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Steven Hodge 《Critical Studies in Education》2016,57(2):143-159
Competency-based training (CBT) is a curriculum model employed in educational sectors, professions and industries around the world. A significant feature of the model is its permeability to control by interests outside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a ‘Neoliberal’ version of CBT is described and analysed in the context of Australia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ET). In this version of the model, a division of curriculum labour is instituted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oliberal theory, allows the interests of educators to be limi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elief that they will neglect the interests of student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if they have control over the whol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rocess. But this version of CBT denigrates the expertise of educators by forcing them to set aside their own judgement about what is important to teach and implement a pre-existing picture of an occupation that may or may not be an effective representation. Empirical evidence is reviewed that suggests curriculum work in VET is indeed alienating for educators. Existing critiques of CBT are considered and found to have overlooked the specifically Neoliberal form of CBT in VET analysed in the article. 相似文献
2.
设计农民工职业技术教育新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职业教育办学目标;组建高职教育集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产学研合作办学;实施双证融合教育模式;强化就业服务;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新模式;强化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课程开发;实施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双提升战略。 相似文献
3.
在推动台湾经济体转型过程中,如何提供充沛而质优稳定的人才,成为产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科技的升级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过去以训练高职领域为主的公办职业训练机构,面临转型和升级的挑战。在技职教育体系,由于服务业快速成长,普设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加上出生人口趋近负成长,许多技职领域大学生由于技能不够好或者为了较轻松的工作环境,舍弃制造业而加入服务业。大学生技能达不到业界的基本要求,引起了就业单位的不满。因此,引导社会关于技术人才的价值观,充实技职校院实务能力是技职教育的重大挑战。台湾中部科学园区位处中部科技走廊之输钮,结合中区资源共同协助中科及邻近工业区厂商做好教育、训练、研发及提供优质人才的任务。公共职训机构与科技院校将剩余之空间开辟为合作之据点,成立产学训服务处,这一举措为中部科学园区和邻近的工业区厂商提供服务,缔造了产学训的新境界。研究最大之关键不但在\"产学训\"充分联结,更加重研究发展的机制,以冀望能在产业研发与训练的领域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4.
瑞典与芬兰的职业教育改革都努力将教育工作者与职业生活中的代表结合起来,发展创新的职业场所学习方式。我国职教改革应借鉴其先进的理念和做法,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突出技术教育与科研、生产的一体化;教学中要引入工程项目,使学生通过项目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职业教育要突破正规教育的束缚,扩展到继续教育中;政府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为发展职教提供多方面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创建良好的工学结合氛围、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改革实践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推进五年制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相似文献
6.
以国家层面颁布的32份有关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借助Nvivo质性分析软件,从政策工具和政策发展过程两个维度,探究我国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实施过程中政策制定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随着发展过程、政策工具的使用逐步丰富和完善,政策工具使用呈现出显著的非均衡性。因此建议,降低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并合理优化其内部结构;适度增加供给型政策工具的使用,主要加强师资建设政策工具的使用;着力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工学结合解读——学习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金磊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90-92
工学结合作为一种教学改革在职业教育中推行.试着从学习这一视角来审视工学结合,指出工学结合是当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并从学习的内涵出发对工学结合进行了诠释,认为它既是一种学习模式,又是一种学习理念,应作为职业教育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8.
建立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榕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4(1):8-10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必须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之路。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的职业教育也已具备了建立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的有利条件。应从法律保障、课程改革、机制建设等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19-21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的高职教育也已具备了建立工学结合模式的有利条件。应从课程改革、实训基地、法律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加强工学结合,加快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0.
杨希武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6):13-15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之间存在着评估的目的和意义不同、评估的指导思想不同、评估的主体不同、评估的指标体系设计不同、评估的信息展示方式不同、评估方法不同、评估结果不同等差异性。弄清两者之间传承关系及差别,对做好高职院校第二轮评估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Peter C. O’Brie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2013,45(8):833-847
This article analyses ‘performance government’ as an emergent form of rule in advanced liberal democracies. It discloses how teachers and school leaders in Australia are being governed by the practices of performance government which centre on the recently established Australian Institute for Teaching and School Leadership (AITSL) and are given direction by two major strategies implicit within the exercise of this form of power: activation and regulation. Through an ‘analytics of government’ of these practices, the article unravels the new configurations of corporatized expert and academic knowledge—and their attendant methods of application—by which the self-governing capacities of teachers and school leaders are being activated and regulated in ways that seek to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professionals.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outlining some of the dangers of performance government for the professional freedom of educators and school leaders. 相似文献
12.
黄道业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11,(6)
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是当前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文章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以QFD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QFD模型,构建了培养方案规划、学校资源、培养质量设计、培养过程管理四个质量矩阵。 相似文献
13.
裘俊彦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33-37
以机械工程综合设计与综合实训课程为突破口,依据机械行业对高职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改思路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进行了改革。以企业所需的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编制及夹具设计的综合设计能力为核心,以综合实训课程为技术载体,将理论知识、课程设计及金工实习三部分内容有机整合起来,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改思路,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的成绩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改革与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中网络互动式学习包涵着网校与学员、教师与学员、学员与网络、学员与学员间的互动。在策略上可以从教学组织管理、学习关系、学习内容与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来构建实现。同时通过靠实责任,营造氛围,夯实基础,高标准创建站点;科学管理,健全队伍,强化监督,高水平管理站点;立足实际,突出重点,示范引领,高成效抓好学用来保障实施。 相似文献
15.
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体系以学习成果为基础,以学分为载体,对学习者在不同国家、不同学习背景下获得的学习成果进行转换、累积。该学分体系有利于提高非正规、非正式学习的价值,提高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体系的透明度、可比性和兼容性,从而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以及终身学习战略在欧盟范围内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科技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职业教育对于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负有重要使命.从澳大利亚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影响,探讨科技进步对课程开发和实施影响的经验,为我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论高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教育应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从强化技能训练,培养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将培养学生能力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在高职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工作中,无论是管理体制与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还是教学改革,都应该以高职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体现出自身的职业技术教育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19.
“订单培养”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同。但在实施过程中,在模式的优化、长远就业与“订单培养”、“订单培养”中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及风险化解与责任分担、“订单培养”中“订单”的规范化、非劳动密集型专业与“订单培养”等诸多问题上尚需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进行从经验中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工作过程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当前在我国高职院校开展从经验中学习,还存在着将工作过程知识理解为简单的操作性经验,学生所学内容缺乏工作知识含量等方面问题。高职院校应深度挖掘工作过程知识,开发课程与教学内容;开发与设计学习型实训场所与岗位;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实践共同体,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