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教材背景教科版小学科学第二册《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教材设计了这样的内容:把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入装有盐水和清水的水槽中,结果一个水槽里的马铃薯沉,另一个水槽里的马铃薯浮。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学生通过讨论,认为是液体不同,可以用“尝”、“烧”液体等办法检验。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仪器做实验,观察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结果发现一只勺子里仅有些印迹,另一勺子里有明显的白色颗粒物。由于有些学生已经有了关于“死海”的知识基础,于是教材中提供了“淹不死人的湖———死海”的一段文字资料,成为学生们推测白…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 (下 )中《固体和液体》单元的第五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去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 ,了解上浮材料的特点 ,想办法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本课围绕问题“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展开 ,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通过使下沉的橡皮泥浮起来 ,使沉在水底的小瓶浮起来 ,使生鸡蛋浮起来三个探究活动 ,使学生知道改变形状、改变重量、在水中加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 ,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很好的满足了学生“动手做”的愿望。1 本课的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方法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相似文献   

3.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下)中《固体和液体》单元的第五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去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了解上浮材料的特点,想办法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本课围绕问题“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展开,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通过使下沉的橡皮泥浮起来,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的启蒙性学科,注重“做”的方法、过程和体验,注重在活动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充分体现出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听来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为学生精心设计“做”的环境,巧妙指导学生会“做”,且要“做”得好、“做”得懂,从而“做”出知识、“做”出能力,逐步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科学品质。下面,结合自己执教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5.
“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直是老师的追求目标,也是教师提升自我教学艺术的基本途径。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却陷入了一种状态:教者总想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实现“最优化”,知识的由来常常被不经意地省略,习惯从既定的教案出发,用发问“牵”着学生,不惜为学生提供“一条龙服务”,以便学生尽快接受知识,使学生不得不亦步亦趋,盲从师教,被动地习得教师赏给的一个个数学结论。这样的课也许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但学生却无法感受到真正的“数学化”,“长了知识”却达不到“长智慧”的境界,就像“被缝了翅的老鹰”,无法展翅高飞。  相似文献   

6.
为了证明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小学自然教材第九册第九课设计了如图 1所示的实验 ,将其先后置于盛有热水和冷水的容器中 ,塑料管里的液面会发生变化 (上升和下降 ) ,从而证明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进而拓展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图 1这是一个容易操作的实验 ,多年的教学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可是 ,在一次推门课上却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上课了 ,在简单地让学生了解该实验后 ,教师便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上述实验装置自己动手实验探究 ,随后让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满以为会很顺利地得出结论 ,没想到结果却出乎意外 ,有学生汇报说将该装置…  相似文献   

7.
在“液体压强”一课教学中,为了突破“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无关”这一教学难点,笔者利用下述的两种方法进行实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但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同时也避免了学生认为容器中液体的质量越大,底部受到的压强越大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8.
阿基米德定理是初中物理《浮力》一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其定义是: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用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gV排。  相似文献   

9.
现行教材及课改新教材里安排的浮力实验均在液体里进行,没有气体环境里的浮力实验,这似乎是个缺憾。为弥补这一缺憾,我设计了几个趣味实验,很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10.
小学自然中,测定空气不是单纯气体的实验装置,是在透明水槽中盛上水,然后在水面上浮上一支点燃的蜡烛,用玻璃钟罩或是用无底广口瓶加橡皮塞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是水液面在钟罩内上升约五分之一。从而证明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约占五分之一。然后用点燃的蜡烛进行燃烧实验,从而证明空气中只有氧气是助燃的。我们在这个实验中,发现有这样两个问题,一是钟罩本身是罩在水中,学生有一种不信任感;二是燃烧后液面上升,因玻璃与水都是无色透明的,不便于学生观察。因此,我们对此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在一个划分成五等分的集气瓶上,装上打有双孔的橡皮塞。一个孔穿过一根带钩的铁丝或是燃烧匙,另一个孔插入一根“厂”形玻璃管,并接上一根橡皮管伸入盛有红色液体的烧怀中,如图。实验时,拿起橡皮塞并点燃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教师巧妙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乐学、勤学、巧学。真正实现教师“活”用教材;学生“活”学教材。那么  相似文献   

12.
1问题提出 初中物理教材认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浮体上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力差。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此表述学生往往难以真正理解。每当遇到此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回答,所以此问题实际形成了一个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课文本身很精彩,师生的期望值就很高,但是却没高潮出现,总达不到所期望的那种境界,有时甚至是索然无味。原因何在呢?教者缺乏激情艺术是其中重要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情感体验,以饱满的情绪,昂扬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更要有激发学生感情的手段和艺术。  相似文献   

14.
浮力原理的演示实验封承显,柴正康,闻祥,赵若斌(北京教育学院物理系)一、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产生于上下底面所受到液体的压力差.由于下底面所受向上的压强大于上底面所受的向下的压强,故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会受到向上的浮力.二、特点及用途1.“浮...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大在成立之初,就着手引进了英国开放大学的一整套教材,使电大系统教师看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中国现有大学教材的“另一种教材”,并清楚地知道这些才是真正符合成人学生自学需要的,使电大教材的新建工作从一开始就很快地找到一条不同于中国传统高校的路子,形成了“适于自学”和“适于多媒体教学”两大特点,对中央电大教材建设思想以及电大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沪科版物理课改教材第11章《压强》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学习了固体、液体和大气压强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特别是新增内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机翼的升力”、“帕斯卡原理”等重在由科学探究去学习,并解释生活中的实际现象,着力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分析与论证能力。本章教学实验设计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证明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小学自然教材第九册第九课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将其先后置于盛有热水和冷水的容器中,塑料管里的液面会发生变化(上升和下降),从而证明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而拓展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物理中,有关光的衍射及干涉实验是证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最重要实验。目前大部分学校实验室只能做两个传统的学生实验:一个是“用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另一个是在光具座上的遮光筒里“观察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现象”。这两个实验都只能作为学生实验,实验现象只能由学生本人观察到,不能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和教师解说介绍用。虽然在近年来出版的各类物理教学杂志中也介绍了诸如“泊松亮斑”之类的一些自制教具,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大部分不能做为教师课堂演示实验讲解用。  相似文献   

19.
小学自然有关《空气的成分》的教学里 ,第一个实验是在水槽里加入 2 cm 的水 ,把点燃蜡烛置于水槽中 ,然后用杯子把蜡烛扣上 ,待蜡烛燃烧熄灭后 ,观察水位上升情况来说明空气的成分。由于实验用的水槽较大 ,玻璃杯较小 ,水位上升 ( 1/5)不明显 ,学生观察起来非常困难 ,实验用的蜡烛又容易弄湿 ,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有学生提出 :“如果能把水槽和玻璃杯分开来观察就好了”。于是我利用连通管的原理 ,制作出能克服以上缺点的仪器 ,不仅便于存放管理 ,而且可作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现介绍如下 :一、制作材料注射器 ( 50 m l) 2个 ,木…  相似文献   

20.
新编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自然科学课本第三册第三章是关于“液体的压强”。课文只是从理论上推导出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pgh,但初中学生受压强定义、产生原因和直觉导向的影响,对公式往往难以置信。为了打消学生对公式的不信任感,很有必要增加演示实验来证明此公式,使学生对公式的正确性有个直觉的印象。据此,笔者设计了教具“液体压强公式实验仪”。器材粗细有明显差异的有效长度为80厘米的玻璃管各一根:“T”形三通管一个;规格20毫升的注射器一个;弹簧一根;小夹子一个;软管三根;整个装置固定在长60厘米,高100厘米的平整木板上(如图示)。实验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