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相似文献   

2.
<正>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相似文献   

3.
黄梅戏曲调婉转动听,不仅有地方戏的幽默诙谐,更给人带有清新曲调感觉,因为其唱腔优美清新且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在黄梅戏的长期发展中,乐队伴奏起到了重要作用。黄梅戏乐队伴奏可以很好地烘托气氛,渲染情绪,也有确立调式调性以及帮唱等作用。为了探究黄梅戏伴奏音乐在黄梅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黄梅戏乐队伴奏发展情况,对黄梅戏伴奏音乐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新片《盛夏晚睛天》中,他既是演员又是制片人,而他戏里戏外的男友角色,更让这部戏成为了观众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汉代博戏与赌博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赌博与博戏活动在汉代十分盛行,上自宫廷百官,下至民间里巷,许多人都迷恋于此。汉代博戏方法相当丰富,除传统的投箸和投毙外,还产生了一些棋类等变种,是中国古代博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代博戏兼有赌与戏的双重性质,与今天的赌博活动并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赵利田 《教学随笔》2007,(12):43-43
有人说语文教学是一台戏,那就是教师明确自己的角色,才能演好这台戏。那么如何演好这台戏,怎样扮演好戏中角色,是我们语文教师值得讨论的话题,也是我们需要互相探讨和共同切磋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家庭戏”是我国早期电影文艺片和话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比较和分析了“家庭戏”在电影和戏剧中的不同趋向。在电影中,家庭戏呈现繁荣进步的景象,而在话剧中,家庭戏却逐步走向消亡。本文对于造成该情况的原因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它与戏剧不同,戏剧指“五四”以来引进的西方戏剧,以话剧为代表,当然,有时戏剧二字则包含二者在内,但戏曲和戏剧,概念不同,内容有别,二者虽然都是所谓的“戏”,然而它们在“戏”的内容,“戏”的形式,“戏”的美学原则有差别。  相似文献   

9.
戏外戏     
时常有这样的感觉,一堂堂课如同一幕幕戏。好多“戏”常常会因“导演”(教师)或“演员”(学生)的节外生枝而派生许多戏外戏,有的妙趣横生,有的值得探究,当然也会存在败笔。如果“导演”善于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或运用,定会丰富和深化“戏”的“灵魂”。举例为证:——  相似文献   

10.
侗戏是我国少数民族剧种之一种,流行于贵州黎平、榕江、从江,广西三江、龙胜和湖南通道等南部侗族方言区,对白和演唱皆用侗语,其唱腔多为侗族民歌所衍变,基本上属民歌联套体式。侗戏的唱腔一般分为戏腔、哭腔、歌腔、客家腔、小调五种,其中戏胜为主要唱腔,侗族戏曲若无此腔,则不能称侗戏。戏腔,因侗戏最早使用[平腔]这一曲调而得名。平腔流行于各地,分别称为[平腔]、[平调]、[平板]、[普通腔]、[胡琴腔]。这一曲调在侗戏中用得最早,时间最长,派生发展的曲调较多,已有[老生腔]、[旦腔]、[丑腔]、[哭腔]、[…  相似文献   

11.
黄梅戏作为我国戏苑中的一支,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通过回顾黄梅戏艺术的发履历程,对黄梅戏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两个主要美学特征作初步的探索:其一是融有地方特色的唱、念、做、舞为一体;其二是表演有程式而非程式化,人物分行当而又超越行当。黄梅戏独特的美学特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美学意义,期望黄梅戏能够在戏曲家族中繁荣发展并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列车24小时     
王芳 《成长》2006,(2):29-31
人生真的如戏,你永远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许是意外的惊喜,也许是突如其来的打击,严肃的面孔会微笑,活泼的眼神会忧伤,戏里戏外,都很精彩,也都很无奈。  相似文献   

13.
本叙录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戏曲,说唱小说笔记,书录等著作中广罗穷搜,艰辛拣出有关包公戏的作品或文字,理清每一剧目来龙去脉,本编立目以古代南戏,杂剧,传奇为限,各地方戏曲中的包公戏中的包公戏,只在追述源流时叙述之,所录以现存剧作为主,作者和版本简略介绍,已佚剧目,注明著录者。  相似文献   

14.
皮影戏简介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  相似文献   

15.
《音乐世界》2014,(9):64-67
她是古灵精怪的“玉麒麟”,更是爱看韩剧的“星星迷”,戏里戏外,唐嫣都有着天使外表和直爽性格。  相似文献   

16.
《音乐世界》2013,(4):60-61
电影《女孩坏坏》是贺军翔和Ella的首次合作,但两人在片场却培养出很好的默契。贺军翔和Ella在片中有很多戏中戏,也避免不了一场热吻,所以吻戏自然成了整部戏的焦点。拍摄这部戏的时候,Ella正处于热恋期。每逢拍摄吻戏,只要导演一喊卡,两人就会马上弹开。但有时为了镜头,要拍很久的时间,导演又迟迟不喊卡,两位主角只能硬着头皮上。  相似文献   

17.
黄梅戏从民间的采茶小调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民族国粹,其主要艺术特色的“俗”,则充分展示了黄梅戏的娱乐休闲与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质。本文通过阐述黄梅戏艺术生长元素“俗”,并联系实例,进一步分析了俗的大众化、通俗化和生活化等艺术特点,同时对黄梅戏艺术的内容形式、情节结构和语言运用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分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音乐世界》2012,(23):6-6
谈到和何润东的亲吻戏,李沁还记得两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那场戏是说李沁将喝醉的何润东扶回酒店,何润东在意乱情迷之下强行吻了李沁。小鹿乱撞的初次吻戏,让李沁却对何润东有了“吻戏教科书”的评价。何润东的细心更是大受称赞,“开拍之前,他知道我紧张还特意过来安慰我。”可惜两人还是没逃过NG的命运,祸首还是一个动物。原来是一只...  相似文献   

19.
地方特色文化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资源。当前,在陇南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行文化强市战略的背景下,作为陇南地方特色文化之一的“非遗”武都高山戏,承担着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使命。但近年来,高山戏在传承、发展等方面均面临较为严峻的问题,如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观众流失严重、传承人青黄不接、创作生态面临时代嬗变等。要改变现状,政府层面应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加强高山戏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剧团层面则需要构建高山戏传承梯队,培养后继力量,并紧跟时代步伐,加工创作精品剧目,打造高山戏创新文化品牌,推动其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地方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校园琐记     
年逾花甲重新背起书包,奔向理想和快乐。常言道,人生如戏,我的晚年便是戏的一部分,虽是结尾,却也高潮迭起,精彩无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