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半生中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做记者——做一名忠于党和人民的新闻记者。为了党的新闻事业,她愿像一捆麦子迸裂成面粉那样,粉身碎骨,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2.
江西记者郑忠杰说:“荣誉并非只是对个人进行肯定,更多的是社会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认可。”23年前,一个偶然的机缘,郑忠杰扛起了摄像机,这一扛便没有再放下。如今,这位范长江新闻奖的获得者已经51岁,还经常扛着机器往山里扎。  相似文献   

3.
樊云芳:每一天都要当节日过樊云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1991年获得第一届“范长江新闻奖”。整个80年代是樊云芳新闻事业的辉煌时期。她不知疲倦地奔波在采访途中,倾听时代强音,感受心灵变化,记录中国前进的一个个脚步。业绩给樊云芳带来荣誉:全国三八红旗  相似文献   

4.
文杰 《军事记者》2004,(11):23-24
杜献洲,4l岁,1980年11月入伍,1993年9月调入解放军报社,曾任该报驻新疆记站记、兰州记站站长,现任记部机动组长、主任记,上校军衔。杜献洲始终把目光投向祖国的海边防,并用新闻的形式唤醒读对国家安全的关注。他从事新闻工作15年以来,以老一辈军事记为榜样,执着于以“生死与共”的亲历方式走边防、写边防。他是第一个骑牦牛到帕米尔高原无人区巡逻、第一个到西藏原始森林测绘、第一个系统报道全军海拔5000米以上边防哨所的军事记。  相似文献   

5.
“到处都是新闻,只要有足够的记者,我随时能组织一场战役性报道。”  相似文献   

6.
与收获相伴的,是死亡的威胁。说起那些惊心动魄的经历,冀惠彦的语气十分平和,却令记者一阵阵地紧张。  相似文献   

7.
风一样的思维、风一样的语言、风一样的脚步。和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山西电视台“记者调查”栏目制片人肖亚光;在一起,记者总有慢半拍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何典 《中国广播》2006,(10):43-45
这是一组揪心撕肺的镜头——时间:2005年7月22日。地点:西藏自治区阿里首府狮泉河镇。镜头之一:阿里医院急诊室里挤满了医护人员,他们正在全力抢救一位独闯阿里突患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心衰而处于高度昏迷状态的记者。病床前,有的打针,有的输氧,有的抽血,有的量血压,有的采尿样,气氛十分紧张……  相似文献   

9.
《军事记者》2002,(12):12-14
今年10月下旬,为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经中宣部批准,中国记协组织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报告团赴各地巡讲。中国记协自1991年先后设立范长江新闻奖、韬奋新闻奖,并开展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评选以来,到今年已评选了五届。其中,共有49人荣获范长江新闻奖,47人荣获韬奋新闻奖,401人荣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他们是全国75万新闻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和先进楷模。参加这次报告团的5名成员均是范长江新闻奖和韬奋新闻奖获得者,他们是:解放军报社记者部副主任高艾苏、湖南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李兵、哈尔滨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李群、新华社记者慎海雄、北京电视台记者徐滔。下面是报告团成员、第四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高艾苏的报告稿。  相似文献   

10.
刘枫人到中年,依然大方、活泼,充满青春的活力。她心中燃烧着一团火,走到哪里就把热忱和激情带到哪里。她大半生中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做记者——做一名忠于党和人民的新闻记者。为了党的新闻事业,她愿像一捆麦子进裂成面粉那样,粉身碎骨,无怨无悔。这就是  相似文献   

11.
益西加措,西藏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别看他个头不高,身体瘦弱,但他在西藏这个艰苦地区,在自己钟爱的新闻岗仕上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曾多次荣获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和“十佳”记者称号;参加工作还不足十年,就已经是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了;去年,这位勤奋好学、爱岗敬业的藏族小伙子,又成功地实现了他新闻生涯中的又一次跨越,成为中国新闻最高奖——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的获得者。  相似文献   

12.
他抢拍的《警民奋力拦惊马》获全国电视新闻一等奖;他拍摄的《北极的太阳》纪录片,成为中国申请加入“国际北极科学考察委员会”影视文件;他率领《睦邻》摄影队走遍中国周边21个友好邻邦,成为有史以来完整环绕中国周边邻国的一支睦邻之旅;他两次到北极和南极采访,成为少数能够涉足南北两极点采访的电视记者;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解放军报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解放军报》高级记者江志顺少将摄影展览与观众见面。  相似文献   

14.
葛传宝 《军事记者》2006,(10):41-42
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范长江接触过冀惠彦的人,都说这个人很有“高度”。仔细一品味,就觉得这个“高”字饱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他个儿长得高,1.84米的身高;另一层意思是说他在行内知名度高。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来,他用心血和汗水趟过新闻之路,以一名军事记者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镜头真实记录了一个个催人奋进的历史瞬间。1993年,他带领摄制组进行边海防纪行采访。从祖国最东部的乌苏镇“东方第一哨”,到新疆边陲斯姆哈纳“西陲第一哨”;从南沙华阳礁,到漠河“北极村”,以及陆…  相似文献   

15.
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事业是一座大厦,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是大厦的支柱,稳定是基石,坚持党的领导是它的核心.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维护工人阶级的团结和统一是大厦的门窗。  相似文献   

16.
尹莉萍 《新闻实践》2007,(10):15-16
人物名片:李艳,1970年11月生于浙江浦江。1993年至今,一直在金华日报社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现任金华日报时事体育部副主任、主任记者。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多次完成难度较大的国内外采访任务,发表、编辑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稿件和版面,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新闻奖评选中获奖。多次被评为金华市先进新闻工作者、金华市宣传系统优秀党员。今年被评选为金华市劳动模范,获省第四届飘萍奖。  相似文献   

17.
“深入进去,抓精品力作,这是写出好的作品;扎扎实实,不怕困难,这是好的人品。好的作品和好的人品成就好的记者,这两点缺了哪个都不行!”——王喜民  相似文献   

18.
他,是一位日报的老总;他,挚爱新闻事业,30余年激情不减;他,连续10年获得中国新闻界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其中六次摘取一等奖;他,带领他的团队多次实现历史性"零"的突破……日前,在全国新闻界人物最高奖——长江韬奋奖的获奖名单中,人们又看到了他的名字。从一名农村通讯员成长为一张中央大报的总编辑,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踏遍秦川八百里,仗武行义一支笔.长江饮马战洪魔,黄河润笔伐污吏……."新华社编委、国内部主任万武义走进中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殿堂--获得第九届长江韬奋奖后,为他高兴的同事即兴写的这首诗,生动地展现了万武义的新闻风格:用手中的笔,饱蘸着一颗滚烫而又富含社会责任感的心,尽情书写新闻人生.  相似文献   

20.
康乐 《新闻传播》2006,(11):46-47
王作龙,哈尔滨日报农村部主任,高级记者,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作品《用热血亲吻祖国的土地》1985年7月5日在《黑龙江日报》发表后,获全省优秀通讯员好新闻一等奖。 作品《榜样的力量》1989年12月2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后被选入全国高中二年级语文补充教材。 《酒神曲》获1991年“龙江跃马报告文学一等奖”。 《90亿公斤,检验了什么?》获2004年度黑龙江好新闻一等奖。 《农民的好医生战胜军》获中宣部2005年先进性教育优秀新闻作品奖。 出版双城籍作者丛书散文集《悠悠故乡情》、北方记者丛书通讯集《青山遮不住》、散文集《感谢痛苦》、长篇纪实文学《血战双城堡》。[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