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分析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与网络谣言的传播特性及制约传播的因素,以网络信息量为研究对象,构建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模型,确定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研究在3个阶段产生网络谣言对舆情的影响程度,提出降低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之影响对策,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韩孟洁 《新闻传播》2023,(18):41-4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微博的普及,更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如微博等来获取感兴趣的信息、表达立场和观点,社会现实能被微博舆情有力地展现出来。本篇论文主要基于新浪微博平台,以“江歌案”的一审这起突发的有影响的公共事件为研究实例,人工收集新浪微博中关于此事件的300个用户之间的转发关系,以0-1矩阵的形式输入Excel表格中,再导入Ucinet软件中,生成微博舆情传播的网络图,根据节点以及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微博舆情传播网络结构的整体分析,再通过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来研究以“江歌案”的一审为代表的微博舆情传播的特点以及其对微博舆情传播的影响,比如运用小团体、K-核、网络密度等指标综合分析数据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当事人、名人、法律用户等在整个微博舆情传播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传播速度控制,可以通过影响这些关键节点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情与现实事件的良好结合与互动,有助于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实现。论文着眼于研究“南京绿评制度”形成的相关网络舆情在不同途径传播的特征,从公众网络信息行为的各要素出发,分析得出公众在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中与政府决策之间存在着倒逼机制,网络舆情对于公共决策的形成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姚乐野  吴茜  李明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5):123-130
[目的/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至今传播速度最快、传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微博是新冠肺炎疫情舆情传播的重要场域,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微博舆情的针对性研究,利于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方法/过程]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索新冠肺炎疫情舆情传播的网络结构特征、各传播主体的位置与角色。[结果/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微博舆情体现出总量巨大、节点林立、关系复杂的网络特征;不同类型的微博用户在网络中的传播作用各不相同,官方媒体微博、商业媒体微博、自媒体微博在突发事件舆情网络中占据不同的传播位置、具有不同等级的传播能力;在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和引导过程中,应当推动各类媒体的广泛合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网络舆情传播的信息特征为分析基础,结合社交媒体传播的共性与网络舆情事件的基本特点,提炼社交媒体平台网络群体极化生成机制,总结诱发群体极化生成的网络舆情事件传播模式,寻找化解网络群体意见冲突和激化的路径,呼吁共享、共治、共赢的新型网络公共讨论空间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具有动态性、风险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研究其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过程,对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传播模式的形式再现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过程,体现了模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另外,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下,网络媒体所处的传播系统内外部因素的构造、功能也被进一步阐释,这其中包括对系统外部噪音、利益相关者、政府部门、网络媒体组织和受众的作用方式及动因的解构。最后,文章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网络媒体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认为在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过程中,网络论坛中影响力大的关键节点左右传播的走势。设计一种完整的网络舆情节点挖掘和分类的技术方法,包括原始数据挖掘、数据结构化、节点影响力测算与识别、关键节点论坛影响力计算、关键节点分类等,涉及GooSeeker、Gephi、LeaderRank等算法和软件,并以“7·23动车事故”为例进行具体分析。通过研究揭示出网络舆情的结构复杂性、无标度性、子社区结构等特征,得到“网络名人型”和“事件关注型”两类关键节点的演化规律,对网络舆情的科学应对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近年来,引入大数据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整合治理已成为趋势,如何精准识别舆情发展阶段是舆情治理的重要内容。[方法/过程]文章依据网络舆情系统理论与网络舆情生命周期理论,聚焦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衰退期,构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衰退期研判指标体系;通过Python爬虫技术获取数据,结合SKEP算法及RBF神经网络进行多案例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文章构建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衰退期研判指标体系,RBF神经网络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可行性,提出了应对不同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衰退期的引导策略。为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定位网络舆情关键节点、加速网络舆情衰退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柴樱芝  殷俊 《青年记者》2017,(29):30-31
现代社会,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成员交流互动的重要介质之一,重构了社会信息传播路径与方式.所谓舆情,是指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某一载体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①移动媒体时代,互联网深度嵌入民众生活,网络舆情成为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搜集、研判与分析网络舆情信息,成为管理部门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教育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子系统之一,民众的网络表达也很活跃,既具有网络舆情的同构性,也呈现出独特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
刘泽瑞 《今传媒》2023,(11):159-163
当前,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工作存在引导不及时引发信任危机,管控不彻底忽略非逻辑、非理性力量,以及统筹思维落实不到位危及健康传播生态构建等问题。大数据时代,舆情传播现实呼吁治理范式的再度转型,“黑天鹅”事件频发导致舆情风险加大,对网络舆情进行协同引导与管控能够较好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差序矛盾,因此,需要尽快构建协同治理模式。本文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各地舆情管理者应优化网络舆情监测、预警与回应引导机制以及网络空间多元主体互动、共赢与问责机制,同时通过关系赋权和认同激励引导“无组织的组织力量”有效参与,旨在高效预防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通过对网络信息生态链协同进化的目标选择、过程控制和保障措施的分析,形成较为完善的网络信息生态链协同进化方略,指导网络信息生态链进行协同进化。[方法/过程] 基于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运用信息生态理论、协同进化理论,采用逻辑分析方法,先探讨网络信息生态链协同进化目标的类型及选择策略,进而提出网络信息生态链协同进化的过程控制和保障措施。[结果/结论] 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协同进化目标有技术升级主导型、规模扩大主导型、功能提升主导型3种,选择协同进化目标要综合考虑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变化、网络信息生态链现有水平和演进能力等因素。在网络信息生态链协同进化过程中,要处理好速度与质量、渐变与突变、连续与间歇、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网络信息生态链协同进化的保障措施包括统一所有节点的思想认识、提升核心节点的调控能力、加强整链的协同创新管理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通过对网络信息生态链结构优化的内容、原则与措施的研究,为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结构优化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在对学界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信息生态理论、结构优化理论,采用逻辑分析方法,总结网络信息生态链结构优化的内容,并对结构优化的原则与措施进行深入探索。[结果/结论] 认为网络信息生态链结构优化包括节点素质优化、节点连接优化、节点组合优化、节点关系优化4个方面,其优化应遵循功效导向、整体优化、动态调整、突出重点的原则;据此,针对4项优化内容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分析社会网络信息生态链运行机制,为社会网络信息生态链的运行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社会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构成因素、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揭示社会网络信息生态链运行机制。[结果/结论] 指出社会网络信息生态链的3种运行机制分别为一对一运行机制、一对多运行机制与复合型运行机制,并针对现有社会网络信息生态链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程琳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5):28-34
指出网络信息生态链供需平衡度受信息的生产、供给和利用三方面的影响。认为供需平衡度是生态化程度的一个子维度。从信息本身、信息传递渠道、信息价值转化、信息供需主体配置和信息外部环境五大要素入手,构建信息生态链供需平衡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信息生态链供需平衡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梳理网络舆情的研究进展,有助于厘清网络舆情研究的知识基础、传导规律、预警机制和治理策略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主题演化路径。[方法/过程] 首先分析网络舆情的理论知识基础,然后结合现有研究,按照内容递进的规律将网络舆情研究分为影响因素、传导路径、预警机制以及引导治理策略四个主题,采用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网络舆情进行主题关联关系分析和演化路径探索。[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生命周期理论、认知定势理论、沉默的螺旋、群体极化理论、蝴蝶效应理论和治理理论常作为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知识基础,网络媒介环境、社会结构压力、网民心理、触发性事件、有效动员和社会控制力量六个因素被视为网络舆情演化的重要影响要素,且网络舆情、舆情事件、社交媒体、利益相关者、大数据和信息传播等六个主题与其他研究内容关系较为密切,在主题演化路径中发挥着重要桥接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生态学及信息生态链理论为研究基础,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含义及特征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组成部分,明确阐述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三大结构要素——"节点"、"节点关系"及"链接模式";在此基础上,借鉴"价值链"、"供应链"及"复杂系统论"等相关理论研究方法,从信息、信息主体、信息环境及信息技术4个因素出发,构建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探讨网络信息生态链的资源共享的主体 、客体、模式和保障策略,为网络信息生态链资源共享提供指导,以促进网络信息生态链节点的协同发展。[方法/过程] 在总结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信息生态理论、资源共享理论,采用逻辑分析方法,首先探讨网络信息生态链资源共享的主客体范围及选配策略,进而提出网络信息生态链资源共享模式和保障策略。[结果/结论] 网络信息生态链资源共享主体范围可以是同位节点、异位节点或各类节点;共享客体包括信息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和无形资源;主客体选配应充分调研资源共享需求,合理确定资源共享的范围及规模,慎重选择资源共享伙伴;资源共享模式有整合式、委托式、租借式、交换式4类,每类模式都有多种具体应用模式;应培养共享发展理念、完善共享规章制度、健全共享协调组织,以保障网络信息生态链资源共享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通过对网络信息生态链风险的表现及原因、风险防范的原则及相应措施进行研究,形成网络信息生态链风险防范方略体系,以指导网络信息生态链风险防范工作。[方法/过程] 基于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运用信息生态理论、风险管理理论,采用逻辑分析方法,在分析网络信息生态链风险的表现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网络信息生态链风险防范的原则及措施。[结果/结论] 网络信息生态链风险主要表现为网络信息生态链断裂、瘫痪、信息流转效率过低、社会形象极差等;网络信息生态链的风险防范应遵循预防为主、损失最小、统筹全链和措施多样等原则;网络信息生态链风险防范应采取营造风险防范文化、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完善风险预防措施、优化风险处置策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Wde assault is an important social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addressed by librarians an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LIS) re:;earchers concerned with the way in which battered women search for information. This paper reports on two studies in which the social1 service network is viewed as a type of information system and which ques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munity responses to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battered women. The results of these studies suggest several ways in which LIS professionals can better assist three client groups: individual battered women, social service providers, and public policy or decision makers.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近年来发生的影响力最大的40个网络事件为研究样本,选取其传播初期的前三个信息结点,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分析了网络事件空间传播结构在中心度、中介性、密度和子群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网络事件传播的空间结构模型——双核心式的哑铃传播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