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亲民”战略给档案利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服务方式,让民众用得到、用得方便.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建立导航式档案网上检索系统是“亲民”战略的具体实践,构建系统需要建立必要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档案合理利用研究--从档案部门的角度 陈永生在《档案学通讯》2007年第1期撰文,从档案利用的数量、质量、时间、空间等四个维度,对档案部门提供档案并使之实现合理利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3.
档案利用权利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法律框架范围内合理利用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信息和档案内容的权利,其实现以国家综合档案馆认真履行档案服务职责为前提,以社会组织或个人积极行使档案利用权利为关键.从制度构建和制度运行的角度来看,通过改进档案收集制度、落实档案开放鉴定制度、优化档案利用服务制度、规范档案监督检查制度和完善档案利用权利救济制度,能够为档案利用权利实现提供一定的制度约束和机制支撑,彰显新《档案法》"权利义务相协调"和"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  相似文献   

4.
随着"冷战史新研究"时代的到来,冷战史档案的收集和利用也呈现出新特点:网络数字档案替代传统纸质档案,地方档案的利用初露端倪,档案利用和研究中的"美国中心"地位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5.
正档案信息资源配置的内涵通过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尽可能地满足社会的档案信息利用需求,是档案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档案信息资源配置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布局各种档案信息资源,用尽可能小的配置成本取得尽可能大的收益,使更多的组织或个人在一定范围内合理、高效地利用档案资源,充分挖掘档案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实现最大化的"信息福利"。档案信息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是实现政治上的公平和经济上的合理。政治上的公平,其核心是要保证社会各阶层的所有公民都享受平等获取档案信息和利用档案的权利和机会;经济上的合理,实质上就是要用尽可能小的配置成本取得较大的配置利益。档案信息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即行政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行政配置方式是通过国家各级档案行  相似文献   

6.
郭喻楠  田宇 《兰台世界》2016,(13):22-24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一种受众行为理论,该理论以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它强调对受众的研究。在档案利用服务方面,引入"使用与满足"理论,有利于档案部门从档案用户的角度审视档案利用服务,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而优化档案利用服务。通过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内涵揭示和特点分析,并结合档案用户的利用心理、利用行为,探索档案利用服务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前档案界通常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一词,将"开发"与"利用"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对这种现象,本文分析了学界的不同观点,以"利用服务"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服务的联系性和差异性,提出在研究中要树立区别研究意识,注重发挥两者相互促进的作用,以便使档案工作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鉴别档案真伪、确定档案价值、促进档案利用的一项基础业务工作。档案鉴定工作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室和国家档案馆的档案鉴定,主要是用来确定档案存毁的一种手段,它是通过有所"毁"而更好地"存",其着眼点是合理地保存档案,其目的是去伪存真、去芜存菁、优化馆藏、开放利用。鉴定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点,也是档案工作的难点。在此,笔者就新时期机关档案室、国家档案馆鉴定  相似文献   

9.
档案合理利用研究——从档案部门的角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档案利用,顾名思义是利用者利用档案的行为过程和档案被利用的动态过程的有机统一。只要有人利用了档案,或者只要有档案被人利用了,即可视之为“档案利用”。这是一种简单的事实判断,它要回答“档案利用是什么”这样一个命题。然而,人们更关心的是“为什么要利用档案”和“应该如何利用档案”。这是一种复杂的价值判断,它要回答“档案利用应该如何”这样一个命题。档案合理利用研究,正是基于后一个命题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0.
报刊集萃     
陈永生在2007年第一期《档案学通讯》上撰文,从档案利用的数量、质量、时间、空间等四个维度,对档案部门提供档案并使之实现合理利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高校为例对档案"双套制"模式管理方略进行研究,对高等学校的档案"双套制"模式管理进行合理的需求分析,找寻对高等学校的档案"双套制"模式管理的实施策略,更期望对这一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一些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王茂跃《档案形成若干提法异议——以<档案学概论>为例》一文进行了讨论,以档案学思维对"档案形成"相关概念与文字表述、"鉴定、立卷、归档"的工作对象进行了思考,认为在档案学研究范围内,有关"档案形成"的表述合理,涵义清晰且符合行业共识,"档案形成过程"和"档案形成规律"客观存在,"档案有意识形成理论"与"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3.
发展"大档案"思想.将可转化为档案的文件即档案化的文件视为档案的前端状态.即可对诸多学者一直在争论的文件为档案学研究对象之说给予合理解释.促使档案学研究对象重新驶入正轨.  相似文献   

14.
从检索服务角度分析我国档案网站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雪 《北京档案》2002,(9):18-20
从检索服务的角度统计分析档案网站的发展现状,主要是看该站点是否拥有数字档案信息库、是否提供检索工具满足互联网用户的检索需求.这是因为,一个实用的档案网站,起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库存大量可供用户查询的数字信息,二是有合理的查询工具供用户查询利用.抓住了"检索服务"的标准,就是抓住了档案网站评价的核心,不仅可以使评价过程的可操作性不至于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而且有利于改变我国档案网站长期以来"重宣传、轻利用"的局面,有利于强化"实用"观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历史和档案文献研究为例,对档案研究中的"过程说"进行阐释。从档案是历史存在过程的客观呈现形式、档案文本的解读与利用须从历史存在具有的过程性角度进行及档案与历史存在具有"过程"统一性三个角度,对"过程说"适用于档案研究的基础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以"过程说"作为档案研究的方法,不仅能够为档案的整理工作提供指导,也能够通过对历史存在时间和空间及档案形成范围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档案的"泛化",并促进档案文献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以"互联网+"技术引领高校档案服务新模式,来满足大数据时代档案用户的新需求,为高校、师生和社会提供优质、快捷的档案服务,最大限度发挥档案资源的价值。文中结合工作实际,从档案用户需求入手,研究"互联网+"与高校档案工作的合理契合点,使档案工作趋向高效化,档案服务趋向便捷化,档案平台趋向网络化,最终形成高校档案物联网云平台,使档案用户直面档案资源,打破传统档案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形式的档案最大特点是能够通过网络迅速流动。档案馆数字化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彻底改变了档案的利用方式,冲破了档案利用的种种局限,使档案馆从封闭走向开放,为政府决策、企业经营服务,做到了"科技服务档案,档案服务经济"。目前,随  相似文献   

18.
利用过程中的档案保护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尧欣 《北京档案》2009,(2):26-28
一、加强利用过程中档案保护工作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方面,档案利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是档案离开正常的保管环境后最容易受到损害的工作环节.其一、由于人的介入,利用环境必须兼顾到档案和人的双重舒适性,然而实际上人的"舒适性"和档案的"舒适性"是有一定差别的,加之利用场所既定范围内较大的人流量,使得对利用环境的控制变得更为困难;其二、档案部门对电子档案的利用保障能力不强.利用服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网络传输安全保障水平不高、抗干扰能力不强等都在威胁着档案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如何看待档案的利用问题,是做好档案利用工作的前提。档案利用工作是广大档案工作者从事档案工作的价值体现。我们要全面推进档案事业发展的观点,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来探索和研究档案利用工作有效途径、方法。让档案工作为领导决策和经济建设服务,如何更好地提高档案的利用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丰富馆藏是提供利用的必要条件。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搞好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没有丰富的档案馆藏,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衡量一个综合馆藏档案是否丰富、合理的重要标准,是看它的馆藏档案能否全面概括地反映一定时期,特定…  相似文献   

20.
2019年9月17日,浙江省档案馆数字档案馆系统通过国家档案局专家组测试,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测试的省级档案馆。浙江省档案馆以局域网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和电子档案长久保存系统,政务网电子文件归档接收系统和档案利用馆际共享服务系统,互联网"浙江档案网"门户网站、浙江档案服务网和"浙里办"App等系统平台为依托,构建了存量数字化与增量电子化并重的数字档案资源体系,实现"一网查档、百馆联动",系统建设规范、技术选择合理、整体水平先进,为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和档案现代化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