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8):244-247
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教育和培训工作的现状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研究了以移动端App和微信公众号为载体的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的新方法,探索新载体下的教育和培训形式、系统的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从而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提高高校的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的教育与培训效果,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年轻一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拥抱着新的生存互动方式。职业学校的学生无论在社交领域、生活领域还是获取信息的学习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拓展了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也给师生交流提供了新的阵地。面对时代变迁,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树立新思维,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社会,移动互联网正在凭借着自身的诸多优势高速发展,社会各界也都在试图利用这个新鲜的平台,群体性事件也不例外.群体性事件的动员结构直接影响着是群体性事件发生,在最近的一些群体性事件中,群体性事件的动员媒介正在转向移动互联网,尤其使用微博作为事件的动员媒介,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群体性事件传播、动员形式、群体效能等群体性事件前提要素,有助于社会管理者快速、甚至预先处置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4.
作为传统的媒体,科技期刊如何在3G时代获取更多的关注和寻求更大发展已成为其面临的重大挑战。结合微博与微信的特点,将科技期刊的论文采用微博与微信进行“微出版”,既提升了期刊在作者和读者中的关注度,也提高了编辑的出版效率,减少了出版时滞。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网营销是指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与无线上网技术相结合所构成的一个互联网营销体系,它成功实现了高效多赢的精准销售。通信产业正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但由于所处的市场环境还不够成熟,通信运营商对应的营销策略和模式并没有相应地提高和升级。文章从移动互联网的营销现状入手,进而描述了在这新的环境中电信运营商的营销现状,最后针对营销问题和原因提出用户精细细分、开发定制手机、多渠道渗透、实施体验—加固营销、采用针对性营销、建设流量经营体系六方面的营销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金甦 《闽江学院学报》2010,31(1):129-131
在遵循“内容为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面临着又一次新媒体的挑战。为了能够抓住这次机会,学术期刊可以通过依托已有的平台,实现出版的集团化;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特色,制定出版策略;争取同步甚至提前出版,改善出版效果;加强互动,实现品牌资源增值,达到共赢;坚持公益精神,适当兼顾盈利等措施来实现自身适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学生群体是一个最容易也最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中国网民中25%以上是学生,他们是社交媒体的主要应用人群,社交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重视。在教学环节中融入社交媒体,通过质性研究与问卷调查方法,深入探寻社交媒体给教育教学活动带来的影响,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8.
烟草农业在互联网+建设中遇到网络建设滞后和上网终端普及程度低等技术瓶颈。移动互联网具有无线网络容易覆盖、上网终端成本低易普及的特点和优势,是实现“互联网+烟草农业”的理想之选。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前景,论述了按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终端层和安全技术层5个层次构建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架构,结合烟草农业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基于微信和Ajax技术的“互联网+烟草农业”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当前无线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以此为依托出现的新型图书馆服务方式--移动图书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出现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而且极大方便了广大读者,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本文首先论述了移动互联网、移动图书馆的概念,并就如何依托移动互联网推进移动图书馆建设从信息资源建设、移动服务创新及管理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当前图书漂流存在的没有认证、缺乏诚信,无法追溯、回漂率低,参与不便、没有持续等关键问题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运用HTML5、Java等技术探索开发图书漂流移动应用的新思路。开发出的图书漂流移动应用能够实现线上认证、投漂、求漂、溯漂、评价与阅读信用体系构建,线下开展实体图书的投书、取书与还书,并具有个人图书管理、阅读管理、闲置图书转让和组织者后台监管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因为“网随人动”,可解不时之需,被誉为“数字金矿”。它正对教育领域进行着史无前例的“大渗透”,给大学语文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却也是改变其教育困境的一剂良方。大学语文必须思变,利用这一新媒体,创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引领学生步入魅力四射的语文教育新天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网络信息的发展为教育的改革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当前,移动互联网异军突起,成为了人们首选的信息获取和沟通交流方式,移动互联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教育的移动化、碎片化、个性化、游戏化、社交化,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新特征。青年学生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一个主流用户群,同时也是英语教育教学的直接对象,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青年学生的需求,如何把移动互联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针对在移动互联网络时代下,就如何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升课堂内外大学英语的学习效率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赵越 《学苑教育》2019,(5):56-56
移动互联网出现并在日常生活中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后,对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也包括小学数学教学。所以,本文先就移动互联网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的积极作用进行说明,然后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给小学生数学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解决策略及实施建议,以期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大时代背景的影响下,现代科技技术对传统的教学发出挑战。移动网络教学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让英语教学真正做到了线上线下同时学习。利用蓝墨云班课这个平台,让师生联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平民化的媒体转型潮,更以其特有的方式推动了中国媒体环境日益求真、务实的转变。在这种全球性社会变迁力量的驱动下,无论是从宏观传播还是从微观叙事的角度来看,视频广告都正在经历着一场集体转型:首先,移动互联网中的病毒式传播已成为视频广告最重要的传播方法;其次,视频广告播出的社交主义原则对其叙事提出了更高的人本主义要求。最后,在经过这场转型之后,早先中国视频广告曾扮演过的社会性先锋角色将会再度回归到这一行业。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媒介的兴起,政府需要具有移动互联网思维,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和发展规律,利用新的传播资源和传播平台,建构城市的对外形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制定城市形象传播策略,必须确定传播的主体、受众、传播内容及传播媒介。城市形象传播方式应结合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行为特征来考虑,提出利用网站、搜索引擎、微信、微博、APP及网络口碑的方式传播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7.
翟轶  韩涛 《天津教育》2021,(1):56-57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旨在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实施,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全面普及,教育行业也走向了智能科技化,教育教学App层出不穷,它们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载体。课堂上,教师们尝试以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工具为依托,借助各种教育App开展信息化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王祥 《教育与职业》2012,(33):179-180
随着3G通信的普及和微博应用的大爆发,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高校辅导员要认清网络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创新工作方法。另外,高校辅导员也要多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参与舆论引导,主动构建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联盟。  相似文献   

19.
信息是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资源,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在这个时代生存的必需技能,而移动智能系统的出现,使学习、娱乐、社交全天候化。要使移动互联网机制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发挥正向的作用,规避其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仅依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还必须依赖教师的自我提升和道德引导。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63):33-34
科学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知不觉地,已由互联网时代过渡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而且随着4G时代的开启和移动终端设备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语文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冲击,遇到了新的挑战。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作者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