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与文学历来是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文学与音乐共生同源;在发展过程中音乐作品中蕴含着文学的因子,文学作品中渗透着的音乐的因素;诗与音乐的结合形成诗歌,戏剧与音乐结合形成歌剧,散文与音乐形成音乐散文,小说与音乐结合形成音乐小说,这些艺术形式的出现,更加体现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携手并进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黄宗江的散文语言是一种个人印记明显的文学语言,自具一格,有轻松自如、灵动灰谐的表现效果,耐人品评玩味。  相似文献   

3.
与诗歌为中原之第一种文学样式不同,散文为荆楚文学的第一个里程碑。实际给予楚辞体形成最有影响的是老庄散文。荆楚音乐是通向楚辞的第二个阶梯。从老庄散文迈向楚辞正是借助于荆楚音乐这座天桥,于是散文、音乐便构成了楚辞体形成的外部条件;应该说,楚辞体是由屈原来完成的。没有矛盾便没有楚辞,正是屈原的美政理想与楚国现实所构成的矛盾,便成为楚辞体形成的内在原因。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内在原因。由此外部条件和内在原因,楚辞便诞生了。  相似文献   

4.
在帕斯捷尔纳克的艺术世界里,对于音乐和绘画艺术的追求与偏爱最能体现作家创作的特色。在这里音乐与文学交织在一起,无论是准确的音乐听觉还是丰富的音乐感觉都使帕斯捷尔纳克的作品更加优美、灵动;作者还用画家的眼睛和作家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灵动玄妙、可视、可触、可感的画面。  相似文献   

5.
像两朵并放的奇葩,山曼的民俗著作广为人们关注,他的散文作品也同样散发着永久的芳香。本文试从其散文中浓厚的胶东文化情结、真挚的民俗情结及灵动的文学情结三个方面对山曼散文进行解读,从具体作品中感受其民俗与散文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诗文都属于文学语言,文学语言究竟有没有音韵美?我们认为是有的。文学语言的音韵美,或称诗文声律,就是文学语言的音乐性。这不仅是汉文学语言的特点,而且是世界各种语言进入文学语言所共有的特点。 现在有些人对文学语言的音乐性持否定的态度。最明显的是所谓“现代派”,他们把音韵说成是诗歌的“枷锁”。在文学领域中,诗的音乐性,较诸其它文学形式更突出,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此,否定诗的语言的音乐性,也就等于否定了一切文学语言的音乐性。 有些人承认诗需要讲求音韵美,散文(prose)(这里指广义的散文,与韵文verse相对而言)则没有什么音乐性可言。因而对于散文的语言美中包含的音乐美,就不去注意。在研究工作和写作方面,都不大注意。其实,文学语言的音乐性既是文学语言的通性之一,散文就不能例外。这一点,在介乎散文与韵文之间的散文诗中,就得到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散文是大学生阅读和写作频率最高的一种文学体裁,易读、易学、易写,几乎所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都有创作过散文的经历,但由于散文写作没有既定之法,学生因为熟悉而最易忽视,写作水平亟待提高。《写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在散文文体教学中,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多维度欣赏散文的抒情美、构思美、哲理美、意境美、语言美等,在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散文属于文学文体。它被看成是一种介于叙事文学与抒情文学之间的文学形式,也被看作是介于诗歌和小说之间的文学形式。散文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物言志,形散神聚”,因而在散文翻译时应辨证的处理好信与顺的关系,力求做到译文既神似又形似。  相似文献   

9.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因此,戏剧文学鉴赏和诗歌、散文、小说一样,是中学文选鉴赏中  相似文献   

10.
辛旺 《教学随笔》2014,(8):20054-20055
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在结构上没有严格的要求,因而呈现出"语言优美凝练""写法丰富多变""情感细腻自然"等特点,为此,散文教学也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而采用"评点式教学法"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点,通过对散文语言、写法和情感的评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让散文教学充满灵动气息,从而促进学生散文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散文的审美感悟和能力培养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散文内容,挖掘散文的内在意境美。意境美是一种静美,需要静静体会,从而构建灵动的散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2.
电视散文作为电视与文学的联姻,有着极大的艺术魅力和发掘潜力.但是,电视散文艺术毕竟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如:有声语言的固定风格,音乐的创作与配置的不足,电视散文文本创作的不足等.只有发现这些问题,扬长避短,才能真正实现电视散文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散文热是新时期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 ,同其它文学文体相较 ,散文之热更平静更耐久更具时空穿透力。究其根 ,一是中国现代早期散文的审美积淀 ,二是新时期文化观念的高度解放 ,三是散文的文体特征最适合和最能满足新时期人们的情感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学就文学体裁而言,最早起源于甲骨文记载的应用性散文,随后才是诗歌的产生。诗歌的产生和两大文学艺术文化类型密切相关,即与音乐和散文有关。两者之间,应该是先与散文有关,诗的因素是从甲骨文的反复记录和书写中萌生的,以后到周公制礼作乐的时代,音乐的音律节奏引导了这种原本从散文文体中孕育出来的诗歌雏形,从而成为了中国最早的诗歌。无论是甲骨文还是礼乐制度,皆为帝王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与所谓下层民众并无关系。因此,无论是最早由甲骨文记载的应用体散文,随后一些的政令性散文、记载历史的散文《尚书》,还是与西周礼乐制度密切相关的《诗经》,都同样是贵族政治制度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鉴赏》2009,(7):95-98,112
林清玄,台湾著名作家。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1979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史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赏最多的一位。他开台湾当代禅理散文之先河,其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我常常能听到悠扬的笛声,并由此喜欢上了笛声。原因是我家紧靠着小学校园,有一位音乐教师常常会在周末的傍晚吹奏笛子。在那物质和精神都极度匮乏的上世纪70年代,悠扬的笛声划破苍穹,飞进我的耳朵,我仿佛听到了天籁之音。所以,我对高亢而悠扬的笛声,一直有一种很亲切的特殊感觉。  相似文献   

17.
散文是一种形式自由、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原因在于散文讲究诗的意境。在散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去创设诗意的情境显得尤为重要。我在多年的散文教学中,通过精妙的导语设计,发掘学生的绘画才能,配以感情充沛的课文范读及情调和谐的音乐背景设置营造出了极美的散文情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审美情感在散文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为文学反映生活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情感对于散文创作是一种内驱力,是散文家最基本的创作素质,情感是散文创作的突破口和爆发点.  相似文献   

19.
人,是一种多情的生物。人类,因此而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情感宣泄、抒发方式,自古及今,源远流长,歌谣舞蹈、诗辞文赋、音乐绘画、摄影雕塑,色彩缤纷,不一而足。其中,散文这种抒情文学,颇有它独到的风韵和姿采,长期而广泛地受到人们喜爱和重视。 中国散文的历史由来已久,其间发展演变错综复杂,尤其是“五四”以后,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随着文、史、哲的分化,在坎坷艰难的发展历程中,在狂飚突进的现代氛围里,散文的主体发生了根本变化,散文的审美规范逐步积累,慢慢摆脱了过多的实用目的等功利性、非审美因素的困扰,成为文学天地里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驾齐驱的姐妹艺术。散文有了自成体系的散文美学,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形式。作为一门独立的文学样式,散文  相似文献   

20.
<正>是谁?在深夜敲击我的心扉,让我倾听床脚蟋蟀的浅吟。是谁?在雨中撩拨我的心弦,让我独坐小楼听雨声。是你,如海般深邃的语文,如水般灵动的语文。总能在你心中找到属于我的那方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