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像每个家长一样,我希望孩子从小打下好基础,但在教育过程中却常常不得要领。后来,女儿上了幼儿园,她所在的幼儿园非常重视家园联系,这使我受益匪浅。我感到自己和孩子一起在成长: 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孩子 以前,我对女儿要求严格得近乎苛刻,一切都要向最好的看齐,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同一个错误反复出现。有一次,女儿画了一只刺  相似文献   

2.
早做准备     
女儿第一天去幼儿园。黄昏时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去幼儿园。虽然早晨送时,她高高兴兴地跟着老师进了教室,可是,当一切的新鲜感消失后,女儿会不会哭闹起来?会不会不吃饭、不睡觉让老师操心呢?就这样,我揣着这一整天的担心走进了她的教室。“妈妈好。”女儿奔跑着扑到我的怀里。听着女儿甜甜的叫声,看着她满脸绽开的笑容,一颗高悬的心落了地。这时老师走过来对我说:“孩子表现很好,一声没哭,总爱笑,跟小朋友玩得也很好。看到别的小朋友哭,她拿小手绢帮着擦眼泪,还安慰人家:‘别哭了,你看我都不哭。晚上妈妈就来接了。’她…  相似文献   

3.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仅仅是要孩子去做一件或几件事情,最重要的是,它能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女儿入园后真是长大了、懂事了。使我感触最深的是女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当女儿带着童稚的语气说起这句话时,她就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干劲,伊然一个小大人,一切手时的难题(如穿衣、叠衣、收拾玩具等)在这时便迎刃而解。有时家人为赶时间或希望事情做得更好些而帮助她时,她则会提醒:这是我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女儿在自己主动做完事情后,常常要自我夸耀一句:“妈妈,看我多棒!”“爸…  相似文献   

4.
女儿逗逗是个听话的好孩子,也是大家公认的“乖乖女”。不过,女儿自小就养成了凡事总爱征求大人意见的习惯,在幼儿园里更是每件事都要先得到老师的许可,正如许多在大人“包办”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样,我发现她做事越来越没了自己的主见。  相似文献   

5.
读了杨翠华的《女儿入园记》一文,感到杨老师在对待女儿刚入自己任教的幼儿园所遇到的问题上,还是很理智的。一开始,女儿哭着闹着非要上自己的班,而后又偷跑出来哭着缠着非上自己的班。面对女儿的哭闹,杨老师硬起心肠,断然让老师将女儿拖走。她在这里所坚持的就是不能因为自己是园内教师,而让孩子享受特殊。自己的孩子也要和别的幼儿一样,去经历与熟悉环境的分离,适应幼儿园生活。这乃是从孩子成长需要的角度而采取的适宜行为,其结果也是令人高兴的。   杨老师所谈的这种情况其实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少幼儿教师把自己的孩子放…  相似文献   

6.
<正>在幼儿园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工作。孩子在这个时期中若能得到学校教师与家长的认可,独立做好一些事情,孩子便能在今后的成长中形成良好的人格,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自信与自主的性格特点。因而在这个时期的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中,教师与家长应注重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让他们独立做一些事情,锻炼孩子良好的品格。本文将通过家园合作的形式,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纯洁的爱     
一天,去幼儿园接女儿,她的老师对我说,你们家小钰真有意思,小朋友们讨论长大了要干什么,只有小钰说要做一名美容师。听得出来,老师觉得这孩子没有大志。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问女儿:“宝贝,今天在幼儿园都学了些什么呀?”“老师问我们长大了想干什么,琪琪说要当宇航员,小卫还说长大了要当总裁呢。”  相似文献   

8.
让我自己来     
正马上就要入园了,这将为孩子翻开新的一页。幼儿园老师需要照顾那么多宝宝,不可能像父母那样无微不至。从现在开始,你要教会孩子自己穿衣、吃饭,让宝宝自己的事儿自己做!榜样妈咪婷婷妈婷婷妈是幼儿园教师,在多年的工作中她看到有太多会弹钢琴不会系鞋带、会背唐诗不会穿衣服的孩子。有了婷婷以后,妈妈非常注意训练婷婷的自理能力。孩子练习自己吃饭时速度慢,还经常把饭撒得到处都是,妈妈也非常耐心地鼓励她自己吃完。孩子穿衣服正反不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庭和幼儿园携手共育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势在必行,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老师说孩子的画画得很好,让我介绍一点经验,这让我感到有点为难。说实话,关于绘画,我并没有对孩子从小进行刻意培养。另外,孩子的画画得还可以,只是因为她动笔较早而已,将来是否能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发展还很难说。由于还没有给孩子延师求教,我们也不知道她是否真有绘画的天赋。因此,我归纳不出什么好的经验,只能谈一点激发并保持孩子绘画兴趣的粗浅体会。与孩子的爸爸讨论后,我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以下几件事情可能同孩子有绘画兴趣有关:1.女儿很小时哭闹比较厉害,为使她安静下来,孩子的姥姥在房间里挂了很多她自己画的画(在…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样样事情都会做, 洗衣服呀,洗手帕呀,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一首过去流传很广的儿歌。孩子们一进幼儿园,老师就教他们学着唱。不少孩子年龄很大了,还对这首儿歌念念不忘,可见其对儿童成长影响之大。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女儿今年读小学三年级。几年前当她还在幼儿园时我们就发现她有唱歌的天赋,为此还高薪聘请了专职音乐教师培养她。孩子由老师精心调教后果然长进不小,每当幼儿园有节目表演,女儿总是要么表演独唱,要么在合唱队中担任领唱。孩子进小学后,一位任课的音乐教师有一次在谈到我女儿情况时,也很兴奋地对我说:“你女儿的嗓子相当不错,只要舍得投资好好培养,将来肯定会有大出息的。”就这样,两年多来我们在孩子身上花费了几乎所有积蓄,不光请师范院校毕业的在职音乐老师教孩子唱歌,还特意为孩子买了一架钢琴。当然,一天天长大的孩子自己也越来…  相似文献   

13.
她在跟我学     
我那上幼儿园的女儿,回家后无论我在做着什么,她都要紧跟在我身后,向我描述幼儿园老师今天怎么怎么样,穿戴了什么,某某小朋友又说了什么等等,或背过手去学老师在教室里踱来踱去的样子,或装作老师生气训斥孩子,有时甚至拿起铅笔当眉笔对着镜子描眉画眼,那劲头认真极了。我知道女儿不但跟老师学,更多的是跟我学,故我的言行也尽量“从优”,可有时还是被女儿钻了空子。记得有一次,女儿为我给她买的玩具不称心而拒绝进食,我一气之下,把玩具摔烂了。女儿怯怯地望着我,我自以为胜利了,心中暗自高兴。可第二天的事情不得不让我反思…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每个班都为幼儿建立了《幼儿成长档案册》,孩子的童年回忆都记载在这里,幼儿教育对孩子今后发展的影响,将通过这些真实的记录反映出来。幼儿园有效建立幼儿档案册,不仅能在过程中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园共育关系,还能让幼儿、家长、老师在档案册中看到孩子的成长记录,促进教师更好的关注孩子的成长,为孩子留下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15.
浙江平阳读者殷先生问:我们送女儿上幼儿园,就想让女儿早早地接受教育,可女儿的幼儿园经常向父母提出要求,要父母重视家园合作、家园共育,我们不懂教育,怎么合作? 主持幼儿园和家庭是学前教育的两个最重要场所,只有协调一致,才能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使孩子得以全面的发展。家园共育并非要求家长像老师一样给孩子上课,而是要求教师家长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经常保持双向沟通;家园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担负教育孩子的责任。对此,杭州北山幼儿园的父母朋友有许多体会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6.
问:我女儿3岁半,刚开始上幼儿园时很开心,过了两个星期后情绪开始低落,甚至每次看到老师就会哭。幼儿园每周有一次学琴课,她特别不配合,总是哭,还影响到别的孩子。她倒不是不喜欢学琴,因为每次在家练琴都表现得很积极。我女儿上的是当地一家知名的幼儿园,教师素质普遍较高,他们对我的女儿很耐心。我也试过用讲故事的方法教育她,或早上先带她去公  相似文献   

17.
读懂女儿心     
澄凝 《教育艺术》2001,(12):51-53
女儿是母亲心目中至爱的珍宝 ,母亲是女儿天然的保护使者。我爱我的女儿 ,她聪明、漂亮、懂事 ,她对我有着无限的依恋。从出生半小时后她就一直在我身边 ,然而当我决定报考博士时 ,时间成了我最渴求的财富 ,同时我决定送女儿进整托幼儿园。我带孩子参观了幼儿园 ,对孩子讲了我的难处 ,可真到入园时 ,孩子却哭着求我别让她住在幼儿园。她说 :“我要在家里睡 ,我不去那个幼儿园。”从此我和女儿陷入了不解与对抗之中。我是老师 ,我懂得矛盾的解决需要一定时间 ,然而我没有想到这个过程竟如此难熬 ,但最终难题的解决却又显得轻而易举。回想起来…  相似文献   

18.
理智对待孩子的哭闹思路不到3岁入的幼儿园。第一天去幼儿园,她也与其他孩子一样,哭着闹着要回家找妈妈。幼儿园的老师实在拗不过,只好将思路送到家里。妈妈没有让思路进门,尽管她知道此时女儿对妈妈是多么依恋,但她还是十分严厉地要思路返回幼儿园。思路在门口哭了很久,先是小声啜泣,后是放声大哭,凄切动人,令人不忍耳闻。妈妈在屋里听着这揪心的哭声,心里一阵阵地颤栗,孩子毕竟是妈妈的心头肉  相似文献   

19.
一天中午我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女子来到幼儿园,声称自己是某幼儿的母亲,因突然接到通知要返回日本,想在登机前和女儿单独呆一会儿。值班老师确认该女子是孩子的亲生母亲后,便同意了她的请求,但限定她们只能在园内活动。尽管这位母亲满口答应遵守幼儿园的制度,但意外还是发生了:她慢慢离开老师的视线,骗过门卫,携女儿  相似文献   

20.
学会倾听     
“妈妈,今天老师领我们去看电影了,演的《刘胡兰》。”女儿放学刚回来,书包还来不及放下,就追不急待地跑到厨房向我倾诉,“我都哭了,晓彤也哭了。” “不是,刘胡兰是为了许多人不死,自己才被敌人铡死。她那么小,就帮妈妈干活。”女儿说着眼眶又红了,“我想爸爸妈妈为我做了那么多,可我没有帮爸爸妈妈干活,我就哭了。” 那一刻我感动极了,惊悟女儿的成长。 学会倾听是在女儿初入幼儿园那年,她先是哭闹着不肯入园,入园后又抑郁寡言,闷闷不乐。我便利用做饭、洗菜的空闲逗她说话,问她“今天上幼儿园高不高兴?”“幼儿园有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