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问题历来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台湾问题 不仅在过去,而且在将来也会对中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两国 在今后的对台湾问题中,都会力求更加务实,这会使中美关系出现“合而不热、分而不 烈”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正> 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者,新中国成立伊始,就直接领导外交工作。他的外交风格独具特色,内涵也极为丰富,在国际社会享有崇高的声誉。本文试就中美关系若干片断,对其外交风格的几个方面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的“史迪威事件”是一起引人注目的重要事件,它在中美关系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外史学界几十年来热心讨论和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就“史迪威事件”加以深入细致的剖析、公正合理的评判,这无疑将大有裨益于对此一时期中美关系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4.
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海峡两岸经贸环境与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台湾当局对大陆限制性的经贸政策将被迫进行调整,对未来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怎样看中美关系南菁中美关系是我国最重要也是最棘手的对外关系。说重要,是因为中美关系的好与坏涉及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而且,由于中美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所以两国关系如何发展,又紧紧牵动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说棘手,是因为中美关系时好时坏,...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的国际关系中,美中关系是一大引人注目的主题,准确把握美中关系的发展,是我们制定对美政策的依据。本文分别分析了战略安全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以及台湾问题四大因素对目前中美关系的影响,进而认为,尽管中美关系在未来发展中有矛盾、有曲折,但终究会走出低谷,走向一个比较稳定和成熟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在经贸合作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1979年贸易额只有24.5亿美元,发展到2003年贸易总额达1 263.3亿美元.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之后的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而且这一合作仍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主席访美,两国发表联合声明,表明中美两国关系从李登辉访美以来的低谷走出,进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阶段.许多人对我国与美国关系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一会儿对抗一会儿合作,一会儿吵一会儿好的政治现象不理解,从根本上说,是不懂得“一球两制” 既共处又斗争的道理.“两制” 之间的共处和斗争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能否正确理解这一国际政治现象,关系到能否正确看待当今的国际形势,以及我国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几经曲折,看起来充满了变数。但如果从二战以后美苏发动的席卷全球的“冷战”的视角来看,中美关系的发展道路又十分的合情合理。二战之初,美苏的战时合作,决定了美国对国共双方均采取了合作和友善的政策;二战结束前夕,伴随着苏矛盾的日益公开,美国在华扶蒋反共从而在远东遏制苏联的政策逐渐形成;二战以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美国为全面遏制苏联,在中国选择了公开美反苏的蒋介石政权进行反共内战的政策;解放战争胜利后,扼杀新中国是美国反苏反共政策的延续,而中共倒向苏联则是多年联俄战略思想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清代前期台湾与沿海各省的经贸往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统一台湾后,即解除海禁、实施开海贸易政策.在民众私航活动的推动下,台湾与沿海各省之间的通商口岸不断增多.闽商脱颖而出,在台湾与沿海各省经贸往来中担负特殊使命.清前期,海峡两岸间的物资交流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台湾一跃而成为这时期中国经贸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台湾与沿海各省经贸往来的发展与扩大,标志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表明整个中国沿海各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协作发展迈入了新的时期;这对于中国沿海统一市场的最终孕育成熟,具有划时代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经贸视角看金融危机引发国际冲突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冲击了国际格局和权力结构分布,会增加国际冲突发生的风险和几率.通过理论分析可知,经贸手段是防范国际冲突发生的一种有效方法,对国际冲突有替代作用、可通过信息交流制约冲突发生、可促使国家采用和平的对外政策、可外溢至国家间其他领域的合作.经验分析证明,经贸手段的确是防范和消减国际冲突的可行和合理手段.因此,要推动经贸的自由化发展,才能有效发挥其防范国际冲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显得异常激烈火爆,小布什与戈尔两位势均力敌的对手演绎了一场美国历史上最难抉择的总统角逐战。由于获得的选票过于接近,致使选举结束一个多星期后,谁能当选总统仍不能定夺。美国的这场热闹戏在中国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是想——中国人关注美国大选是有道理的。在这之前的两届竞选中,中国问题和对华政策都成为竞选中的热门问题。比如,在1992年的大选中,当时的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激烈地抨击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认为老布什在“姑息从巴格达到北京的暴君”;而1996年大选正好赶上美国国内的…  相似文献   

13.
在影响中美关系的诸因素中,美国的全球战略与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的冲突是决定性的,这决定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必然充满磨擦与碰撞.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正>蒋介石日记所展示的抗战后期中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其严重性大大超过人们以往的认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欧亚战略优先选择等问题上的举措,引起蒋的严重不满。蒋对罗斯福支持中国的诚意、魄力及动机逐渐产生了怀疑,认为美国有称霸远东的企图,担心日后中国将与其争夺亚洲领导权。  相似文献   

15.
2008年2月美国宣布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之后谈判进程加快。美国试图通过设立新型的区域贸易协议,使美国企业快捷、便利、无障碍地进入亚太地区,扩大出口、增加国内就业,拉动经济持续、平稳增长,进而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2011年2月,东盟领导人提出组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8月底,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召开经济部长会议,各国原则上同意组建RCEP。在互利、透明和务实的基础上,加强与伙伴国之间经济一体化与合作,推动由东盟主导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利用这一个多边的平台来应对美国力推的TPP,缓解中国海外投资和贸易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6.
从世纪之初美国的对华政策可以看出,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波动之中,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认真处理好中美关系,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值得利用的方面;另一方面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以和平的希望和决心赢得世人的理解和尊重。因此,我们在考察中美关系时,既需要考量战略意图、人权、贸易和反核扩散等问题的影响,也需要认识到中美关系是个相互促进的关系。美国及其他国家终究也会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和平与负责的大国、务实与合作的大国和民主、进步的大国。  相似文献   

17.
在中美关系史上,1997年10月26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两国宣布将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从此中美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1998年6月25日,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目子,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了长达9天的专访。双方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深入、坦诚地交换了意见,进一步充实了“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内容。这两次访问作为一个整体,标志着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个拥有世界1/5的人口、正在蓬勃向上的国家与一个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之间…  相似文献   

18.
4月1日,美国军用侦察机到我海南沿海上空进行侦察活动,并撞毁我战机,侵犯我领空,非法降落我机场,制造了举世震惊的“撞机事件”。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先是耍蛮使横,随后迫于压力,不得不向中方致歉。可是,在我国接受了美国政府的致歉信并允许美国军用侦察机上24名人员离境后,美国竟然翻脸不认账,拒绝承认是美方造成了这起撞机事件。更有甚者,他们还以贸易、增加对台军售等问题相要挟,并为派飞机到我近海进行空中侦察作辩解。美国的态度和立场严重干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为中美关系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美新政府为何态…  相似文献   

19.
何彦 《职业技术》2007,(2):142-143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科学定位.中国加入WTO后,已经确立了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随之而来的是对高素质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为高职院校培养的经贸类专业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就业空间,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经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高职院校经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倡"一张文凭多张证书",是实现其培养目标、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何彦 《职业技术》2007,(4):142-143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科学定位。中国加入WTO后,已经确立了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随之而来的是对高素质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为高职院校培养的经贸类专业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就业空间,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经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高职院校经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倡“一张文凭多张证书”,是实现其培养目标、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