取加强公务员对公共政策的参与度、重视内部顾客导向、保持公共政策的稳定性和科学性、降低利益集团的影响、完善公共政策体系等有效措施来提升公务员心理契约水平,实现公务员心理契约和公共政策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公共性:公共政策分析的一般范式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公共性是公共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是公共政策分析的理性取向,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元属性,一般表现为公正必,平性和公开性三个基本维度,是公共政策问题分析,制定分析,执行分析,评估分析的价值基础和精神内核。“公共性”的缺失必然违背公民意志,损害公众利益,扭曲公共政策,因此,对公共性的认识和理解是公共政策研究的必然要求,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是政府的“产品”,强制性是其根本特征。公共政策的特点在于它直接规定和影响人们之间的利益格局而稳定性、连续性相对较差。它的内在结构包括目标、划分和处置三个基本要素。它具有信息沟通功能,政府与公民的双向沟通既是公民了解政府的途径,又降低了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成本。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案例是基于某种教学需要,以不同媒介形成存在的,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某项具体的、真实的公共政策现象或者实践的客观而准确的记叙。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大致包括制定计划、汇总分类、实践运用及建库维护等四个环节。加强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对有效开展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公共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民主建设的进一步拓展,公众要求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呼声不断高涨,作为反映大众利益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就必然地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本文就如何使公共政策制定更好体现民意展开探讨: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意义;当前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提高公众参与效率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的执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管理过程.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要素说",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分析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计划--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前提;组织--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基础;指挥--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关键;协调--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必要途径;控制--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杨芳 《教育与职业》2012,(11):139-140
课程教学须凸显专业特色,充分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应当围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求,确立"培养一种习惯、理解一套理论、掌握一种方法、具备一系列能力"的教学目标,并据此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新三大民生问题”的公共政策公共性视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买房贵、上学贵、看病贵已成为"新三大民生问题",引起了公众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新三大民生问题"的产生与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流失密切相关,文章对"新三大民生问题"与公共政策公共性流失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坚持公共政策价值观的公共性,完善对公共政策的质量评估,实现公众对公共政策的制度化参与,防止特殊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公共性的侵蚀,改进公共责任追究机制建设是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提升之道。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同时我国当前的国内形势也较为严峻,尤其是利益失衡、贫富失衡、城乡失衡、地区失衡和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比较严重.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务之急.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的问题,继而阐明了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现实困境及原因,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和谐社会公共政策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制度的完善是推进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对于国家政治来说,公民的参与既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也是保障国家各项公共政策合法、公平、稳定的主要手段。我国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对公民参与性的制度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全面发展。从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相关制度现状出发,认真分析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各类瓶颈问题,并从政策理论的深化中创新公民参与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蕾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2):95-97
在公共利益的框架下来思考公共政策,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公共管理的伦理问题。一方面,公共利益这个概念非常难以界定;另一方面,从逻辑上讲,公共政策之所以被称作"公共的"政策,就是因为需要公共利益这样的价值来评判其自身的合法性。由此可见,公共政策是以公共利益为逻辑起点,同时又以公共利益为其最高目标,公共政策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手段。公共政策过程是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学》是城市管理专业必修课,作为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在于理论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就我校城市管理这一新专业而言,目前《公共政策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课程质量的提高。为此我们开展教学改革探索,主要包括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构建互动式教学体系、加强课程实践教学、构建以能力考查为主体的学生成绩评判和考核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孟劲 《铜仁学院学报》2006,8(3):11-14,31
公共政策主体主导着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乃至调整。政府、政党、利益团体、公民以及大众传媒作为当前最为主要的几个政策主体,都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的政策主体亦会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公共政策过程。公共政策参与方式就是这些不同方式的有机结合,这是现代公共决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进入了公共危机的高发期,对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公共政策是国家公共权力运行的集中体现,也是政府实施危机管理的重要途径.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存在诸多不足,需要从提高危机意识、完善体制及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加快政策法制化、优化公民参与等方面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和否定。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政策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在传统发展模式下制定和实施的公共政策,政府要进行调整和创新,形成以人为本、以公共性为本质特征、以绩效为评估标准、促进立体公平实现的新的公共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8.
讨论城市公共政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一方面城市规划的制定体现了城市的公共政策,另一方面在城市规划的实施中,需要相关政策的配合,同时规划也是政策的“制度化”,为“依法行政”提供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是保证既定政策目标得以实现以防止政策执行偏差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目前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体制仍不完善,仍受多重因素制约而不能有效发挥其监督功能。因此,可以从提高监督主体的监督意识和素质;增强专门监督机构的权威;构建严密有效的监督网络;完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制度保障和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对于影响我国公共政策调整的重大事件,不同的新闻媒体有不同的报道。而用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公共政策只有通过大众媒体公开在阳光下,才能为受众所了解、参与、监督,从而得以有效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在关于“非典”事件、“孙志刚”事件和温家宝总理为农民工讨薪事件、关于减免农业税等涉及公共政策调整的重大事件中,我国的新闻媒体纷纷进行了不同的报道。为此,从中选出几家媒体对影响公共政策调整的报道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出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从而引导媒体在影响公共政策调整的新闻报道中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