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明是劳动的积累和积累的劳动,是人类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人们开创新的历史的既得力量。人类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人类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创造,社会个体的价值寓于个体自身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造。历史的实现方式在于人们对人类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创造。英雄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取决于其是否融入创造历史的群众运动中去。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造是人类历史走向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人类历史得以延续与发展的社会基因。人类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创造积淀成历史的现实与现实的历史,人类历史的演进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造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2.
从文学性到小说化,是历史撰述与教学戏说化的准备阶段;从小说化到戏说化,是历史撰述与教学庸俗化的生成阶段。历史撰述与历史教学庸俗化的生成有其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历史庸俗化具有杜撰历史、颠覆历史因果关系,异化历史教化功能、唯利是图等特质,危害甚大。历史撰述与教学的通俗化具有真实性、因果理性与教化性、大众性与生动性等特质。因此要让历史撰述与教学从庸俗化走向通俗化,就要遵循历史通俗化的原则,从思想、学识、学风教风、制度等方面着手改变。  相似文献   

3.
历史探究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教学是教师“探究教”和学生“探究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即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活动。历史探究教学与历史科学密不可分,历史科学又与历史知识特点、历史学科特点密不可分,同时,历史探究教学又与历史研究关系密切。因此,研究历史探究教学,首先要了解历史科学、历史知识的特点、历史学科特点和历史研究的特点,以及它们对历史探究教学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历史乃是活生生的生命存在的历史。不是历史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历史。历史也需要我们去延续,延续历史的根本意义还是在于当下和未来。我们应该改变物化的历史观,拉近历史与当下生命的联系。历史教育必须超越知识的教育,而成为提升个人主体性,提升生命中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情怀的教育。正是生命化的历史与历史教育,使我们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李志荣 《文教资料》2014,(25):167-168
时间与空间概念是学习历史不可缺少的两大要素。历史与地图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深化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把握,提高历史学习与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历史课堂学习重在在历史事件的原因探讨与分析中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把握历史规律,从而获得其中蕴含的思想与精神、经验与教训。因此,在历史事件的原因分析中获得历史学习的能力、思维和品质是学生学好历史的重要途径。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突出对学生历史事件原因的分析与思考的指导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质量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历史不仅是一门重要学科,也是使后人了解民族与国家发展历史的重要学科,加强初中历史教学,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民族历史文化,所以应当切实应用历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丰富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当进一步加强与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融合,通过融入历史文化资源,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度,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历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在此背景下,浅要分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希冀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有效延展与创新,切实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高考改革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学历史课程与高等学校招生历史学科考试(以下简称历史高考)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它们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共同推动着我国学校历史教育的发展和历史高考水平的提高。在正常情况下,在历史课程与历史高考的关系中,前者处于主导地位。中学历史课程的存在,决定高考要开设与历史课程相关的科目,或单独考查历史,或在综合科目中考查历史。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是制定历史科高考大纲(或说明)的最重要的依据。中学历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与实施,历史课标与历史教材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每一个历史老师都必须深入了解的。历史课标是历史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把握好历史课标与历史教材的关系可以有效促进历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只依靠前人遗留下来的历史资料去感受历史,认识历史和分析历史"这一现状,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与历史内容相关的音像动画等材料再现历史的原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对现代历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从网络历史信息库在历史教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这一视点来阐述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必能促进历史课堂的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