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提出以来,引起了中国学界的广泛关注。纵观近年来美国外交政策的走向,不难发现这一理论给小布什政府的外交实践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由美国的现实主义外交传统出发,阐述了美国外交从现实主义外交传统向进攻性现实主义外交演变的过程,并对进攻性现实主义逻辑的危险性做出了分析,同时指出了美国这一外交路径的变化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教学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实上我们对语文学科的历史渊源,未来走向及其本质规律的认识还不是很充分。当我们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语文学科,就可以有一个比较清醒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关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讨论,是当时中国坛争论的理论焦点,今天,当我们重新回顾这场大讨论的时候,我们注意到正是由于这些激烈的论争,才使现实主义的有关问题得到了理论上的廓清,同时,在这场大讨论中,我们会发现存在一个十分明显的线索;即对现实主义的“回归”、“重构”,并最终使现实主义发展成为一种开放的理论体系,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战略家,从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出发,对当今世界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深入思考,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判断,完成了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转变;一改“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为构建世界“大三角”的外交战略,促进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确立;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不结盟,不当头,以发展求安全,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谋求一个安全稳定和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5.
对亚太地区中美日“三角关系”的几点看法江凌飞中美日三角关系是亚太地区多极化格局的核心层次.美日对华政策的走向以及中美日三角关系如何奠定,对我今后的发展关系极大。中美日三角关系形成的大背景导致中美日三角关系形成的大背景有三个:一是东西方对抗时代的结束,...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的教育正在从追求外延式发展走向追求内涵式发展。对这一趋势的理解至少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其一是教育的数量和质量维度;其二是教育的结果和过程维度。审视这两个维度,可以推知教育质量与获得质量的过程所构成的整体应是教育发展的内涵侧面。  相似文献   

7.
新自由主义大师罗伯特·基欧汉与约瑟夫·奈通过对现实主义假设的批驳,创造性地提出了“复合相互依赖”模式假说。鉴于日本与沙特阿拉伯两国间多渠道的交往、问题的无等级之分以及军事力量次重要作用的特征,可尝试运用不对称的复合相互依赖解释日沙关系的逻辑。两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可通过“敏感性”和“脆弱性”这两个变量在能源、经贸和政治领域的强弱加以衡量。这有助于理解日沙关系的现状、分析未来日本对沙特乃至整个中东地区外交战略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阿来的《尘埃落定》以超然物外的姿态,审视了土司制度里的人性、人生以及土司制度走向灭亡的历史过程。这是一部寓言,它让我们思考的不是尘埃落定的宿命,而是尘埃将来的升腾。  相似文献   

9.
家庭的出现是以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作为基础的,随着人类社会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家庭也必然随之发生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如果我们将家庭的出现看做是人类人际关系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在家庭出现以后直到工业经济时代行将结束的漫长人类历史发展中,家庭的发展都只是在同一轨道上不断地进行着量变,当这种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家庭的发展必然会产生质的飞跃,家庭的革命是不可避免的,在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交替过程中,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家庭革命的出现;家庭形式多样化,家庭功能社会化,家庭内涵感情化,将这些变化与传统的家庭进行对照,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到,家庭的第二次革命已经走向我们,走向人类,在未来,在知识经济时代,家庭将通过第二次革命走向其终结阶段,恩格斯曾经预言,家庭在人类社会的未来将走向消亡,知识经济正在引导家庭向这一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研究中采取文化研究的范式和分析方法是当前颇受人们重视的新路向。文化研究路向在教育研究中的突现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原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审视这一路向的发展,分析其优缺点,探讨它在未来研究中的转变,对当前教育文化研究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以实践的观点看历史的必然和偶然,可以把握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深入到历史深处。从宏观的社会形态入手,在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中找出历史的必然和偶然;并着重论述了"人"的因素在历史中体现出必然和偶然,肯定其积极能动的意义;顺其自然导出诸如朝代更替、战争等历史事件,一步步阐释历史。  相似文献   

12.
Our central argument is that if we are to understand who we are as educators in the present as well as who we hope to become in the future, then we must examine and critique how we have collectively represented who we have been. To present our conviction that understanding our history as adult educators is central to understanding our current educational practice, we develop three theses. First, we argue that the purpose of history is to help us understand how we have created our current educational practices from our historical experiences. Second, we draw upon Williams’ notion of a ‘selective tradition’ to show how our current practices are selectively, and often hegemonically, constructed from past practices. Finally, in hopes of moving us toward illuminating our future, we argue that the purpose of history is to help us analyze those selective cultural traditions that inform our current educational practices in order to expose prejudices and illusions. We thus propose the ‘doing’ of history as a counterhegemonic strategy of ‘remembering’ the past in order to critique the present so that as educators we can reveal our historically‐copntinuing limitations and open us to expanding possibilities of Hberatory practice.  相似文献   

13.
西方女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进程为我们提供了解读我国婚姻家庭领域问题的新视角与新方法。这种新视角与新方法,将有助于更进一步理解与把握我国婚姻家庭中存在的家庭暴力、家务责任、离婚“门槛”以及婚内性暴力等等问题。而对所有问题的把握与分析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的基于性别的法律平等和事实平等。  相似文献   

14.
"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作用关系"问题是唯物史观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从传统思路看,直接基于现实世界这一层面上平面式逻辑考察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作用的关系,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历史规律对历史进程的制约有现实性,但这种现实性不是直接的,这恰恰缘于历史规律制约方式的二重性。历史规律在社会实践贯彻过程中表现为一种抽象的逻辑必然性,它通过纠正历史运动的曲折性以确保自身贯彻下去来宣布历史规律"神圣不可侵犯"。而人们通过具体实践活动如何把它贯彻下来,取决于人们对实践必然性的把握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为我们解决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作用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进路。  相似文献   

15.
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只需要按照处理正常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原则来对待师生关系,应该不会带来太大的困惑。但师生关系又有它的特殊性,因为它毕竟是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间的交往,必定存在着思维方式的差异,所以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不良的师生关系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给我们实现教育目的带来了不必要的曲折。从历史的角度纵向解读师生关系的演变历程,再结合现在教育活动的经验,可以从人权、责任、情感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是其指导北大改革的教育理念,"教授治校"思想是其北大改革内容中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阐释二者的辩证关系除了更加清晰地理解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内部关联性之外,更能理清蔡元培改革北大的整个精神脉络,深化对当今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大学定位和管理模式民主化改革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7.
The Centennial Anniversary of the Religious Education Association is a historic event that situates us at the crossroads between a past and a future. At this juncture, we are rightly called to recount the unfolding story of a movement begun in 1903 which first drew focused attention to the inextricable connec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religion. This history matters! And,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reflection on it is an essential one. Most especially, our reflection on the story of the REA- on the organization's story-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can make possible the formation of a picture of the life course of the organization. For some this is occasion for recalling and re-experiencing our ardent participation in and contributions to the organization. For others this may provide a new or renewed awareness of a neglected past. As we read this volume, we are invited to discover what is revealed to us about the REA.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能源战略演进的历史脉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日益凸显,世界各主要国家加紧了制定和完善本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工作。俄罗斯作为正在崛起的世界级的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其能源战略的调整必然会影响到全球能源供应的质量和可靠性,因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俄罗斯能源战略的制定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尽管俄罗斯联邦面临的是与原苏联截然不同的地缘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但原苏联时期的国家能源政策依然构成了现今俄罗斯能源战略的某些客观物质基础。在对苏联时期、叶利钦时期、普京时期的能源战略进行历史分析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认知俄罗斯(苏联)能源战略模式的演进方式和阶段性特点,将不仅有助于我们以客观的、历史的眼光展开对现实能源问题的深入探讨,同时也可为我国能源战略的制定与调整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之间的关系复杂难解,异化劳动否定着美同时又生成着美。在二者的关系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很多争论,不过以往多是从异化劳动的过程和美的生成过程来探讨;二者的关系放在马克思写《手稿》的具体历史意图,放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大背景中去审视和透析,最终使两种对立的理解统一于一个共同的终极目标———扬弃异化,实现审美的真正解放。  相似文献   

20.
中欧地缘战略关系格局的形成经历了其历史的过程,当殖民体系以欧洲为中心向外延展的时候,中国被纳入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过程是极为痛苦的,中欧传统的关系因此遗留下了诸多麻烦,而旧的殖民体系逐步瓦解后,双方的关系格局发生了极为显为显著的变化。作为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的两根支柱,双方的地缘战略关系受制于各自根深蒂固的地缘政治观,除了各自传统的历史文化积淀因素外,还涵盖了意识形态差异所导致的现实变化。本文旨在通过对毛泽东“中间地带”思想的剖析,探究其与二战后中欧地缘战略关系格局形成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