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在针对其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时,总是将其文和其人相结合.其实,作为人们研究对象的闻一多,其诗作、诗论与杂文等,也都是其方正人格的表现.闻一多凡事追求完美和极致,由于其人格建立在高洁的基石上,因此,他之由绅士转变为斗士,就不是政治家的政治表现,而是坚持正义、寻求真理的知识分子行为.所以,其方正人格的"绝唱"又使其诗作诗论乃至杂文的品位得到彰显.闻一多虽然失去了宝贵生命,但正因为他有"道",所以无论其诗作、诗论还是人格,都能获得圆满和永生.  相似文献   

2.
该文在对海南大学2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分析与综合,取得了对于新时期高校学风问题的客观、科学认知,并针对性地形成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选材千篇一律,缺乏新意;主题观念陈旧,千人一面;结构模式化、内容虚假空洞;语言匮乏,用词不规范,表达方式单一,病句错别字连篇笔一系列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归纳为两点:其一为学生自身的原因;其二为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24日至11月1日,我随教育部老干部局赴广西调研组。对广西职业教育进行了考察。先后到了南宁、北海、来宾、柳州、桂林,走访了13所职业院校,和职业院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广泛的交谈。参观了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还先后听取了广西壮族自冶区教育厅和有关市、县政府领导和教育局领导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2007年4月24-25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课题组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联合举办.与会领导、专家和课题组成员有国务院学位办办公室副主任李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雷声、梁树发、张新,武汉大学教授顾海良、梅荣政、沈壮海、佘双好,复旦大学教授燕爽、顾钰民、高国希、肖巍,西南大学教授罗洪铁,中山大学教授钟明华,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宏波,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宋进,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张澍军、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俞良早等.  相似文献   

6.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作文.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盲人一手拿着一根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一手提着一个灯笼.旁人觉得好笑又好奇,问他:“你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要提个灯笼赶路?”盲人缓缓地说道:“我要提着灯笼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而且,这么多年来,由于我的灯笼为别人带来光亮,为别人引路,人们也常常热情地搀扶我,引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沟坎,使我免遭许多危险.” 要求:①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挚,语言通顺;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以陕北公学为基础,合并、衍生出综合性的延安大学和华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契合新政权需要,这两所大学所衍生的艺术、外语、工业、农学等院校时聚时散、渐合渐分,为中华民族的解放造就了大批骨干,也为新中国诸多高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近几年湖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因子分析,研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变化.在分析过程中引入了恩格尔系数和消费率两个概念,将其与因子分析相结合,从多个角度对湖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并逐一和实际相联系.通过对分析结果的观察,研究消费结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会带来的影响.最后为改善消费结构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举考试文体八股文非由某人或某几个人或某个权威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制定.它是在历史的过程中,由众多的人参与不断修补完善的结果,和任何其他事物一样都有一个萌芽、成长、完备和定型的过程.八股文是从经文大义逐渐演变而成的,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试"大义"的形式,"三经新义"及论体形态,宋元经义文形态,科举八股文形态.  相似文献   

10.
一 早上醒来,阳光正抚摸床脚. 窗外,天瓦蓝蓝的,如水洗过一般清明,几朵白云歇在空中,像白帽子罩在远处的楼顶上.天气晴好的周末是如此超然,恬静. 我伸伸懒腰,呼唤了两声妈妈,无人回应.去卧室找她,只见地上摊开两口老皮箱,妈妈正半蹲在地翻拣整理衣物,我断定她打算去楼顶晒旧衣. 妈妈是个勤俭的女人,趁着季节更迭,天朗气清,她必定会将家里的衣物重新收拾整理一番,再拿出去晒一晒,让旧衣物透透潮气. 昨日小区楼下来了收废旧物品的老婆婆,院子里各家各户的阿婆阿姨拎着大包小包的旧物赶上前去,或送或卖,妈妈却稳坐家中岿然不动,她说家里的东西各有其用,用不着隔三岔五丢一堆.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抒写农民消费观念变化和代际嬗递:从勤俭节约的生存型、生产生活型及"收""守"的消费观念,过渡到享受审美及符号型消费,孕育出乐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竞争、追求本体性与社会性价值的心性结构和消费观念,敢于消费、超前消费、透支消费成为农民新的生活准则、价值秩序,过得舒心、及时行乐成了部分农民的消费目标;公益捐赠介入新生代农民的新型消费。农民消费呈现节俭主义和享乐主义伦理并存的两栖特征;另一重大嬗变是:消费观念出现自下而上的反哺,子女对父母与消费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产生影响。总之,农民在消费中践行"物我"关系时,呈现认同与批判杂糅的分裂心理和犬儒姿态,如何摆脱对物的迷恋而超然物外?值得农民兄弟加以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校办科技企业的大规模兴起与衰退的发展过程,充分展示了我国大学、政府与校企的复杂关系。大学再生产的需要给予校办科技企业发展的合法性,政府、大学与校企之间的“声望等级制”是校企得以迅速扩展的关键因素,而校企的混合体制有利于校企有效地利用这种声望等级制。但这种混合体制和大学组织的特点,导致大学难以有效管理校企和确保大学的利益,最终使校、企的互动关系在90年代后期陷入僵局,从而导致校企在大学中的再次边缘化及大学与校企的分离。  相似文献   

13.
朱国正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1):12-15,46
加强对领导干部预警式监督是加强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是当前干部监督工作的难点。监督主体工作机制的创建是当前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要建设科学有效的领导干部预警式监督体系必须创建领导干部自我预警的内在机制,构筑领导干部自我预警的理念平台,加强监督主体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拓宽对领导干部预警式监督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近期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确切涵义是中央权力机构与地方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社会法定的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关系。在中央权力机构与地方权力机构的各种纵向平行的关系中,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整个纵向权力结构网络中的中轴。所以,对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进行理论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研究国务院与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上。要协调好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作关注省级政府的法律地位和经济地位,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央政府集权和地方政府分权的度。此外,构建面向21世纪新型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战略时还应注意:继续稳步推进国家与社会分权;实现政治体系内部权力分配的集分平衡。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来的,从教育价值上说,素质教育必须同时满足社会、个体对教育的需求,这既是素质教育实施的目标,也是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考试改革的目标。在考试目的上,要实现从甄别选拔到育人为本的转变;在考试的过程上,要实现从课程教学向全方位学习、从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实践创新的转变;在考试标准上,要实现相对标准向绝对标准与个体标准相结合的转变;在考试方法上,要实现从一元化向多样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有感于汉语词汇学、传统训诂学和中国古典解释学研究的深层需要,尝试着提出了“词义的召唤性与训诂的创造性”的理论范畴。上篇论述词义的召唤性及其形成的根据与功能,下篇探讨训诂的创造性及其形成的根据与效应。从而强调:词义的召唤性,是词义的基本特性之一,它体现了人与词义、人与世界的关系;训诂的创造性,是训诂的基本特性之一,它反映了人与文化典籍、人与解释活动的关系。而词义的召唤性,又是训诂创造性的形成根据;训诂的创造性,又是词义召唤性的语用效应。二者互动共变。  相似文献   

17.
论生态文学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思潮的日益高涨,生态文学渐渐兴起,并逐渐引起研究者的注意。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审视和表现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其主要特征是:1.揭示生态危机及其社会根源,张扬忧患意识;2.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否定人类中心主义,弘扬生态责任;3.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批判纯经济主义,抨击人类对自然行径的征服、掠夺,推崇整体生态观;4.倡导人和自然和谐共生,表达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描述回归自然的浪漫。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揭示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市场经济影响、多元生活需求、多个校区分离、网络文化兴起和高等教育开放等五个方面的挑战,提出了应对挑战的六项对策:提高认识,坚持方向;夯实基础,体现特色;围绕主题,提高品位;抢战平台,扩大影响;规范管理,以人为本;传承文明,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9.
现实生活中.窗户本是极为平常的东西,但是当它走入文学作品,便会产生新的意义。在《红偻梦》中.“窗”不仅入景、入画、入诗,而且窗户成了“窗内人”与“窗外人”之间通与塞、连与隔、开与闭、明与暗、藏与露、内与外、尊与卑、上与下、长与幼、欲与惧、情与理……的矛盾具现体。具体而言,以上隔窗矛盾主要是通过《红楼梦》情节中的三次隔窗通话、两次隔窗斥骂和四次隔窗偷听表现出来。窗户是矛盾的具现.同时窗户又促进了矛盾的发展,并使窗内外不同的矛盾各具特色。最后通过比较“门”与“窗”的不同,突出“窗”才是文学作品中表现矛盾的极好意象。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历史与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考察中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表明:新时期政府与大学之间的根本冲突已经不复存在,政府对大学的控制表现较为强调大学对政府的实用价值,强调大学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作用,而忽视大学自治权力对大学发展的重要作用。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科学技术是政府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在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方针的贯彻与实施情况下,政府必然愿意赋予大学更自由的学术环境。但是这一过程是大学与政府问的博弈,需要经过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