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朝统治末年各种弊端暴露,全国各地受压迫的人民纷纷揭竿而起。苏天福经常与捻军领袖接触,最终于1852年结捻,正式加入农民反清起义的斗争中,成为捻军中重要领袖,使得捻军阵营不断壮大,农民起义军的力量不断增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清朝政权的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2.
捻党(1808—1851年) 清代中叶农民反地主反清廷的结社组织。其产生,可以追溯到清代康熙年间即十七世纪中叶,但到1808年(嘉庆十三年)官书上才有正式的记载。其活动地点是安徽、江苏、河南、山东和湖北边区。而最初的发源地,是淮北的淝水和涡河流域。捻党来源于清代早期农民的反清结社组织,曾经有许多名称,如八卦教、义和拳、白莲教、捻党、盐枭、虎尾鞭、掖刀会、红胡子、白撞手等。后来逐渐形成为三支力量:八卦教与白莲教等结合,成为北方的反清组织;捻党与盐枭等结合,成为中部的反清组织;义和拳与虎尾鞭等结合,到二十世纪之初,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参加捻党的成员,以贫苦农民为主体,还有渔民、饥民、私盐贩、白莲教徒、船夫、手工业者、衙役,并有镇压白莲教起义中裁撤的乡勇。在捻党活动初期农民并不占多数,游民群众为数较多并成为其中的骨干。  相似文献   

3.
论捻军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反清斗争18年的捻军运动具有"出则为捻,居则为民"、"缺乏政治纲领"、"领导者成份复杂"、"未建立根据地"、"实行大规模运动战"等特点。文章在分析这些特点的同时,指出这些特点又是捻军运动的致命弱点。  相似文献   

4.
捻军在徐州     
本文旨在展示捻军在徐州的活动情况,分别从其前身捻党在徐州的出现,捻军前、后期在徐州的斗争和最后捻军作为太平天国的继承人在徐州的斗争几个阶段,以时间为顺序,论述从捻党脱胎而来的捻军在战争中淬火,历经的从分散到团结,从独树一帜到和太平军联合作战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捻军起义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1851年(咸丰元年)到1863年(同治二年),其领袖是张乐行.后期从1863年到1868年(同治七年),到1866年(同治五年)以后又分为东西两路,赖文光是东捻军领袖,张宗禹是西捻军领袖.张乐行、赖文光和张宗禹,是捻军起义在两个时期和三个方面的代表人物,结合他们的历史事迹,这里将捻军起义的产生、发展和败灭的全程,作一全面的概括的叙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了西捻军在直隶的军事行动,西捻首领张宗禹兵败后的归宿,并对西 捻军的败因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清代捻军运动持续时间很长,有近一个世纪之久,它始于何时,众说纷纭,笔者曾经撰文作过考释。它终于何时,说法也不一,有些学者称是1868年,也有学者说是1900年。这些见解是否得当,需作推敲,现述浅见,以就正于大家。 先谈1868年之说。持此说的学者都以1868年8月西捻军在山东茌平徒骇河边的覆灭,作为捻军运动终结的标志。诚然,西捻军的失败,确实宣告了波澜壮阔的捻军起义的结束,从捻军运动的历史来看,无疑应视这个重大事件为捻军运动起义时期的下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参考》2012,(10):97-I0003
山东省文登市天福实验小学,坐落于美丽的抱龙河畔、风景秀丽的秀山路北。学校占地50多亩。建筑面积1.64万平方米,整体布局合理,设计美观实用。环境优雅。学校用文化编织教育梦想。以特色提升教育内涵。在不断实践与探寻的过程中,学校以“营造书香型校园,打造科研型教师,培养情智型学生”为办学理念,在“奉献·奋斗·协作·创新”精神的引领下,  相似文献   

9.
天福酱肘谈     
天福号创建于一七三八年(清乾隆三年),原是山东刘玉章和一个山西人合伙开设的,后由刘家独资经营。据说有一次,刘家有个儿子在煮肉看锅时睡着了,当他醒来时,肉已烂在锅里,无奈只好 把软烂如泥的酱肘子晾凉后出售。没想到顾客再次来店还要买这种肘子。于是天福号把煮肉时间延长,不断改进工艺,使其酱肘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
定远县,清朝时隶属于安徽省凤阳府。凤阳府地处淮北,定远县在凤阳府东南部。1853年三月,定远县捻党首领陆适龄在他的家乡,定远县城西南七十里处的荒陂(沛)桥旗杆村(现属长丰县沛河乡)举起反清大旗,率领捻众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军曾发展到二万人,势力影响到凤阳、颍州二府,给清朝统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1853年,由于中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捻党开始脱离地下状态,而采取以武装起义为抗清斗争的主要形式,捻党向捻军转化。陆遐龄起义正处于这一转化时期,是这一时期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捻军起义。这次起义无疑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大规模捻军起义时代的到来。这次起义刚刚失败,著名捻军领袖张乐行等就很快摆脱清政府的节制,走上了坚定的反清道路,无疑也受到这次起义的  相似文献   

11.
论捻军形成的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55年秋,捻党在亳州的雉河集会盟,推张乐行为盟主,并制定明确的反清纲领和军事编制,同时颁布军事纪律。捻党有了统一的指挥,由秘密分散的群众组织转变成为公开的反清武装,原先所进行的经济斗争由此而转变成为政治斗争。雉河集会盟应成为捻党向捻军转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抗日将领周复王沛源1943年2月17日,日军向山东省安丘的城顶山一带发动大举围攻。城顶山一带是鲁苏战区(1939年开辟,一开始称苏鲁战区)总部及战区主力部队国民党51军113师的驻防区。这次围攻,日寇调集了驻济南、青岛、张店、潍县、临沂等地的独立第5...  相似文献   

13.
豫南陈大喜捻军起义,在后期捻军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但关于这次起义的真实情况,却长期被淹没于史乘之中,而且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本文尽力勾稽各方的有关史料,加以整理归纳以求重现这一壮丽斗争的全貌,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望史家给予指正。  相似文献   

14.
民国以来,学术界对捻军起义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建国后至20世纪80年代达到高峰,期间曾经有过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两个高潮。之后,有对捻军基本史实进行研究到逐渐同社会史接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简论捻军斗争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广泛收集的清朝官方文书、地方志及其他资料,在系统探索捻军历史的基础上,认为捻军斗争极大地动摇了清朝的封建统治,打击了列强的侵略势力,给北方地区广大群众带来一定益处,对太平天国运动、陕甘回民起义与当时北方群众反清斗争作出过贡献,且对近代人民革命斗争产生深远影响,还留下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6.
山西大学历史系江地教授的《捻军史论丛》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江地同志多年从事捻军史的研究工作,自五十年代起陆续发表了不少这方面的专题论文,1956年和1959年三联书店相继出版过他的《捻军史初探》和《初期捻军史论丛》两个论文集。这些论文包括了自1808年到1868年捻党的产生,捻军起义和最后失败的全过程,涉及了整个捻军史中许多重要问题。本书中的每篇文章既是独立的,各自成章,各自有中心,时间上又互相衔接,形成一部以论文形式写成的捻军史。本书共收论文十四篇,约三十万字,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论述了20世纪俄语文学的定义、内涵,以及该名称的合理性。文章认为,要保持20世纪俄苏文学的完整性,必须重写20世纪俄苏文学史  相似文献   

19.
丁汝昌丁汝昌原名先达,字禹廷,号次章,安徽庐江县北乡石嘴头村人。生于1836年11月18日(道光十六年十月初十日)。“少卓荦负奇气”,“厥性敏慧”。父丁灿勋务农,家境贫苦,遣他出外为人佣工。当地人认为最低贱的三种职业“放鸭子”、“引瞎子”、“摆渡子”,他都干过。又遣他从人磨豆腐,“劳而无值”,自己一个人勉强(饣胡)口,无以赡家。咸丰初年,庐江一带发生严重荒旱,他父母双双饿病而死。  相似文献   

20.
2008年9月1日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去世60周年的日子。冯玉祥在其自题诗《我》中写道:“我,冯玉祥,平民生,平民活;不讲关,不求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奋斗不已,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这正是冯玉祥朴实而又光辉一生的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