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滨 《历史教学》2004,(12):30-34
英国工业革命中劳工的生活标准问题在英国学术界曾引起过一场持久的争论.持悲观态度的学者认为劳工的生活标准总体上不断恶化,而乐观派则认为改善才是总体趋势,双方在对生活标准的定义、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上都存在严重的分歧.但悲观派的结论多是以主观依据为前提,因而失去了研究的客观性.综合研究整体经济增长、实际工资、消费模式等因素,就可以发现"改善"代表了劳工生活标准的一般趋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史学界早在 2 0世纪 50年代就开始了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研究 ,但成果并不多 (颇有影响的是林举岱先生 ) ,且观点受苏联影响较大 ;而进入 80年代后 ,这个课题的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关论著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进步。所以本文针对的是 80年代以来的研究状况。关于“工业革命”的含义 ,我国史学界在本质上都没有分歧 ,即包含两方面根本性变革 :一是生产技术上的 ,二是社会关系上的。而且 ,都把“工业革命”同“技术革命”区分了开来。许永璋更明确指出 :工业革命的结果 ,是在政治革命夺取了政权之后 ,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确立。关于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3.
在整个工业革命的献中,生活标准(standard-of-living)的讨论是一个既激烈又很难具说服力的讨论。而这一讨论中的最主要的也是最重关键的问题是关于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的问题。对此,西方学有“事实讨论”、“反事实讨论”和“超反事实问题”的探讨。本拟就西方学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作一评价。  相似文献   

4.
现代经济增长最终将带来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但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生活水平是否提高,对此英国学术界曾有较大争议。作为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农业工人在经历了相当长时期的实际工资水平停滞和下滑后,直到1820年以后方才迎来生活水平的改善;然而与工业工人相比,其改善不仅滞后而且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5.
徐国相 《历史学习》2001,(12):37-38
工业革命这一极大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并首选英国,的确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看法也不尽一致,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基本上按照传统观点作了分析。人们也普遍地把资本主义制度视为工业革命首发于英国的前提。今拜读王风超同志《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什么》(刊于《历史学习》2001年7、8期)一后,觉得其中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故作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英国对外贸易在生产、原料、资本等方面推动了英国工业生产的发展,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条件;工业革命与英国对外贸易同步发展,说明工业革命与对外贸易互动促进;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英国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从前工业化时期干涉贸易自由的立场上向自由贸易政策迈进,从根本上推动了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间接地推动了工业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1989年,英国颁布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确立与变革的基本经验有:对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要渐变,不要突变;要尊重所有的学生及其选择,并为其准备必要的方案;要注意内容领域、学段、达成目标和评估标准的有机结合。启示是:要做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之间理论层面上的关系和实践层面上的协调与融合;课程标准必须确立在基本共同要求与灵活适应之间的平衡基础上;教学评估是最根本、最具有导向性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8.
肖莹莹 《考试周刊》2011,(56):28-29
公学是英国中等教育体系中非常独特的一种学校,独立于普通教育系统之外。目前,国内学者对英国公学的研究主要从公学发展历史轨迹、公学办学模式及特色研究、公学的个案研究三个层面展开。本文通过对国内学者关于英国公学研究现状的分析,更加深入地了解英国公学教育,以及思考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这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英国公学,汲取有益经验丰富我国中等学校办学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基本技能之一,西方学术界向来有重视历史解释的传统。著名历史学家米切尔·斯宾塞曾说:"历史研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进行历史解释,通过文本解读,使用特定的手段和技术再现历史,从而建立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释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1]8《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历史解释"列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在五大核心素养中,历史解释最能直观地体现出学生对历史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和落实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2]33。  相似文献   

10.
2008年7月,我与本校同仁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休斯顿大学进行“Understanding by Design”(促进理解的教学设计)教学研究活动,并就教学模式与美国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弗雷伯格教授和希尔德教授进行了广泛交流,围绕“学习究竟是主动领会还是被动记录~教学是激发思考还是传授知识~学习结果是发现学科本质...  相似文献   

11.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和英国特有的心理文化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心理的动力对英国经济增长产生了强烈的作用力。市民等级追求财富自由的欲望、清教的宗教意识以及从17世纪就开始的为个人追求私有财产正名的思想运动,这些都促使了英国工业民族精神特别是“合理谋利”精神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生活水平"(或"生活标准")与"生活状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某种情况下,它们可以表现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后者倾向于运用亲历和考察资料,前者多注重数字统计和图表分析。针对哪个概念提出问题,就意味着倾向于采用哪个概念所表现的研究方法,结果大不一样。如对待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生活,把它作为一种"状况"来提出问题的,往往采用亲历和考察资料,结果便会认为当时工人阶级的生活日益恶化,工业革命给人民带来的是无尽的灾难。而把它作为一种"水平"或"标准"来提出问题的,则往往运用数字统计和图表分析,在这方面,新经济史学有可借鉴之处。运用这种方法对"生活水平"或"生活标准"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实际工资——进行统计和分析,便会发现,当时工人阶级的生活,不完全是无可争议地日益恶化,而是在阶段性的波动中,程度不同地呈改善的趋势。只是这样的改善仍然难以缓解大众的贫困,或者说,相对于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这种改善是微不足道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大量新资料的出现与整理、经济学研究方法在史学界的运用以及对旧史学思潮的批判,学者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研究产生了新的范式。不同于以往的"乐观派"与"悲观派",新范式的领导者们经过对"工业革命"这个概念的艰深探索,认可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经济发展,但又认为这时的发展非常缓慢。新范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使用档案的先天不足,研究者本身的思维漏洞,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仍然值得后来的研究者警惕与反思。  相似文献   

14.
15.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学术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工业革命也是经济史上一个古老常新的话题。目前学界对工业革命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决定因素说"和"多种因素说"或"单因论"和"多因论",但是从贸易逆差的视角探讨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文章尚不多见。大航海开启东西方贸易的新局面,但是西方国家却长期面临"贸易逆差"的不利局面,这与这一时期西方盛行的重商主义思潮是相违背的。故英国工业革命以棉纺织业为先导,显然意在对抗印度贸易带来的贸易逆差,进而从棉纺织业开始引发一系列生产方式的变革。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东西方贸易中的西方逆差因素对工业革命产生的深刻影响进行分析,对工业革命这一传统研究进行新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从近代开滦煤矿工人工资水平、普通工人生活费指数及其日常生活消费等方面对开滦煤矿工人生活的物质状况进行分析,揭示了开滦煤矿工人生活水平的低下。同时指出开滦工人生活水平的低下,直接制约了开滦工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发展,但也孕育了城市生活的现代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大革命前 ,法国工业品出口的主要支柱产品及其所面向的顾客市场都不同于英国 ;且法国的棉纺织品、钢、铁产品都无法与英国产品进行争夺国际大市场的较量。这些不同之处和弱势之处也都是法国工业品出口有别于英国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