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世界》2013,(11):149-149
韩国组合神话SHINHWIA香港开唱韩国最长寿偶像组合神话SHINHWA即将于2013年6月8日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火爆开唱。这是神话SHINHWA组合第一次在香港举办专场演唱会,周时这场演出地拉开了神话十五周年亚洲演唱会海外场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音乐世界》2014,(24):8-8
当晚,双胞胎组合Tasty作为开场嘉宾活力亮相,金钟国随后带来深情演唱,更以特邀主持人的身份再度登台,令现场欢呼不已。虽然最长寿组合神话并未全员出席,李玟雨、申彗星和JUNJIN三名成员依旧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solo表演,SHINee、Infinite等组合也展现了超凡的舞台魅力。劲歌热舞之外,现场更有人气排行榜的实时直播。最终,神话获得当晚的人气王,SHINee、CrayonPop分获第二、第三名。  相似文献   

3.
朱敦儒词中的神话意象不仅在类型方面较前代作家有所开拓,在意象的组合上亦有许多新変。综观希真词中的神话意象,大致可以分为比拟类意象、描述类意象和联觉类意象三类;其词中神话意象的组合方式主要有并列式意象组合、交错式意象组合和辐合式意象组合三种。与北宋诸家相比,朱敦儒词中的神话意象不仅在题材内容方面有所拓展,在隐逸特质的发掘方面亦有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朱敦儒词中的神话意象不仅在类型方面较前代作家有所开拓,在意象的组合上亦有许多新変,大致可以分为比拟类意象、描述类意象和联觉类意象三类。神话意象的组合方式主要有并列式意象组合、交错式意象组合和辐合式意象组合三种。与北宋诸家相比,朱敦儒词中的神话意象在题材内容方面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5.
8月3日,神话组合成员JUNJIN空降上海,举办了以“情人节”为专题的粉丝见面会。劲歌热舞、游戏互动一样都不少,  相似文献   

6.
1998年出道的6人男子组合神话是韩国最长寿的偶像组合。  相似文献   

7.
神话中的Andy是老小的存在,现在他又成了新人组合TEENTOP的社长,这样的双重身份让他有着不同的感受。2月18日他又来到上海举办了个人粉丝会,独家专访就在下面哟!  相似文献   

8.
十五年流金岁月十五年荣光历程十五年,缔造了一个漫坛奇迹一个神话组合  相似文献   

9.
概而观之,屈赋中的神话,基本可以归结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以《天问》为代表,古史与神话交织而使用的材料,姑称之为古史神话;一种是以《九歌》为代表,以神或神话为素材而赋予充分形态的经过想象再创的神话;一种是取神话世界的框架和各种神话形象,以抒情主人公为主角的新创神话,姑称之为个人神话。而这三类神话,以及它们表现出的状态,恰好从三个方面各有侧重地表现了神话向文学的递变,即神话特质的变化,神话形态和功能的变化,以及神话整个内部构成和再生机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风险投资发展了高科技术产业.同时也孕育了风险投资公司。它是多种要素的组合,是技术与资本的结合。它创造了现代资本神话。经过几十年的实践,风险投资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相似文献   

11.
神话研究范围的扩大,必然导致神话定义的改变,借鉴狭义、广义两种定义的长处,可将神话定义为:各个人类群体从远古时代起,就在原始思维的基础上,将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不自觉地形象化、人格化,从而集体创造和传承的一种以超自然神灵为主角的宗教性故事。当代存在的神话,主要有原生态神话、再生态神话、新生态神话、衍生态神话四种形态。  相似文献   

12.
当代神话学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全新的时代。18世纪以来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发掘与记录了鲜活的原始部族神话,从而开启了现代学科意义上的神话研究。神话独特的文化形态与丰富内涵,成为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普遍关注的基本对象。在近两百年来的学术史上,神话学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研究,几乎所有的学术流派与学科方法,都尝试过对神话的研究,神话也由此成就了一些经典的学术方法。正因为如此,神话学从来没有生长为一个独立的现代学科,其研究成果也难以被归纳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这既是其面对所有学科而声名显赫的战神阿喀琉斯,也是神话学学科发展内在矛盾的阿喀琉斯之踵,以至于今天,我们仍然没有清理出令学术界公认的神话定义。为了重新回到学科原点去观照神话学,八年来,本刊坚持不懈,致力于神话学专栏的创建,赢得了中外神话学家的一致好评。2014年,本刊与中国神话学会深度合作,特聘请中国神话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计划讲座教授叶舒宪先生,中国神话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长江大学楚天学者田兆元先生任栏目主持人,倡导还原神话的跨学科性与文化元典意义,反思与批判文学与文本范畴的神话论,期待更多的学者从文化与本文范畴去重新发现神话世界,立足于人类学视野与考古学材料,深入解读神话超越具体学科的独特内涵,跟随国际前沿趋势,走出文本中心的窠臼,走向多元对话和多学科对话的广阔空间,迎接中国神话学的全新时代。这将更有益于现代学术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张构建一个世界神话体系。认为构建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神话,研究神话理论,构建人类的其它各种“通史”;只要抓住各族各国的神话都遵循的共同规律──存在决定意识及意识互相影响,以之为纲,即能够将它构建起来。并用历时性神话为经、共时性神话为纬,编织出了一个世界神话体系。  相似文献   

14.
对神话概念的理解向来有“广义”、“狭义”两说。本文主张中国神话是一个发展的系统,道教神话是中国神话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文章对道教神话进行了界定和描述,认为其对中国远古神话母题的继承,主要表现在角色、观念与情节三方面。它对中国神话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远古神话的改造,一是创造新的神灵和新的神话,并发展出新的神话母题。  相似文献   

15.
神话有原生态和次生态之分。原生态神话蕴含浓郁的原始意象、原始思维和原始信仰,所透露的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一种古朴灵异的天性。次生态神话是由原生态神话发展演变而来的,在演变过程中,不同化背景下的次生态神话呈现出不同的神话形态。中国古代神话也经历了由原生态向次生态的演变。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对中国古代神话影响最大的两大因素是儒家化和民间俗化。前使中国古代神话伦理化,后使中国古代神话世俗化。中国古代神话演变所出现的伦理化、世俗化倾向,体现出中国古代神话鲜明的民族特征,是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向神话演变的渗透。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前期的中国神话史研究者主要是茅盾和顾颉刚。茅盾的进化论是历史的视角。但其视野仅及原始社会;顾颉刚的专题神话史也是过程研究,注意到了神话发展的动力问题。20世纪后期,袁珂的广义神话学的观念拓展了神话学的空间。神话史研究着眼于神话与社会的互动,是在社会矛盾与神话的运动中把握神话历史发展轨迹的。对待原生态的神话和次生延续的神话,是神话史研究不得不辨析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神话人物在当代仍然是崇拜对象,姓氏、地名多可追溯到古代神话,民间传说中保留了一些“活态神话”,对民间习俗的解释也有神话的因素存在。但是,今天各地在竞相开发神话资源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滥用神话资源的不严肃做法,这对古代神话的传承有害无利。学者应和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利用当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机,传承和保护各地富有特色的神话资源。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活形态神话中,以《司岗里》为代表的佤族神话形态富于典型性,为我们探求神话存活的文化氛围、审视较早时期神话的演述形态、描述神话功能等,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在神话传承的过程中,传统文入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神话思维的承袭,还是对神话母题的解析与重构,其间,传统文人都担负着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使命。但是,延至唐宋时期,传统文人不再斤斤于原生态神话及其变种的转述,而更多地着眼于与神话相关联的思维方式的表露及仙话的开掘,明显地表现出以仙话替代神话的倾向。正是文人的这种创新精神,给神话注入了一种全新的内涵,开启了神话演变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20.
神话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西方神话学家首先提出中国神话的问题并做出先驱性的探讨。如果说19世纪是西方理性宣布神话消亡的世纪,那么20世纪可以说是神话全面复兴的世纪。神话所内在的人类文化基因,决定了神话即便远离人类神话时代依旧“神力”无限,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诗性智慧,也为人类提供了返归自身的航向与能力。这也就是神话不断为人类世代重述的根源。那么如何重述神话,如何聆听与重解神话的谕旨呢?这正是当下最值得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