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异质同构”的原理等为基本依据,提出“汉语语词中介符号”说,认为在汉语词汇系统中,有一类词语的内部结构里存在着两重符号,即表层的词形符号和里层的意象符号;这两重符号结合起来,以意象符号为中介而由里及表地逐层表达语义,从而在语词音义结合的关系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结构模式:语音(言)词形语象(象)意象语义(意)  相似文献   

2.
周茹媛 《文教资料》2005,(34):31-32
问题一:中介心理问题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汉语做为一种中介心理现象始终是存在的。无论是老师教还是学生学,都必须有意识地运用汉语中介心理这一原理,才能使英语教学效率得到科学化的最大提高。诸如英语词的概念与其物质外壳的关系,有与汉语现象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如“一张书桌”的组词的汉译英a desk,这是典型的英汉两种语言现象相一致的,学生学这类组词无多大困难。但在语词所表达的概念与外壳英语两种语言现象不一致时,如“一本英语书”用a而不用an“,几本书”用book而未加s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事情,这就是一种汉语中介心…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Image)是一种以语词为载体的修辞艺术的基本符号,它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文化情感的郁结。情感性是修辞意象的显著特征,其在文学表现中起到三个作用:一是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象以情为先;二是形成超强的可视性;三是凸现作品风格,彰显作者个性。  相似文献   

4.
我以为,语是一门关于人脑生产主体语言以能动地反映世界的科学。按语词的声音和符号,可分为“汉语、英语等等”;按历史,可分为“古代语、近代语、现代语、当代语和未来语”;按反映内容,可分为“自然语和社会语”。  相似文献   

5.
象征是文学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兼有符号和隐喻的双重特征,是艺术表现中现实世界通向彼岸世界的“中介”,汉语象征理论强调“象征”与“兴”的共通性,目的在于寻求一种中西理论上的融合,以便为建立“汉语象征诗学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汉代许慎以降1800多年来,汉语汉字的教学一直存在很大误区:即脱离了汉语语词确立的理据和文化背景,脱离了汉字音、形、义结合的规律。笔者研究发现,汉语语词的音义结合是具有内在的逻辑理据的,而作为记录汉语语词的可视符号,汉字不仅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的认知、思维模式,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信息。本文结合"辰"字的古音、古形、古义,将辰字蕴涵的认知、思维模式,以及文化信息和文化哲学意蕴揭示了出来,对于今天汉语汉字教学方式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汉语语词有词里义、词面义,词里义是指通常使用的一般的意义,诃面义是指语词的表层意义。说话、写文章时,有意避用语词的词里义,还原使用词面义,这种语言技巧就叫“语义还原”。“语义还原”来源于使用语言时的求异思维。语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其意义已经约定俗成,为人们所习用,因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而一旦突破这种定势,赋  相似文献   

8.
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对“木叶”意象进行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阐释了诗歌语言所蕴含的暗示性问题。其实,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与西方符号学的“语码”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符号学认为符号有两种情况:一种属认知的符号,如“美人”“月亮”;一种属于感官的印象,如“蛾眉”“婵娟”。而这“蛾眉”“婵娟”就是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意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汉藏比较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保存在汉语文献中的几个民族语词作出解释。本文认为,“兹白”“马交”“麈”“开明”“滴淋”都是古老的民族语词  相似文献   

10.
假借虽然没有新增文字形体,却使一个原无字形可表达的语词固定地有了一个书写符号。从文字记录语词的原则来说,它是一种造字法。假借字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克服表意率和记号字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困难。许慎《说文》对“假借”的定义,“本无其字”指的就是客观造字要求;“依声托事”则是为语词寻求书写符号的主现认知过程。假借字的含义,与其本义可以有联系,但关键在“依声”。假借字的使用,既突破固有的象形表意的方法,解决了语词定符的文化交流需要,也节制了字符的数量膨胀,开辟了以语音为线索记录语言的新途径。在汉字发展史上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词分立说”的提出,对汉语语言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影响:首先理清了多年来在语言学中模糊的术语概念,有利于分别建立汉语“语”、“词”研究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次建立了一门与《汉语词汇学》平行的新学科——《汉语语汇学》,使这门新学科走进高校课堂,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又能指导语词类辞书编纂。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与思路 作为对汉语古典诗词文化的传承,意象的解读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一席。这里所谓的意象,就是“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造的融汇了主体意趣的形象”(《中国诗学大辞典》)。衡量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能够准确迅速地解读出特定诗篇中的意象并给予适切的评价。然而,由于古典诗歌语词的陌生、语序的超常以及语义的跳跃、朦胧,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3.
汉语语法     
《小学语文教学》2007,(7):59-59
汉语语法,研究汉语结构规律的学科,包括词、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则。古汉语词 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词以双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中的单纯词比例很小,绝大多数为合成词。合成词有多种构词方式:并列式,如“语言”;偏正式,如“四季”;动宾式,如“司令”;  相似文献   

14.
象征:符号与隐喻--象征本体论诗学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征是文学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 ,它兼有符号和隐喻的双重特征 ,是艺术表现中现实世界通向彼岸世界的“中介”;汉语象征理论强调“象征”与“兴”的共通性 ,目的在于寻求一种中西理论上的融合 ,以便为建立“汉语象征诗学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汉语中词、短语和短语词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信息处理中的汉语人名的标注问题以及相关的“专名 通名”式短语词的标注问题,提出了汉语人名的标注方法。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汉语自动切词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为韵文意象组合方式之一的并列式意象组合,并列式意象从表面形式可以分为本句并列、对句并列和全篇并列;从思想内容上分为“顺接”和“逆接”;从有无连接词上又可分为无语词“粘结”和有语词“粘结”等。并列式意象组合共同为诗歌的主题服务,丰厚的诗意,给人一种涵泳不尽的余味。  相似文献   

17.
说文解字     
刘学刚 《教书育人》2005,(1):116-118
稳士“稳士”,这个语词是一种存在的虚无。挤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稳士”,显得斋冷衾薄:隐居的人。它上声复入声的声调转换,恰好表达了这样的感叹:世间本没有隐士——真的隐士!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释“侧脚里、孩儿、家怀、客将、抹搭、破、头项” 七条近代汉语语词,对语文辞书和古籍注本释义不尽确当之处有所补正。  相似文献   

19.
“临摹性”是认识语言学在分析语法时,针对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而确立的理论前提.本文认为:语法是社会性的规则,因而它只能在更抽象、更超越的层面体现其临摹性,而不能对每一具体情景、每一具体思维过程表现其临摹性特征。而在直面具体语境的修辞层面,临摹性的特征倒有较多的体现。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证了汉语修辞的“临摹性”特征:第一,语言节奏的临摹性特征;第二,语词顺序的临摹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意象是创造汉语古诗词诗意的重要手段,以"哀怨""愁思"为主题的闺怨词常常使用意象静态并置和意象动态跳跃组合两种形式的搭配。从认知视角看,意象是语言符号激活的认知结构的空位,意象意义的获得是读者调用框架或脚本等认知结构的默认信息填补空位的过程。译者的任务是在译入语中选取恰当的语言符号,使得源语和译入语达到认知结构激活对等的效果,使译入语读者获得和源语读者同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