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总是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有时会表现出兴奋、满意、愉快、欣喜、爱慕。有时又会表现出惊讶、惶恐,厌恶、憎恨、恼怒、沮丧和痛苦。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情感。概括地说,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映。 人们之所以对各种事物会有各自不同的态度。是因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揭示了它们的意义和作用。知道了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从而产生了相应的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如因需要得  相似文献   

2.
所谓情感,指的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能满足自己需要时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情感和认知有密切关系,认知是情感的基础,对事物的认知不同,情感也会不同,情感还伴随着认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作为事物能否满足于人们的主观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它与人的认识不同,不是人们对事物的直接反映,而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比如:当我们听《命运》交响曲,了解了贝多芬本人以及作品产生的背景,只是一种认识,还不是情感,但当我们欣赏完这部作品引起的情绪激动和对音乐的喜欢,这就是情感。因此,情感反映了人对  相似文献   

4.
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事物采取各种各样的态度,或欢迎、赞赏,或拒绝、反对。无论采取什么态度,总是被发生态度者本人所体验:如果对事物采取欢迎、赞赏的态度,就会感到满意、高兴、愉快;如果对事物采取拒绝、反对的态度,就会感到不满、厌恶、愤怒等。情感,就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是否相适应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情感是受人对事物的认识所制约的,情感的性质决定于人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一个事物,如果判断它是与自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情感是作家创作和读者阅读的润滑剂、催化剂。体验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真切感受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在阅读教学中,体验就是让学生直接接触阅读材料,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需要出发,调动各种感官,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全身心地走进作品,对作品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入揣摩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情绪、情感的产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人在认识事物的同时,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与自身需要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态度。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满意、愉快、尊敬、自豪等态度,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了解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会对事物产生某种感受,进而产生情感,在心理和态度上都会产生某种体验变化,这属于人类特有的高级情感体验活动。教育者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会借助人们这种特有的情感,展开情感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情感领域的视角,引导学生朝着积极的情感方向变化。本文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若干认识。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情感的产生是与个体的需要密切相联的。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便抱着不同的好恶态度,也就会形成不同的情感。凡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使人产生愉快、满意、喜爱等肯定性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厌恶、愤怒、憎恨等否定性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古诗教学中道德感的培养张岩在心理学上道德感属于情感范畴。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特殊反映,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根据客观事物对人的不同作用产生了喜、怒、哀、欲、爱、恶、惧等不同的态度,这就是情感。道德感则是一种高级情感,即根据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评...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人物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情感的产生建立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又反过来作用于认识过程。阅读教学需要激发学生产生与作者相应的情感,引导学生按文入情,深切感受作品情感的脉搏从而引起思想共鸣,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下面就在分析人物的情感变化时“渗透”思想教育,谈谈我在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些态度的体验或感受。这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心理与态度上的反映。人们在与任何事物的接触中,总是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情感,并非无动于衷,常常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热爱或厌恶,欣赏或遗憾等态度体验。  相似文献   

12.
谈情感教育     
潘玲 《教育艺术》2004,(12):41-4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它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产生的,认识对情感起调节控制作用。例如,美好的事物使人羡慕;丑恶的现象令人厌恶,等等。在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外部世界中,凡与人们的需要和愿望发生联系的事物都可以引起情感体验。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正>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该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密切相关。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人就表现肯定的态度,产生满意、愉快、赞赏等内心体验;反之,就表现否定的态度,产生憎恨、不满等内心体验。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育的优势,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情感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动力和进攻  相似文献   

14.
所谓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是否相适应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情感是受人对事物的认识所制约,情感的性质是决定于人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能引起我们强烈情感体验的事物,常常会促使人对这件事物进行孜孜不倦的钻研、思考、体会、追求和掌握。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就说过  相似文献   

15.
人的认识过程与人的情感过程有密切联系。对事物的不同认识会激起人们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体验,而带着不同的情感去看待事物,又会影响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上述情况的生动写照。语文课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16.
电化教育的情感效应王富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规律的反映,随之也就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进行反映,因而也就产生了对各种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情感效应。这种情感效应是人在认识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什么是情感呢?情感是...  相似文献   

17.
审美能力作为从事审美活动的基本心理特征,具有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情感特征。情感在整个审美过程中普遍存在并贯穿始终。审美情感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持肯定或否定态度的心理体验,是审美结构中的核心因素,具有情绪感染性。教师可从"入境动情"、"设境传情"、剖析作品形象、增强情感体验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力。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教学中,情感兴趣和教学三者之间都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一节体育课中,教师和学生都能情绪饱满,精神振奋,心情愉快,课定会上的生动活泼、十分成功。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良好的情感表现和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一、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情感的一般概述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切身体验或反映。一个人当前面临的事物,常与自己形成的思想意识(包括需要、态度、观念、信念等)之间发生关系,引起这种心理过程,就是情感过程。当人们对某种事物持欢迎态度时,就会在接触这些事物的过程中体验到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态度;否则反之。人的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情感是人的态度的体验,情感与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对于各种事物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常常决定于该事物是否与人们需要相适应。 体育教师的情感与学生掌握技术、技能的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实践证明,凡是教师带有积极肯定的情绪进行教学,课堂上就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兴致勃勃、精神焕发地从事教学工作,就容易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19.
小词典     
心理过程 :指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完成的过程。其中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认识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要表现出一定的态度体验 ,这就是情感。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还要采取行动 ,人们这种反作用于现实的活动称意志行动。认识、情感、意志有区别 ,但又是统一的心理活动的三个不同方面。情感、意志随认识产生 ,又影响着人的认识活动小词典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教育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传递的双向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作为一种潜在的动力机制,对人的言行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的功能。我们研究班务工作中的情感互动机制,正是为了充分发挥情感的育人功能。一、情感与情感互动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人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总是对事物产生不同的态度,并以带有特殊色彩的主观体验和外部形式表现出来。情感作为人类独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调控着人类的各种行为。在班务工作中,情感发挥着润滑剂、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