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果你正计划将一艘宇宙飞船从地球送到太阳系的另一个地方,你最好先找出最佳路线。这是一张美国宇航局的数学家马丁·罗利用太阳系各个天体之间的引力平衡,绘制出的"宇宙高速公路"图。这张图显示了如何利用最少的燃料从一颗行星去到另一颗行星。它显示了每一颗行星周围的拉格朗日点,那里是引力平衡点,因此,宇宙飞船可以更容易改变运动方向。每两个天体构成  相似文献   

2.
李竞 《百科知识》2001,(7):40-41
什么是暗物质?顾名思义,指的是用现有的天文方法和手段观察不到,但根据其他效应(如引力作用)确实存在的宇宙物质。黑洞就是暗物质的一种。太阳系以外的其他恒星的行星也是暗物质。行星和它们的卫星都是不发射可见光、只能反射太阳光的暗天体,我们得以见到它们惟一的原因是距离近。如果它们是太阳系以外的行星和卫星,哪怕是围绕离我们最近的半人马比邻星运行的,它们都将被笼罩在恒星的光芒中,使我们无法得见。行星空间的尘埃物质也是暗物质。  相似文献   

3.
人要称一下自己体重的话非常简单,只要往体重秤上一站就行了。而要给行星这样的庞然大物称重该怎样做呢?显然用秤是不行的。过去,要准确称量行星质量就必须发射过去一个探测器才行。探测器从行星旁飞过的时候,轨道是由行星施加给它的引力决定的,根据轨道计算出引力的大小也就可以得到行星的质量了。这种方法显然  相似文献   

4.
《科技新时代》2006,(6):14-15
新生恒星周围的原始行星盘在几百万年内就会消失,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大量证据的证实。然而.天文学家近期惊奇地发现了这个规则的第一个例外——一个已经存在了2500万年的原始行星盘还没有显示出任何行星形成的迹象。这个原始行星盘位于距地球350光年的Stephenson34系统内,围绕着一对红矮星旋转。科学家猜测.是这一双星系统的引力扰动限制了行星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科学历程     
文西 《百科知识》2014,(17):39-39
正1977年9月5日——"旅行者"2号带着人类的问候进入太空1977年9月5日,"旅行者"2号进入太空,在它进入太空前不久,"旅行者"1号也于同年8月20日启程,开始了太空之旅。"旅行者"计划源自于一个176年一遇的外太阳系行星位置排列。利用这个机会,探测器能够连续借助前一颗行星的引力加速飞往下一颗行星。两架"旅行者"各自带有一张"地球  相似文献   

6.
太阳用强大的引力,把包括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召集在自己周围,不让它们跑远。不过科学家最近认为,也许在太阳系的早期,有一颗巨大的气态行星曾经放弃了太阳系家园,到远方去流浪了。  相似文献   

7.
贵刊2001-8期“将地球推离太阳”的报导可能有误。报道言:“…科学家会向彗星或小行星发射火箭,小心调校它们的轨道,让它们与地球擦身而过外,把部分引力能量(Gravitationalenergy)传送给地球,从而令地球速度加快,进入离太阳更远的轨道。”除开把引力能(是负能量)传给地球是否可能暂且不论,地球速度加快这里指的是公转线速度,而这一速度加快只能使地球更加靠近太阳,而不是远离太阳,因为行星绕日公转有公式:AV2=GM日。A———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V———行星公转线速度G———引力常数M日———太阳质量G,M都是…  相似文献   

8.
第一链接     
探测行星新方法迄今为止发现的外太阳系行星大约有200颗,其中绝大多数是在受其主恒星的引力影响而“颤动”时被探测到的。但是最近,经纬仪测量正在探测新行星上日益成功地发挥作用。经纬仪测量是一种基于亮度减弱的探测,而亮度减弱则由现出黑色影像的行星在地球和其主恒星之间反复经过引起。让噬菌细胞保持运动哺乳动物有两个对长尾“不规则外形”阻凝蛋白1e和阻凝蛋白1f编码的基因。现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基姆等人发现阻凝蛋白1f负面地调节了中性白细胞(一种噬菌细胞)的活动。阻凝蛋白1f并不直接影响噬菌细胞的行为,或者说是噬菌细胞突…  相似文献   

9.
在遥远的异星球上,不一样的温度,不一样的压力,不一样的行星引力,生命的形态可能复杂得难以想象。我们可以想象有一种外星生物,它没有手,没有脚,也没有五官,但它们可以吸收星光为自己补充能量。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革新》2002年第二期刊发了笔者所写题为“公转线速度增大将更靠近太阳”不足400字的短文,指出关于“将地球推离太阳”的报导可能有误。近日收到编辑先生转来郑力铭先生的批评文章,要我作答。怕过于简短会留下后患,故此答文稍长了些。设太阳的质量为M?,行星绕日公转的线速度为v,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轨道半长径)为A,G为引力常数,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微小影响,则有AV2=GM?(1a)(1a)式不仅在理论上无误,而且对于笔者已经验算过的太阳系内的行星以及资料上已有的行星的每一颗卫星,实际上无一例外地都成立(当V…  相似文献   

11.
阳光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吗?不一定,即使一颗行星失去了自己的恒星太阳,那里仍然可能是生命的家园。宇宙中有一些独行的行星,它们不受任何恒星的控制,在空间中任意飘荡。这些星球最开始也是属于某个星系的,但是由于星系内部行星间的引力作用,或者有过路的恒星干扰了星系,导致它们从星  相似文献   

12.
宇宙混沌一片,到处充满各种物质,这些物质大概可以分为三类,这三类物质结合形成了物理星(恒星)、生物星(行星及行星的卫星的统称)、彗星、褐矮星,这四类星体大多会再爆炸中消失殆尽。这四类星体构成了无数的星系平面,无数的星系平面构成了宇宙。在宇宙中以物理星的引力辐射范围大,在同一平面内有无数的物理星,当这些物理星中的几十或者几百个物理星的引力在这个平面的上方或下方空间(星系平面)中的某一个点形成焦点时,造成了宇宙空间的坍塌形成了黑洞。在黑洞的强大吸力下爆炸的星体产生的物质会在黑洞中重新结合成一个等级星体。宇宙会以星系平面为单位永恒下去。物理星跟生物星的够成物质不同,产生的引力不同,引力作用与生物,生物的变化也不同,宇宙便形成了生物空间与物理空间两种空间,这两种空间对于生物而言,一种时间永不停止,一直向前,另一种时间静止不前,一直保持着零不变。所以近些年发生的人失踪N年后又回到地球上且样貌保持失踪时的状态变很好解释。所以宇宙中并不存在时空隧道。  相似文献   

13.
广义相对论认为:一个物体使周围时空发生弯曲,另一物体在弯曲时空中沿最短程路线运动,这是引力的本质。由于行星近日点移动、光的偏折和光红移三个经典相对论引力实验的结果与广义相对论一致。因此目前大多数物理学家都认为: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时空是弯曲的。史坦福大学以L.I.Schiff为首的一批物理学家提出一个题目为“用轨道陀螺-引力探测器B检验爱因斯坦”的实验,下面将把它称为GP-B(引力  相似文献   

14.
《科技广场》2002,(6):38
早在1859年,法国天文爱好者莱卡鲍尔就声称,他看到过比水星更靠近太阳的行星,如果这颗行星真的存在,水星稍微偏离预测轨道的运行就很好解释了。法国著名天文学家、曾经在“笔尖”上发现海王星的勒维叶认为,水星的运行是因为受到第十颗行星引力的作用,并将其命名为“祝融星”。他还计算出它的轨道,并预测了观测“祝融星”的最佳时间为1877年3月22日。观测结果却令所有的人大失所望:谁也没有观测到位于水星以内的行星。后来,爱因斯坦用广义相对论很好地解释了水星的近日点运行,水星位置的飘摇不定再也不需要依赖想像中的…  相似文献   

15.
(一)历史牛顿万有引力公式是人类从实验总结出来的第一条引力公式F=-GM0mr0/r2(1)这个公式解释了行星绕太阳的椭园运动.19世纪末,人类精确观察行星运动,发现行星运动的椭园轴本身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绕太阳作极缓慢地转动.以水星为例,轴的方向每百年改变43〞.这种现象称为行星近日点的移动,这是牛顿万有引力公式解释不了的.正因为这样,这一观察引起物理学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困惑我们至今的星球旋转的推动力,来自于旋转的万有引力。太阳系围绕银河系公转推动力可能来自于银河系银核黑洞自转产生的引力气旋;围绕太阳的各个轨道行星的公转推动力来自于太阳系公转气旋的衍生转变涡流;太阳系各个行星的自转又来自于公转气旋的衍生涡流。  相似文献   

17.
自1995年天文学家第一次确切地观测到了绕太阳系外恒星运动的行星以来,太阳系外行星便一个接一个地被发现,迄今为止,已发现了100多颗。但是,所有这些太阳系外行星都并没有真正被发现者“看到”,天文学家只是通过观测恒星本身在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的引力作用下的表现来确定其附近必然存在着行星的。寻找系外行星的困难天文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近距离恒星的行星,但是,由于行星本身并不发光,只能反射恒星所发出的光,而通常恒星比绕它运动的行星要亮100万倍至几十亿倍,因此,处在明亮的恒星周围的行星所反射的微弱的光将完全被眩目的恒星光芒所掩盖…  相似文献   

18.
张唯诚 《百科知识》2011,(10):19-21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关月球起源的"大碰撞说"逐渐为人们所认可。"大碰撞说"认为,在45亿年前,原始的太阳系里存在过一颗名为"忒伊亚"(Theia)的行星,它的大小和火星差不多,由于周围星体的引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资讯     
正"太阳轨道飞行器"升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合作开发的"太阳轨道飞行器"近日升空,开启为期近两年的赴日之旅。在这一过程中,探测器将借助金星和地球引力"荡出"地球等行星绕太阳公转的黄道面,从而得以首次在太阳的较高纬度给太阳南北两极拍照。探测器在黄道面无法有效观测太阳两  相似文献   

20.
迷你太阳系     
卫星绕着行星公转,行星绕着恒星公转,这就是宇宙中最典型的类太阳系天体模式。但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微型“太阳系”显示,中心部位可以不再是恒星,而是一颗冷冷的棕矮星,并且从它的质量来看,这个肩负“太阳”职责的星体甚至就在行星级别之列。从这个星系上面,天学家己经了解了一个新的秘密,那就是一颗比行星稍微大一点的天体也可以充当母星,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网罗住一批另外的行星,甚至可以拥有像木星和地球这样的成员,组成一个很小但是依然具有可供生命居住地带的侏儒星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