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倪敏 《新闻通讯》2012,(11):33-34
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着我国媒介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在媒介市场化的过程中.要谨防媒介公信力的下降。作为公众信息和话语资源的源泉,媒介应该合理分配媒体内容,以其高质量的内容和关注公益的立足点,培养公众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较高的媒介素养,了解公共的信息需求和话语权力,并以此维护与增强媒介公信力,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2.
刘琼 《东南传播》2010,(7):11-12
在中国的传播学研究中,学者们往往将"媒介可信度"与"媒介公信力"概念混为一谈,这种情形直接影响到了该领域的研究深度。本文在分别考察上述两概念的基础上,再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结论是,中国的"媒介公信力"与"媒介可信度"概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合,前者比后者指涉范围更广,且通常采用定量方法加以测量,而后者则同时采用思辨和实证的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广告刊播与媒介公信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公信力是公众对媒介的社会期待与媒介实际表现之间契合程度在公众心理上的反映。媒介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复杂而多样,其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的质量为最直接、最关键因素。刊播广告能够壮大媒介的经济实力,有助于提升媒介公信力。但是,刊播广告有可能造成广告商控制媒介,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目前,我国新闻媒介刊播广告存在虚假广告、新闻广告、庸俗广告和随意插播广告、广告超量等问题,引起公众强烈不满,有损媒介公信力。珍惜媒介公信力,规范广告刊播行为,势在必需。  相似文献   

4.
大众媒介公信力形成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国平 《新闻界》2004,(2):36-37
当前,大众媒介公信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话题被提出并得到强调、实务界和理论界已经对它进行初步探讨,本文拟从生成系统这一点出发对媒介公信力形成过程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5.
魏京华 《新闻世界》2013,(7):252-253
【摘要】我国媒介公信力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新闻质量不断受到侵蚀,媒介的社会责任受到重视,因此关于媒介公信力的研究也慢慢扩大。另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逐步推进,网络媒体的媒介公信力受到了严重质疑,如何提高媒介公信力,促进媒介发展成为当前新闻传播学的重点课题。因此,回顾我国媒介公信力的研究历史,探讨我国媒介公信力的研究状况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梁锋 《新闻前哨》2010,(11):22-24
理论是思想的升华和再塑,也是实践的指南和归宿。20世纪中期以来,媒介公信力研究即成为国内外大众传播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媒介公信力概念的不同层面解读,对媒介公信力的关注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本文拟从哲学、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法学、组织行为学等9个学科角度进行解读。力图为其构建理论支撑,旨在完善媒介公信力的内涵,务实媒介公信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众媒介公信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论文基于社会调查数据,对中国大众媒介公信力测评量表的因子结构也就是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9.
媒介公信力的重要性公信力(Credibility),最先是政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领导者获得其选民信任(Trust)和信心(Confidence)的能力。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指的是新闻传媒获得受众信赖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誉就是新闻传媒的生命,失去了公众的信任,新闻传媒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公信力是新闻传媒最有价值的内在品  相似文献   

10.
李鑫燚 《今传媒》2012,(5):140-142
本文从国内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的基本内涵和现状出发,分析了影响国内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的关键因素,认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法理基础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其核心功能在于引导舆论协调矛盾,并结合国内实例,针对提升国内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的主要策略,提出了坚持"真实诚信"态度、秉承"三贴近"方针、提高媒介交流能力等三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杭州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燕  任燕 《新闻界》2008,(3):45-47
本文旨在掌握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丰富该领域定量分析成果,为在高校科学、系统的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影响因素框架形成需求动机维度的22个标签,结合用户特征维度的8个标签形成大学生社交网络行为标签体系。采用社会调查方法获取标签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需求动机维度的4个分类特征因子。基于所提取的特征因子进行快速聚类,得到娱乐型、社交型、信息型和全面型4个差异化群体用户分类,并结合用户特征维度的8个标签对各类用户画像的典型特征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3.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话语分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九洲  陈丽 《新闻界》2007,(6):106-107
本文从“个人话语与集体话语、多元模式话语与一元模式话语、碎片式话语与整合式话语、开放性话语与封闭性话语“四个层面的对立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产生这种对立性的技术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用户数字成瘾或设备过度使用等社会问题,数字脱瘾作为处理这些社会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开始受到关注。探究高校在读学生群体数字脱瘾的影响因素具有现实参考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深度访谈,获取高校在读学生群体的数字设备使用情况、数字脱瘾的原因、途径和效果评价等数据,对数字脱瘾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讨论。[结果/结论]研究总结高校在读学生群体对于数字设备的依赖原因,发现个体因素、情境因素和效果评价等影响因素,并揭示其对数字脱瘾的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5.
浅谈网络媒体的发展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着重探讨了网络媒体的发展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分析各种传播方式的特点,以实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艳彩 《新闻界》2009,(1):119-120,123
在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行为亟待规范的今天,传媒公信力已成为传媒竞争的核心要素和重要砝码。本文就传媒公信力形成的要素、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提升公信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媒体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受众是媒介公信力的评价主体.在当今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中,公信力既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公信力的流失必将加剧公众对媒体的质疑,同时也会对媒体自身造成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18.
网络媒体的迅速扩张表明其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这种新媒体也面临着有效传播的问题,要建立网络媒体的公信力,首先要对其进行评价和认定。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网络媒体的利用率、网络信息质量、网络影响力等的评价是目前对网络媒体公信力评价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及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毅峰 《新闻界》2007,(4):52-53
本文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关键在通过认知教育、实践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分析、解读信息能力和利用信息能力,提高大学生对媒介的批判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已成为消费者健康信息搜寻的重要渠道。Web 2.0环境下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路径和形态嬗变使在线健康信息环境日趋多样与复杂,用户在异质信息源中选择恰当健康信息的难度显著提升。本文基于启发式信息处理视角,从理论层面梳理启发式与健康信息可信度判断之间的内在关联并构建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实验研究法,以受控健康信息文本与启发式信息线索网页框架构建实验材料,并招募高中生群体这一典型的数字原住民作为被试开展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各类健康信息来源中的启发式信息线索对数字原住民的可信度判断具有显著影响,特别是机构信息源线索的出现会显著提高数字原住民的可信度评价。数字原住民对机构信息源的可信度评价显著高于商业信息源与社会化媒体信息源,而商业信息源与社会化媒体信息源之间没有显著差别。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数字原住民的健康信息行为模式,并为政府部门和公共卫生机构更好地构建健康信息平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