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探讨传统苏州弹词音乐的唱奏关系入手,对其音乐织体的结构形态、音响特征、复调关系及表现作用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将传统苏州弹调音乐的织体归纳为七个类型:一、加花托腔式支声复调织体;二、减花托腔式支声复调织体;三、加花减花交替式支声复调织体;四、加花减花交织托胜对比式复调织体;五、快弹散唱对比式复调织体;六、固定音型对比式复调织体;七、间隙垫腔自由模仿式复调织体。此项研究在我国传统苏州弹调音乐研究方面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2.
3.
20世纪中叶以来,苏州弹词女声唱腔获得长足发展,并络绎出现了丽调、侯调、琴调、王月香调等四大流派。这一现象既是评弹艺术自身流变丰富的产物,又具有深层次的历史文化背景。诸多弹词女声流派呈现出追求阳刚健进之美的"花木兰情结"、在演唱中深入心灵体验、重视音乐形象的塑造等相近的美学特征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从探索古琴曲多声形态入手,对古琴曲织体的结构形态、音响特征、和声内涵及表现作用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将古代琴曲的织体归为五个类型,即:和音衬托型织体;固定低音型织体;琶音衬托型织体,固定琶音弄织体,对比型复调织体,此项研究在我国古代琴曲多声研究方面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6.
苏州弹词唱法具有"一曲百唱"的特点,是说唱唱法的一种,采用苏州方言演唱,并根据唱词的语气、内容、情感及语调而行腔;科学民族唱法是借鉴西洋发声法的科学内容之后,综合自己民族歌曲及声音特点,形成了独有的歌唱技法及艺术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苏州弹词唱法和科学民族唱法需在继承自己传统唱法的基础上,相互借鉴、融合、发展,使包括苏州弹词唱法、民族唱法在内的整个声乐艺术体系,在连续不断的"推陈出新"中,获得永久的发展与繁荣。本文尝试从弹词唱法与民族唱法融合基础、融合发展的各自途径方法等方面着手,论述了如何将两种唱法相互融合与发展,为民族音乐教学探索出一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探索古琴曲多声形态入手,对古琴曲欢体的结构形态、音响特征、和声内涵及表现作用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将古代琴曲的绿体归为五个类型,即;和音衬托型织体;固定低音型织体;琶音衬托型织体;固定琶音型织体;时比型复调织体。此项研究在我国古代琴曲多声研究方面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8.
张恨水《啼笑因缘》经报媒连载后蜚声上海通俗文坛,引起戏剧、曲艺等改编热潮。说书艺人姚荫梅据以编成《啼笑因缘》弹词,将其搬上水乡腹地茶馆书场。他在“说唱”表演中植入大量日常生活表现元素,完成从小说叙事到书台表演的艺术转化。利用乡谈、噱头等演述手段,让听众在休闲氛围中通过听赏感知《啼笑因缘》所展现的世故人情。这种从文学阅读到有声表演的立体呈现,缩短了原著内容与乡民听客的审美距离,扩大了通俗小说在乡土社会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9.
出于宣扬教义、体现宗教伟岸精神的现实需要,佛教、道教音乐大量吸收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优秀成分,而中国传统音乐也不断地汲取宗教音乐中的因素以充实自己。佛、道等宗教与中国传统音乐之间的关系,显示出了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和借鉴,体现出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0.
"复调音乐大师"巴赫通过高超的复调手法,将复调音乐发展到了极完美的境地,巴赫金则将复调引入小说理论体系,而南非后殖民文学代表人物J.M.库切将音乐和小说的复调性渗透到他的文学创作中,2007年出版的小说《凶年纪事》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表现了故事的单声部纵向发展,而且还体现了不同声部的横向发展。三个声部的合音,组成了一曲完整而又跌宕起伏的完美乐章。库切通过不同的叙述角度塑造独特的人物、故事情节、叙述艺术,对文学与政治、文化与民族等诸多重大问题展开探讨,以此体现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1.
12.
学与音乐本是同根生成,正如书画同源,古今中外的艺术史实表明,音乐离不开学,学也离不开音乐,学应该是具有音乐性的学,音乐也应该是具有学性的音乐,二分离便都不是艺术,因此,我们要求诗人作家们应该通晓音律,音乐工作也应该具备扎实的学功底,做到以养艺。  相似文献   

13.
张洁小说的音乐意蕴主要体现在对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渲染,叙述方式的展开,叙述结构的安排,以及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张洁对音乐艺术的自觉借鉴扩大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形成了作品苍凉沉郁的抒情风格,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冲击,也给读者更多的精神启迪。  相似文献   

14.
15.
所谓“织体”(俗称为“音型”)主要是指和声基础用音调作有规律的陈述,即和声声部的具体组织形式。在为歌曲配伴奏时,除了要分析歌曲的体裁与内容,确定歌曲的调式、调性与风格特点,正确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以及和弦的选择和确定歌曲的曲式结构等等,还要为歌曲选择出适合的织体或音型。  相似文献   

16.
汉代继承了前代的音乐文化遗产,结合自身的全新音乐理念,创设了汉代宫廷音乐的新体系。汉代音乐类型是形态各异且丰富多样的,鼓吹乐得以兴起,丝竹乐得到盛行,音响结构与社会音乐生活也得到转型。汉代音乐的发展,既符合艺术的发展规律,又顺应了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潮流,同时满足了人们对音乐艺术的审美需求,从而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于淦  曾明 《九江师专学报》2003,22(4):99-100,117
音乐艺术有着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它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通过人们的听觉,经过人们的感情体验,而获得的艺术效果(形象),因此,在音乐教学中,结合其听觉、时间、感情的特点,易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音乐欣赏是音乐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它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塑造高尚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对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形象的讲解,长期以来众多的教师各执一词,深感困惑和棘手,本文从音乐音响本身和音乐音响产生的过程上论证了音乐形象的多义性特点,并以此论证为基础,阐述了音乐欣赏教学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生活空间的景观构筑是苏州传统园林的空间本质追求,且园林与容器之间在空间内涵上具备相似性。苏州传统园林的空间既是"五维情态空间",亦充满着人与自然互适,而非对峙的生态建筑之精神,它实乃承载生命方式与价值观之永续经典。  相似文献   

20.
凤阳花鼓起源于江浙一带,已经成为安徽省最为重要的文化艺术品牌,作为一种地域特色的输入性文化,凤阳花鼓这一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安徽地区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基层民众生活轨迹的迁移,凤阳花鼓的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变迁,并且开始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社会功能,在国家异常重视文化建设的今天,凤阳花鼓愈发展现了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