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伤害事故不仅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因此而引发的民事法律纠纷也给家庭和学校造成很大的困扰。正确认识以及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对于学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侵权的构成要件和学校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的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校、幼儿园是未成年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最近几年来校园经常发生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引起不少民事赔偿纠纷。对校园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对学校的法律主体资格、学校在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中适用责任的原则以及处理办法和措施进行论述,对校园中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承担的责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学校伤害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据有关报道显示 ,1999年全国有 1 6万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 ,并且这个数字有逐年攀升的趋势 ,不能不说与近几年来学校伤害事件屡屡发生有很大关系。学校伤害事故涉及到国家、学校、学生三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衡量 ,要搞清楚事故责任的承担问题就必须正确认清三者的关系。但目前就学校伤害事件中学校责任方面的论述仍不够完善 ,给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带来许多不便 ,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模糊认识 ,认为“学生在学校发生伤害理应由学校负赔偿责任” ,而忽视对学校自身权益的…  相似文献   

4.
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的责任一旦确立,学校就应对自己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而学校应如何承担赔偿责任,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相应的制度保障,学校损害赔偿的责任往往无法落实。笔者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参照国内外相关经验,针对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责任的承担进行质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学校发生了伤害事故,尤其是人身伤害事故,学校是否应承担责任,承担何种责任,如何承担责任?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学校和师生合法权益的保障。正确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对于全面保障师生人身安全、维护校园正常教学秩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在校学生发生伤害事故赔偿,属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范畴。但是面对学校这个特殊的地域、学生接受教育这个特殊阶段、侵权主体和受害主体是学生这个特殊的人群,在认定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赔中,是否承担责任,承担何种责任,法律还是没有专门明确规定,只是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各地区的制定的行政法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意见,解决具体的学生校园伤害事故。就学生伤害事故的内涵,如何界定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如何承担赔偿青任等几个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每一起学生伤害事故都会最终逼问学校的管理责任。依法处理往往只涉及学校管理的法律责任,但是,社会的关注却是全方位的。事实上,很多学校事故的发生总牵连着道义上的责任,学校从道义上多给予关照,事故就不至于发生或损失可以减小。责任是关键。学校的管理责任包括法律上的责任和道德上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学生伤害事故的频频发生,在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后果的同时,也严重困扰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本文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就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应承担的责任进行一番探讨,希望各类学校引以为戒,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范愉认为,“法律其实是一直在寻找一种利益平衡。”在校园伤害事故中。如何运用民事归责原则,确定学校、家长的责任,争论一直很激烈。当学校承担的责任过于大时,人们会考虑过错责任原则,以缓解学校的压力;而当受伤害的学生和家长因费用不堪重负时,人们又希望通过举证责任倒置、公平责任原则等手段加重学校一方的责任,以达到各种利益的平衡。我们认为:学校应承担过错责任,家长承担无过错责任(监护责任),双方都没有过错时,则实行公平责任。《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确了学生和学校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并明确了学校与学生非监护关系,为解决校园人身伤害事故提供了法律依据。本试图通过对上述三种归责原则的比较,以便更好地适用法律法规,公平合理地解决校园学生伤害纠纷。  相似文献   

10.
随着学校(这里指中小学)教育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和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学校法律纠纷案件也日益凸现。其中,学校责任是争议的一个焦点问题。学校与未成年学生及其监护人之间是何种法律关系,学校赔偿责任的原则和条件是什么,这都是学术界和司法实践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我们主要就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承担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 一 学校与未成年学生的法律关系 未成年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学校组织安排的有关活动中受到伤害或致人损害,学校如何承担赔偿责任,主要取决于学校与未成年学生的法律关系的界定。当前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处理中小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分担时,存在专门立法层级低且适用依据不完善,中小学校承担补充责任有争议,监护人过失视为被侵权学生过失,受害学生自杀、自残时学校责任确定不清等问题。应确立符合我国实际的中小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分担规则,以正确处理中小学校的替代责任和过错教师的最终责任、中小学校的补充责任、中小学校因被侵权学生过错的分担责任,以及第三人、学校和被侵权学生及其监护人的三方责任分担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社会上很多人认为送孩子上学,就是把孩子的监护权交给了学校,因此,学校有义务承担孩子在校期间的监护职责。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就应追究学校的监护责任。那么学校与学生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法律关系?学校到底应不应该承担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责任?关于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目前学术界存在四种观点:  相似文献   

13.
论学校事故中学校责任性质的两层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人们对学校事故中学校责任性质的有关探讨一直处于“实然”的层面上,即只研究“性质是什么”的问题,而缺乏对“性质应该是什么”,即在“应然”层面上的思考。本认为,学校伤害事故中学校责任的性质在现实“实然”的层面上应确认为一种委托监护责任,以切实保障在校学生的合法利益;而在“应然”的层面上,应随着学校主体的自我生成,逐渐承担因在实践教育契约合同关系过程中的过错而产生的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的同时,也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教育部专门制定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与此有关的权利义务关系和法律责任进行规范。本文试结合《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对在校学生伤害事故中的学校责任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各位方家。  相似文献   

15.
所谓"校园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近年来因为校园学生伤害事故而发生的校园伤害索赔案,一般都将学校列为被告,且赔偿数额一般也远远超出其他类型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围绕学校赔偿责任这一焦点问题,引发了很多的争论.这些争论和分歧实际上涉及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如何;二是学校和学生家长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三是学校和家长谁承担举证责任;四是法院对法律事实如何认定;五是学校如何承担赔偿责任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一直困扰着学校,处理发生在校园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学校管理中遇到的一件非常令人头痛的事情。学生在校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有多种原因,有些学校可以预防,而有些的确是防不胜防。近一两年,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尤其是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件有增多的趋势。校园意外伤害已成为中小学生的头号杀手,据报道,每年我国有大概1.6万名中学生非正常死亡。上体育课或课外活动时造成的伤害事件是各种意外事件中频率最高的。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妥善处  相似文献   

17.
浦爱东 《辽宁教育》2006,(12):10-11
近年来.学生伤害事故及其所引发的学校法律纠纷越来越多,已目益成为困扰学校工作和阻滞学校发展的严重问题。有些学校为了规避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采取了限制甚至取消自认为容易引发伤害事故的实验、实践课和体育活动课.这与开展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显然相悖。鉴于此.本文拟对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与处理对策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彭容 《现代企业教育》2007,(8X):109-110
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最核心问题就是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归责原则问题,该问题对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处理至为关键。学校对在校学生伤害事故承担赔偿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应为过错责任原则,特殊归责原则应为过错推定原则;学校对在校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不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中小学校园伤害事故频发,由此产生的法律纠纷也随之增多,给涉事学校及教师带来很大压力,甚至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本文对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归贵原则、校园伤害事故中学校责任的主观因素、学校责任的减轻与免除情形进行探讨并提出防范和处理中小学校园人身伤害事故的建议,以期对处理校园伤害事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中,对于高校在何种情形下应承担何种性质的责任,以及应将其视为何种法律性质的案件加以处理等问题存在诸多模糊点。为此,应在国家相关法律条文和最高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基础上明确分析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应担负的法律责任,并对涉及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免责事由等若干问题进行具体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