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齐静  王强 《图书馆学刊》2023,(1):93-100
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网络调研、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捕获中医古籍的文献信息,构建作者合著关系网络。利用Ucinet工具形成中心性和凝聚子群,探索中医古籍研究领域的科研团队。通过网络调研的方式构建了作者实际社会关系网络,并对比分析了社会关系网络与合著关系网络。我国中医古籍科研团队分布较分散,机构间科研实力差距较大;研究内容多为疾病古方文献考证、用药规律分析、知识库构建、古籍数字化等实用性研究,以及本体构建、古籍语言分类、概念实体间语义关系等知识组织类研究;合作模式主要有层级型、多点共中心型、共用点交叉合作型。  相似文献   

2.
科研合作网络的重要作者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使用复杂网络理论对文献的科研合作网进行分析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文章对DBLP数据库中1998年至2007年的作者合作数据构造科研合作网络,并且通过复杂网络的基本统计度量,如度、聚集系数等对网络的总体面貌进行了宏观上的描述.在微观层面,文章提出了高效的重要作者发现算法,能够从作者的合作数量以及合作范围对重要作者进行排名.通过分析科研合作数据作者的影响力,从而为科研人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大科学时代,科研团队是科学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但大量的科研团队并未备案,难以进行全面摸底和分类管理.然而,科研团队是一个复杂系统,本文基于成员角色的结构复杂性分析方法对科研团队结构开展实证研究,选取国内电动汽车领域专利发明人合作网络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louvain算法发现科研团队成员;然后,采用基于成员角色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SCI和SSCI数据库中以“数据挖掘”为主题的文献题录信息,构建三个科研合作网络(高校间、公司间、国家间),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这三个不同类型的网络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成果涉及众多研究方向,不同的机构实体有不同的研究重点,所构建的三个不同类型的科研合作网络在诸多网络特征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包括合作网络的密度、节点的平均度、最大成分的平均最短路径、最大成分的比重等。最后对部分高校与公司的研究重点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在科学研究中,科研团队通过学术交流互动推动着科学进步。以计算语言学领域为例,识别科学领域中科研团队的角色并探究其特征。[方法/过程] 通过构建机构作者合作网络,运用社群识别算法发现科研团队,结合论文引用关系构建科研团队引证网络,基于蝴蝶结模型和网络位置理论划分出领导者、中介者、追随者和孤立者等4种角色的科研团队。[结果/结论] 不同角色的科研团队在成员数量、发文量、合作强度等3个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如领导者角色的团队数量最少而平均规模较大,追随者角色团队数量最多而团队规模较小,中介者团队合作密度与团队的发文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孤立者角色的团队与其他团队几乎不存在引证和被引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分析我国社会科学评价发展入手,认为目前社会科学评价往往强调利用数理统计工具对研究主体或客体进行数量上的比较和排序,忽视了对研究主体内部、研究主体之间以及研究客体内部、研究客体之间合作关系的考察。提出将合作网络分析应用于社会科学评价,文章还讨论了其理论意义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界定科研团队的概念,并选取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作为科研团队的样本,通过构建多值矩阵、合作网络图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样本进行科研团队合作紧密度的分析。在分析当中使用网络结构、网络密度、凝聚力指数、派系分析、中心性分析这5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科研团队样本内部合作紧密度的情况。从分析的结果来看,这5类指标能够比较好地反映科研团队合作紧密度的情况;利用这些指标分析,归纳出一个具有高度合作紧密度的科研团队在其内部合作网络中所应具有的一些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对图情领域核心期刊所收录的公共图书馆员发表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并构建公共图书馆机构合作网络。首先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公共图书馆合作网络的度分布、介数、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等基本拓扑结构;然后运用边介数聚类算法,对公共图书馆机构合作网络展开聚类分析;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归纳公共图书馆员跨机构合作研究行为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科技文献的科研组织网络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网络分析是社会网络分析的重要分支,也是目前一个跨学科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基于科技文献的科研组织网络分析方法.目的是将组织网络分析运用于科技文献的深层分析以满足知识服务需求.此方法涉及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展示全过程,采用了高效的社团发现算法,通过发现组织社团和定位关键成员,结合传统文本挖掘与文献计量方法,产生出组织学术地图.本文以某高校文献为数据源进行了实例说明.本方法能应用于科技咨询、科技评价、知识导航等广泛的知识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服务外包型项目团队进行深度访谈与问卷调研,从该团队内部社会网络中成员(网络节点)间的认知、社会网络的联系方式以及社会网络结构等角度,对该项目团队内部社会网络对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合作的日益普及和扩大,引发了对学术研究团队的识别、评估、监测的需要,而科技文献数据库的日益齐备和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又为自动、高效地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可能.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主要基于数据挖掘和可视化技术的学术研究团队的可视化识别及评估方法,实现了从数据获取、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为一体的研究流程,同时以国内科学学研究领域为例说明了此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学术研究团队的分析和研究拓展了新的方法和空间.  相似文献   

13.
认为对科学环境的研究正从科学图谱呈现阶段转向建模解释阶段,学术网络模型具有丰富的模型揭示能力。将科研团队视为人类社会系统,借助和扩展学术网络模型概念框架,根据多种科研团队相关学术网络模型的内在关联,融合构建出科研团队元网络模型,整合科研团队多维数据,全面揭示科研团队概貌。在此基础上,提出科研团队元网络模型的潜在静态分析应用方向,并进行实例分析,体现元网络模型的揭示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虚拟求职社区已成为求职者获取与分享信息与资源的重要渠道。通过挖掘虚拟求职社区的用户交互模式及结构,为社区的完善提出相应建议。[方法/过程]利用应届生求职论坛的用户交互数据,结合应用内容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用户交互内容及交互关系两个维度展开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用户交互最多的是求职相关事实数据,但用户也寻求社交网络、推荐及工具性支持等社会支持;不同求职主题的交互需求有较大差异,用户最为关注的是笔试/面试主题的各方面信息与资源。同时,用户整体处于离散状态,交流较少;主要关系网络由少数关键成员支撑,缺少足够的核心用户推动信息与资源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殷辉  陈劲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0):129-133
以近5年我国物流领域2 364篇CSSCI和EI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绘制的共词知识图谱和知识网络图,可视化地分析国内物流研究的热点、结构和知识群体。研究结果表明:绿色物流、供应链、物流系统、应急物流、物流配送、逆向物流、区域物流、现代物流8个知识群体代表了我国物流领域研究的主要板块。其中供应链、逆向物流、第三方物流等11个知识点位于物流知识网络的核心,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金燕  王晓斌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4):73-76,140
介绍虚拟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的内涵及特征,从数据收集、数据挖掘分析和结果展现三方面构建出虚拟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方法的三维框架,着重介绍虚拟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专用工具,包括数据收集维度中的改良爬虫技术、数据挖掘分析维度中的社会网络分析工具等,并对各方法所需的软件工具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微信群内部存在着复杂的会话网络结构,探究微信群内部网络结构特征、角色类型以及相互关系对认识微信用户信息行为与传播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真实微信群中的对话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以成员之间的@关系及交流强度作为边权重构建行为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对微信群中会话网络结构的统计特征、核心成员识别、信息交流行为等进行分析,并设计基于数量、黏度和位置的微信群用户影响力计算模型。[结果/结论]微信群中成员发言数近似服从分段幂律分布,其幂律指数与成员活跃度成正比关系;仅依赖发言数和发言分布时间无法反映成员在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其与中心性、个体网络特征等指标存在不一致;微信群内的信息交流更多是一种\"有限度\"和\"碎片化\"的交流,而群间的信息流动则表现为逐级过滤、舆情风险逐级削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