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什么叫“闰”?其意有二:一是“余数”,二是“副、偏”,对“正”而言。就中国人的传统历法而言,古人认为一岁应是12个月,安排13个月是不得已,这是“闰余”,不算正式的月份,只能附在正式月份后,作为前个月份的“副月、偏月”,故称“闰×月”。今年三月份后的一个月只有一个节气“立夏”而无“中气”,故为闰三月。公历也同样。公历闰年是指“闰余”一天,这一天因加在2月份,故称“2月闰”,意思是  相似文献   

2.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理学”与“心学”,是《历史》必修Ⅲ“宋明理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一次历史教学交流活动中.一位历史老师运用“成语”说明“理学”和“心学”的影响.既令我耳目一新,又让我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3.
谷·毂·毂     
“谷”“毂”和“毂”这三个字,因为读音完全相同,且“谷”与“毂”存在简体和繁体的关系,又“毂”与“毅”是形近字,所以,很多人就不加辨析,随意乱用,造成理解困难。比如《水浒传》(简体本)里就有“三寸丁,谷树皮”之说,用来形容武大郎的丑陋容貌。这里的“三寸丁”好理解,是说武大郎个子矮小。丁,是古代对成年男子的通称,而“谷树皮”是什么呢?“谷树”又是什么树呢?查遍了各种权威的词典和字典,都没有查到“谷树”这一词条,显然没有“谷树”一说。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不经意地创造出了一个新词——“变态娘”。武汉市的一位妈妈近日发表了一个《女儿小升初,我被逼成“变态娘”》的网帖而走红网络,“变态娘”一词也风靡一时。其实“变态娘”是一个心态非常健康的母亲,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们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询问初中语文第六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中“(疒计)”字的读音、字义。为了弄清这个字,我们信访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答复如下:经查阅《红楼梦》的几种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和程伟元本均作“(疒计)”,戚蓼生序本作“(疒轸)”,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作“记”。“(疒轸)”即“疹”,是皮肤  相似文献   

6.
一提到“语文”,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语文课”,这当然是作为学生的我们的“自然联想”。其实,“语文”包含的何止“语文课”?我认为,“语文”的“语”是“语言”,“文”就是“文字”“文学”等。“语”用嘴,“文”用笔。今天人类之所以有高度发达的文  相似文献   

7.
“四人帮”有两件得心应手的武器:一曰“帽子”,“二曰“棍子”。就靠这两大“资本”,一伙阴险狡诈的男魔女妖,竟以“奴隶管家”自居,俨然成了“钢铁公司”、“帽子工厂”的大老板, “帮记”帽厂的型号繁多,动辄便将帽子扣过去。谁坚持抓革命、促生产,就送谁“唯生产力论”的大帽子;老干部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都给戴上“民主  相似文献   

8.
古代没有纸,在小而薄的木片上写字。这木片就叫“札”,也叫“牍”。引申为书信,所以信叫“信札”、“书札”。亲笔写的信,叫“手札”。尊称他人的来信,叫“大札”或“玉札”。“牍”,“书牍”,都是指信。牍,长约一尺,故叫“尺牍”,也是指信。  相似文献   

9.
桂,一作“木樨”,一种常绿灌木,原产于我国。因桂花香气馥郁,尤以中秋时节为最,古人形容中秋佳景,便说“桂子飘香”。古时传说月宫中有桂树,便将月宫称为“桂宫”。如沈约《登台望秋月》:“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又因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月宫为“蟾宫”。如李俊民《中秋》诗:“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古时科举考试中,称登科为“蟾宫折桂”。《晋书第五十二卷·诜列传》载:“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世因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相似文献   

10.
步·走·奔     
这三个字的古文字形体都含有“止”字意义也有关系止古文字写成或,描画左脚或右脚。为了书写简便,只画了三个脚趾。后来渐渐写成、。先看“步”的古文字:或,一左一右两只脚朝着同一个方向在行进。“步”最初就是“行走”的意思,也指“慢慢地走”。现在,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也叫“步”,如“跨了一大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步”今天的形体仍然是上下两个“止”,两个“止(脚)”的大拇指也还是一个朝左,一个朝右。再看“走”的古文字:。下面是“止”,表明这个字的意义和脚有关。上面是一个迈开两腿、甩动两臂的人,可以看出,这个人正在跑。上…  相似文献   

11.
平时储“米”。俗话说得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的道理 ,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 ,大脑这个“仓库”里必须有充足的“米”。“米”从何而来?“米”来自生活。如果我们能随时把散落在生活中的“米”捡起来 ,见一点捡一点 ,养成自觉搜集素材的习惯 ,写起作文来就不愁无“米”下锅了。多年来 ,我要求班上的学生每人备一个可随身携带的“生活笔记本” ,随时把可能进入文章的“米”捡起来、积起来。这样做后 ,学生写作文时再也不愁没材料了。用学生的话说 ,现在愁的不是有没有“米” ,而是选“泰国米”还是“香米”煮饭的问题了。临时找“米…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序》提出了“画有六法”的著名论点。这是一个在我国绘画理论发展史上有深远影响的问题;亦是一项具有总结性、指导性和开创性的魏晋六朝对于绘画鉴赏和创作的审美原则问题。说其有“总结性”,因为“气韵”“骨法”“应物”“随美”“经营”“传模”以及“六法”这些不相统属的美学概念及其用词,在谢赫以前应该已有所存在,所以谢赫才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赅;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看来这些用以品画的单独概念,直至并合成为“六法”,并不全是谢赫的创造发明,不过谢赫予以系统整理诠释,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读懂一篇课文,而且要使学生学会怎样读懂一篇课文。前者是“读懂”,理解课文;后者是“会读”,掌握方法。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文法”,确定“学法”,设计“教法”并且以好的“教法”去影响学生的“学法”,更好地掌握“文法”,从而“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相似文献   

14.
印度“文学泰斗”泰戈尔的散文诗《飞鸟集》中有这么一句: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每次读着这一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的诗句,我总是情不自禁地联想起教育工作中的种种“槌”和“水”。 先来看看“槌”。 据笔者了解,我们不少教师和家长对待青少年中的毛病或问题,往往乞灵于“槌的打击”,动辄粗脖子瞪眼睛,批评训斥,什么“胡闹”、“捣鬼”、“简直混蛋”、“给我滚……”,有的甚至拍桌打椅,动起手脚来了。这种办法看起来干脆利落、快当省事,常常为某些同志当作“杀手锏”来使用。  相似文献   

15.
牛博士教语文,总少不了识字、造句和作文。关于识字的笑话,你们一定知道很多。比如说把“佚名”念成“铁名”,把“项羽”叫成“顶羽”,把森林里的“丽臣路”说成“雨巨路”,都是家常便饭。所以,笨狼很有感触地说:“人生识字糊涂始,这是真的。如果我不识字,就一个字也不会认错了。”胖胖猪也经常念错字。他很喜欢这样认字:“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这样认字特别好记。像牢骚的“骚”这么难认的字,也因为牛博士说了一个谜语,大家就都记住了。这个谜语是:“一个跑,一个跳,一个吃草,一个喝血”——马吃草,跑得快,跳蚤喝血,跳着走,两…  相似文献   

16.
1993年夏天,在青岛的一所小学里,听到过老师们对错别字的一场争论: 甲:您看到了吗?黄海饭店前面马路旁的广告“一 见钟情 长相厮守”,不光写了繁体字,而且 把“钟”写成繁体“钟表”的“鐘”,把 “厮”写成“思想”的“思”。 乙:是啊,错别字的确不少。还有的把“餐馆”写 成“舘”,把“商标”写成“商標”,把 “笼屉”写成“笼屜”。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为人,在我看来是很痛苦的——“心里真藏着可怕的冰块”。鲁迅为文,在我看来更加痛苦——一种鲁迅特有的痛苦。它是“孤独”、“无奈”和“失落”的混合,并充满悖论。于是鲁迅说:“我不如彷徨于无地”(《影的告别》)一.《孤独者》:“受伤的狼”鲁迅曾经说过:“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1就我个人而言,鲁迅的小说中,我最喜欢《孤独者》2。  相似文献   

18.
(一) 在加强语文基本训练中,不少语文教师针对学生易写错别字的毛病,注意对某些字进行字形解析。如讲到“被”字时,说明“被”是属于衣服一类的东西,因此从“衤”旁,“衤”就是“衣”字,如果把“被”写成“(礻皮)”,那就根本错了,因为“礻”不是“衣”字而是“示”字。讲到“恭”字时,说明“恭”是一种观念,因此从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一课·一问·一得”?这里所提的“一”不是一个绝对数,而是泛指,“一课”既主要指一节课,也可是一个单元或一个阶段的学程;“一问”指的是“一课”要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或者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其他的教学、学习活动都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一得”就是学生围绕阶段目标,经过阶段学习,在语文具体能力上,能够有一个主体性收获.“一课”是平台,“一问”是手段,“一得”是结果.  相似文献   

20.
孟晓东 《江苏教育》2007,(13):95-95
进入“新课程”以来.头脑里时不时地冒出“课程·课题·课堂”这样的概念.倒不是因为文字的对仗和说起来的顺口,总觉得这实在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持有的基本意识和行动策略。长期以来,广大基层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和一线教师比较关注的是“教材与教法”.这本无可厚非。但缺少课程理论与课程理念引领的课堂往往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的一种“知识课堂”:以前我们也搞“课题研究”.但这种研究更多的是从“功利”出发的一种“隔靴搔痒”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