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莱蒙托夫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继普希金之后的一位重要作家。莱蒙托夫在俄罗斯文学史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在谈及莱蒙托夫的创作时不可避免地会谈到他对普希金的模仿问题,但是他的创作特色也同样十分突出,因而在俄罗斯文学中形成了一种莱蒙托夫传统,而这种传统在后来19世纪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的创作中,在白银时代作家勃洛克、勃留索夫、古米廖夫等诗人的创作中得到了延续。  相似文献   

2.
白银时代,是俄罗斯文学中继黄金时代之后的又一文学辉煌时期。白银时代,处于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与十月革命之后的苏联文学之间,而这两个时期是俄罗斯文学极度辉煌的时期,因此白银时代的光辉一定程度上被遮盖了。白银时代在俄罗斯文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后来的俄罗斯文学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女性作家群体的崛起是河南文坛的新现象。以邵丽、乔叶为代表的女性作家最初大胆书写女性情感经验,接受后现代主义观念,质疑由男性作家主导的本质化宏大叙事,为河南文学提供了新的面相,冲击了当代文学中以表现乡土苦难、批判乡村权力见长的"中原经验"。女性作家的创作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逐渐摆脱了单向度的女性意识表达,对社会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深入的体认,开始直面城镇化转型中的中原大地现实,创作出了社会关怀强烈、生活观照深入、情感指向博大的作品,较好地丰富了当代文学中的"中原经验"。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歌发展,具有其显著的时代特征。这一时期各种文学思潮及流派相互融合并存;诗人在们广泛接纳西方文学潮流的同时,又普遍地表现出一种"斯拉夫主义"兴趣;一批颇有建树和影响的女诗人、女作家迅速崛起。本文从上述三个方面对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歌发展特征作了尝试性的浅析。  相似文献   

5.
新文学初期女性作家创作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新文学初期女性文学的崛起、女性作家创作的特质及其差异性的横向思考与多向审视,简要地勾画出了五四以来女性文学创作产生、流变的轨迹,探讨了女性文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作家群星璀璨,为世界贡献了许多杰出之作。在跨文化背景下,在俄罗斯文学的教学中要注意俄罗斯特有的文化语境与民族特质,例如俄罗斯作家作为社会的良心常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进行创作,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带有圣索菲亚崇拜的特点,而且笔下的人物还效仿基督甘愿去受难,对苦难有特别的审美。为了更好地理解俄罗斯文学作品,还可以根据文学与绘画互文性的特点,通过对绘画的欣赏来诠释某些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7.
贬谪一向被认为是促进文学发展的契机,但人们忽略了贬谪对作家的创作内容、人生道路选择和创作风格的影响不尽相同。贬谪如同一块试金石,形象地再现了作家被逼上绝路后对自己的人格、尊严以及品质的选择。关注作家人品与文学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促进文学产生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因素,从而使我们对作家作品有更加准确到位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在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史上,一大批象征主义者倾向于用宗教神话的方式表达思想,因为宗教神话之中蕴藏的民族文化遗产对探索人和世界存在的永恒规律具有深远意义。长篇小说《创造的传奇》是俄国白银时代象征主义作家索洛古勃的代表作之一,在作家创作成熟期尤其能表现"创造"这一贯穿其整个创作生涯的核心思想。作为一部象征主义小说,《创造的传奇》富于浓厚的宗教神话色彩,蕴含大量宗教神话元素,索洛古勃利用独特的诗学手段解构传统的宗教神话,并赋予其崭新内涵。  相似文献   

9.
19世纪的英国文坛,快速崛起的女性作家群体以及文学作品形成了具有特殊魅力与巨大影响力的文化风景线。本文探讨19世纪女性文学发展,对其蕴含的女权意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女小说家埃莉诺·选克的早期创作一直以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权利为主题,展现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妇女作家的觉醒和崛起。本文试图论证埃莉诺对于家庭中的女性这一主题的关注直接地并且深远地来自她同是作家的父亲道威尔·欧瑞利的影响。道威尔在埃莉诺童年时营造的文学气氛导致她自然而然的走上文学道路,同时,道威尔在女权问题上或进步或狭隘的观点叉成为了埃莉诺早期创作的矛头的直接指向。  相似文献   

11.
在俄国文化发展史上,兴起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白银时代"被称为俄国精神文化的"文艺复兴"时期。在"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潮推动下,批判与创新、民主与包容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精神。对白银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白银时代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文学"经典",历来的批评家、作家们曾给出过许多不同的定义;关于"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西方、俄罗斯和中国评论界及广大读者的观点也远不是一致的。本文对于何谓文学"经典"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根据对于文学史的深入了解及相关的阅读经验,列举出若干部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的作品并予以扼要阐释,认为这些作品映证了南非作家库切关于文学经典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从考察俄罗斯、西方和国内学者关于文学经典的不同见解出发,可以看出重要的问题不仅在于"重读经典",而且还在于重新确认、重新发现经典.是一个这也就涉及"重写文学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列夫·托尔斯泰对20世纪俄罗斯一系列作家都产生了直接影响,从高尔基对托尔斯泰的理解和接受、布宁心目中的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历史观对帕斯捷尔纳克的影响、阿尔丹诺夫的历史小说与托尔斯泰的历史小说之间的联系等方面,都可以发现托尔斯泰的思想与作品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遗产和文化资源,始终在滋养着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始终在这一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曦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3):98-102
纵观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自鲁迅以来,一直到世纪末的新写实主义作家,在其浩浩荡荡的作家队伍中,有相当多的作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描写农村生活,反映农民的生活,他们的创作活动大多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中国文坛半数以上的作家都可以归入“乡土文学”作家的行列,而他们的作品又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流,因此“乡土文学”可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条主干。从“五.四”时期的为人生和反帝反封建到八、九十年代的回到生存本身,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主题发生了多重变迁,对整个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主题变迁作了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日本文坛涌现出大量深受读者喜爱的女性文学作品,并以其独特的魅力独领风骚,这也标志着日本女性文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其中,津岛佑子是日本文学界很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其作品的特点之一就是颠覆了封建时代的男权主义思想,不拘泥于传统的家庭形态,而着眼于不完整家庭和建立以女性为主体的新家庭模式,更加贴近...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俄罗斯学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得益于俄罗斯作家们具有了审丑意识,并且与西方相比,俄罗斯作家的审丑意识呈现出自己的审丑特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审丑的自然性、审丑的意识形态性和审丑的宗教性。这种审丑特性不但促进了俄罗斯学的繁荣,而且也由此形成了俄罗斯学自己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文学发展中,关于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经历过由"扁"到渐"圆"的过程。黑人女性形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早期白人主流文学中的黑人女性"他者"形象,二是20世纪初黑人女性文学先驱者首创的黑人女性正面形象,三是黑人民权运动及妇女解放运动兴起后,黑人女性作家塑造的积极抗争与实现自我的新黑人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文学是俄罗斯侨民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中不乏名人志士。在俄罗斯本 土不断关注俄罗斯侨民文学的热潮中,借此机会,对侨居我国哈尔滨的两位著名的俄国诗人及其创作给予介绍,并对 其独特的诗歌创作方法和中国文化在他们诗歌中的体现等,给予关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