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11月20日晴我渴望/一千次的渴望/我渴望的不是山间轻柔的玫瑰色氤氲/我渴望的是穿破千万重云彩的壮美极光……读完《简·爱》,这部著作仿佛是大海中翻滚的巨浪,时时攫住了我的心,让我与其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哭泣……简·爱,从小父母双亡,被好心的舅舅收养。舅舅临死前委托舅母一定将其抚养成人,然而,简·爱却受到了舅母和她的孩子们的百般虐待……当读到简·爱的舅母里德夫人的儿子约翰以简·爱不配看书为由,而将书扔向简·爱,并砸得她头破血流时,我心中充满了怨恨与愤怒。凭什么?凭什么简·爱就要受到如此屈辱与  相似文献   

2.
2月初,我接到一封“龙禹贤伯父收”的来信,落款是“攸县第三中学龙寄”。看完信以后,才知写信人叫龙乐平,是攸县三中高三文科班学生,只因同姓“龙”而称我“伯父”的。我估计,他可能是怕这封信不能及时转到我手里,才用了这样一点心计的。来信并非倾诉什么个人苦衷,也看不出什么一己之求,完全是谈谈学校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信写得很长,层次结构、语言逻辑都不怎么严密,但  相似文献   

3.
4.
学生给教师的来信,如片片绿叶,捎着对根的情意,轻轻落满教师的书桌;似只只鸟儿,带着对巢的依恋,翩翩飞向教师的心房。读学生的来信,读幼苗拔节的声音。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启蒙、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给教师的来信,是他们天天向上、步步登高的足迹。读学生的来信,如同读学生成长的履历表。“老师,昨天下午在学校阅览室看书,看到这本好看的作文选,我起了歹心,将它偷了回去。事后,我感到很可耻、很后悔。我诚恳地向您认错,并请您代我把这本书还给学校。”这是多年前,一名同学给我的信中的一段话。当时看完这封信,我感到很气愤…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在我办公桌上放着一封信,信中写道:“王老师,我是刚转进初一(2)班的新生,一直以来,我总认为音乐课就是老师坐在钢琴前,一遍又一遍地教学生唱,学生则毕恭毕敬地跟老师学,一节课下来,老师早已口干舌燥,学生也觉得枯燥乏味。老实说,以前我很讨厌音乐课,可今天您上的一堂《渴望春天》,让我彻底改变了对音乐课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7.
那天,我正在批改学生的作文。这是篇老题材,写老师的。但最熟悉的往往是最陌生的。为了让学生们写出童真、童趣,写出新意,我大胆放手,让他们想写谁就写谁,想怎么写就怎么定。习作交上来了,很多学生是  相似文献   

8.
朱峰 《师道》2006,(12):52-53
做了这么多年的教育工作,而且多半都兼任班主任,虽谈不上什么经验,但可以说在管理学生方面也算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了,遇到不听话的学生都是通过喊家长以及训斥让他“服帖”。用这样的方法在家乡的教育工作中一直坚持到我离开。然而,当我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乡,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羊城,踏进了一所陌生的学校面对一群陌生的学生时,我在管理学生上还坚持自己在家乡使用的那老套的方法时,却完全失灵了,我对学生越是严厉,学生就越是不听我的话,更严重的是出现了逆反的行为。我顿时傻眼了,觉得自己不会做教师了。由于对所带班级的学生的不熟悉,语言的…  相似文献   

9.
在我读到<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之前,我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我的头脑如数码相机,沉重而焦虑地拍下了一个个瞬间:早晨……01000110……空气中的尘埃沉淀……鼻毛上吸附的是"五彩"粉尘颗粒;上午和中午……00110010……我被裹在"温柔杀手"的"城市风"中--"车"声鼎沸,"乌云"翻腾……;晚上……11001011……我已数不到星辰,只见"月亮在乌云里穿行"……  相似文献   

10.
<正>《大教室》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当数结尾一句,"一颗渴望着改变命运的上进的心",似乎点了我的脑门一下。在我的记忆中,每次坐出租、摩的,或是去小商店买东西,若是对方无意中问到了我的学校和就读年级,无一例外都要带着满怀期待的眼神对我说:"好好考!"他们中有的是业余时间骑摩的挣钱的农民工,有的是只有初中学历的小贩,但相同的是,他们虽不曾受过大学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寒假,从朋友那借了几本书,其中一本《学生第二》吸引了我的眼球,于是,案头枕边,手不释卷,颇有心得。《学生第二》是一本教育管理随笔,是李希贵老师在二十多年的管理中提炼的成功经验,是对教育的感悟,也是他管理理念的精华。那一个个小小的案例折射的是智慧,那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蕴含的是哲理,而那一个个小小的改革凸显的是胆识。李希贵老师在《自序》中对用"学生第二"作为书名是这样解释的:"对一位校  相似文献   

12.
去年我担任全是委培生组成的9612班班主任,为了密切师生关系、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情况,我要求学生假期回家后给我写一封信,谈谈心里话。结果我共收到43封,(全班总人数是56人)有的还附有家长来信。信中所反映情况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3.
《英语沙龙》2013,(6):1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旅行地图,有些人选择正视自己的内心,勇敢踏上逐梦的旅途:而有些人总能为自己的怯懦找到这样那样的借口,殊不知,青春的光彩就在这一次次的退缩中渐行渐远.何不趁着年轻去体验旅行带给你的快乐与成长?何不尽情享受这个世界的多彩与美丽?  相似文献   

14.
《学生第二》作者李希贵是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在国家教育部等相关单位和部门担任要职。读完此书,我发现作者是一个善于管理,并在管理中有创新的人。他善于创造资源、利用人的资源、空间的资源,有独到的思想且很务实。作霍陪欢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审视教育,思考教育管理,莫不源于作者曾经在企业工作过有关,也和他对教育事业的执著与无限热爱有关。结合自己的岗位,这本书有这样几处给我很深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2008年第9期刊登的陈玉生老师的《韦达定理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突破了在解析几何中如何变用韦达定理的难题,读来颇受益.笔者有一点想法,现写出来,供同行们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6.
今天在升旗仪式上当我听到姚志刚老师的来信时,我感慨万千。没想到当今竟还有这么贫困落后的地方这实在令我吃惊,令我沉思。(这是升旗仪式上最生动感人的德育,这是事实的教育,这是“比较教育”,这也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教育。东昌东校的教育水平,可见一斑。我想起了我家旁边一所自称是“全国一流”的高级职业学校每天早晨的升旗仪式。高音喇叭中传过来的是令人不堪忍受的对学生没有做好某一个动作而产生的声嘶力竭的吼叫,甚至在国旗缓缓上升时都不曾停歇。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空洞无力、言不及义的道德说教。作为邻居,我已经不堪,作为此校的师生,…  相似文献   

17.
丰子恺在初次拜访深居陋巷的马一浮老先生时,还只是个十六七岁在杭师读书的学生,那时,听他与李叔同先生的谈话就如同一个“傀儡”在陋室中“摆了几个钟头”一般。再访马老先生时,丰子恺已是而立之年,那时正逢他初失母亲,陷于风木之悲而不能自拔,在听了马老先生的一番道理之后,自觉有愧,便“不问价钱跨上一辆黄包车”,匆匆离去。  相似文献   

18.
暑假中,妈妈带我一起逛新华书店。经过一番挑选,我看中了一本有彩图的科普读物——《恐龙大搜捕》,于是就央求妈妈把这本书买了回来。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看起来了。《恐龙大搜  相似文献   

19.
图书简介: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生活于西欧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动荡时期.  相似文献   

20.
学生来信     
学生来信叔叔、阿姨:你11’1好。今天我写这封信,想谈谈我对补课的看法。我认为补课鲜大于利。首先,补课属非正常上课,学生对此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补课的效果不及正常上课;其次,补课就意味着牺牲休息时间,而牺牲了休息,我们就得不到必要的调节,神经一直处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