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情报参考》2005,(12):F0003-F0003
山东省平度市西关中学地处大泽山麓下的城郊结合部,现有36个教学班,二千二百余名学生,一百六十名教职工。学校在“以人为本,合作 互动-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立足于学校整体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美华  陈明  龚永刚 《文教资料》2010,(33):129-131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释放师生的最大潜能.使他们主动追求和实现个人对未来社会的价值。所以.只有着眼于建设学校文化生态,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及学校内涵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关注学生的发展,管理者要探索学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与协同运行的机制,促使学校整体结构达到优化组合,营造人与人之间工作、学习的和谐氛围,使教师运用全面发展的思想,以现代化教育的系统理论与方法论为指导,通过和谐育人、和谐教学、和谐活动以及和谐的环境,充分发挥教育的综合影响力,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学习,发展个性,健  相似文献   

4.
教学活动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同时,学校教育应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开放教育,不只意味着一个概念的理解与接受,更对教育主体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还对学校教育的功能提出了与社会和谐、使人民满意的更高准则。立足于开放,不断地持续开放,才能最大限度地盘活已有的教育资源和尽快地更新、扩大教育资源,才能构建起从容应对各种变化的弹性教育机制,与社会大环境实现高度和谐,从而使教育从根本上获得持续发展的内驱力。为此,作为学校,我们不能把开放仅仅局限在"教学"的范围之内,只企望于通过教学开放而获取"优质教学"。而应着眼于实现学校教育的整体开放,破除"围墙",从寻求学校教育与社会大环境和谐共生的背景上,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校园同样需要和谐,课堂教学也需要和谐,教育的作用就是促进人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等速发展,而是使人的发展的各个因素之间和谐、有序地发展.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上,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实现的.师生关系的和谐就成为和谐教育的前提,教与学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核心,教与学的和谐评价是和谐教育发展的动力,学校、家庭、社会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吴韵凰 《福建教育》2006,(10A):50-50
课堂教学应营造轻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全面地、持续地、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自上而下倡导素质教育,其实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学校的一切工作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经过探索,大家普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做出了成绩。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注重统一性和规范化,忽视主动性和丰富性,注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忽视课外活动的组织,注重学校教育的优化,忽视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优化,因而其成效往往是局部的和表面的。素质教育要取得整体的和深刻的成效,就必须实现对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超越。学校教育教学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制度化走向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和谐教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现代教育的系统理论、方法为指导,探索学校教育内容合理配置与协同运行机制、促使学校教育整体结构达到优化和谐,充分发挥教育的综合影响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整体改革势在必行郑耀智中小学整体改革,是指把学校作为一个整体,为实施素质教育而针对教育本身现存的弊端,对学校教育进行整体性的系统设计和改革,从而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改革。建国以来,特别是...  相似文献   

11.
陶庆林 《文教资料》2006,(7):173-174
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教育能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那如何才能构建和谐教育,怎样实施和谐教育呢?笔者认为:和谐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融。一、和谐教育应实现教育自身的和谐1.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离不开人,都是围绕着人进行的。学校必须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校内所有人得相互尊重。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互相尊重、宽容、理解、团结、协作。学校领导班子做到相互尊重才有凝聚力,有凝聚力才有战斗力。领导班子成员要尊重、信任每一位老师,…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整合优化教育模式”就是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把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各种教育因素整合为一个整体,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学校内部的教学、德育、辅导、管理、化环境等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其实质是树立科学的教育思想,确立明确的办学目标,设置合理的、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及育人环境,使学校教育的各种教育因素整合为一个有效的功能系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实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3.
唐爱华 《甘肃教育》2008,(21):10-10
高职高专学校的教育不能只着眼于专业技术教育,而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的人才观告诉我们,仅仅搞好技能教育是不够的,还应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浅谈和谐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教育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让整体实验沿着自己的轨道健康发展王炳仁一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整体实验,是一种着力于教育结构功能的整体优化,着眼于使教育者整体素质更高的教育实验。它的兴起,是由于单项或单科的教育实验明显地暴露出不适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提...  相似文献   

16.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因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7.
高校和谐校园构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校园内涵体现为:它是一种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学校教育中各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有序运转状态,是以校园为纽带,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所形成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良性整体效应。因此,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上内涵出发。  相似文献   

18.
校园内全体成员的相互关系是纵横交错、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人际关系.学校的教育管理要着眼于处理好这些关系.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育人氛围。近几年来.我校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积极创建和谐校园,在教育管理、党群建设、教学科研、后勤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教风学风转变.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受到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普遍赞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一个稳定的局面,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因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一、“和谐教育”模式实验的研究设计(一)“和谐教育”概念的界定“和谐教育”是以受教育者和谐、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育。它能有效地消除学校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要素之间因磨擦而产生的内耗,从而形成学校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要素间的协调运转,产生教育合力,产生“1 1>2”的教育整体功能,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