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纯"是现代汉语常用形容词,在网络环境下逐渐虚化,产生了副词化用法。"单纯"的词义变化是以语素的重新分析为基础,在语言环境的影响下发生了词义引申现象。该词主要用于划界与帮助表示主观小量。"单纯"的主观性较强,因此在情态缺失的网络语言中能得到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2.
表空间量度的形容词的用法多数不囿于词汇的基本义,词义由空间概念向非空间概念转换已成为普遍的语言现象。框架语义学理论能够对空间形容词"深"的语义扩张进行认知基础、识解基础和转换识解的描述,并阐释空间形容词的语义扩展源于原型与经验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同场同模式的词义演变趋势是体现在不同语言词义演变中的共性规则.而认知原型则是词义引申过程中思维联想的认知参照点,是联想扩展的基础和依据.在词义引申过程中,存在着“概念原型”、“事件原型”和“事物原型”三种不同的认知参照点.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认知原型指导下的词义发展趋势也有着同场同模式的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4.
根据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的基本原理和认知语言学者莱考夫与约翰逊的认知观点,语言在本质上是认知的,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汉字"大"的词义引申是一种隐喻认知过程,它反映了人们的认知方式。既然语言是一种认知活动,因此,翻译就不仅仅是语言层面词、句的转换,而是一种认知转换过程。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为翻译研究拓宽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从"盘他"的词源入手,根据语言学和词汇学相关知识,对"盘他"的演变过程、方式进行了分析。从词义演变的范围上来看,"盘他"体现出词义的扩大和词义的转移;从语体风格上来看,体现了词义从书面语到口语的转化。"盘他"的演变受到了社会外部事物的影响;从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而言,则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和语言的模因理论;词义的演变还遵守言语交际性原则,说话者为了达到自身目的而将词义进一步多义化;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词义的演变体现了人们隐喻性的认知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单纯”是现代汉语常用形容词,在网络环境下逐渐虚化,产生了副词化用法。“单纯”的词义变化是以语素的重新分析为基础,在语言环境的影响下发生了词义引申现象。该词主要用于划界与帮助表示主观小量。“单纯”的主观性较强,因此在情态缺失的网络语言中能得到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通过转喻、隐喻、心理扫描、突显等认知机制对持续时间副词"仍然"的多义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转喻是"仍然"词义生成的认知理据;(2)它的词义延伸依赖隐喻的认知思维结构;(3)本义和扩展义组成一个包含图式、范畴和次范畴的复杂网络.  相似文献   

8.
词义扩展的理据性和认知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绪尔符号理论认为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性的,因而它无法解释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认知语言学从独特的人类认知视角,发现了词义扩展存在着理据性,即主要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实现的。从词汇意义扩展的理据性,以及词义扩展的主要认知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中不难发现这个现象。  相似文献   

9.
ICM理论,即理想化认知模式是人们组织知识的结构方式。它指导人们的认知过程,使人们在认识事物与理解现实世界过程中对某领域的经验和知识形成抽象、统一、理想化的组织和表征结构。在理想化认知模型的参照下,词义认知呈多元化取向。论文试图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式对英语词语"do"的词义进行动态认知分析。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采用原则性多义词分析法对"water"与"水"的认知词义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者的原型词义相同,水的动静、深浅、清浊、冷热和能量等特点在汉语和英语里都做了丰富的隐喻,而经隐喻拓展得来的延伸词义在两种语言里不尽相同。水这种物质所隐喻的概念既与人的身体经验相关,又受到哲学与宗教的影响。英语和汉语使用者对水这一概念的认知普遍性与差异性并存。因此,外语词汇教学应该注重词义的网络结构,统筹把握词语的原型词义与拓展词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营业”一词的词义随着使用域的扩大而不断发生变化。基于自建小型语料库,探讨在网络语境影响下“营业”新兴用法的形成与演变特点。通过从历时角度探索“营业”的成词路径,从共时角度在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层面对“营业”的网络新用法进行分析,发现该词在其新义之上,又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固定结构“营业式”;引发“营业”词义变化的语言因素有“词义引申”“经济原则”“趣味性”等,非语言因素有“娱乐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饭圈文化的发酵”等,并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该词的词典收词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认知语用学和认知词汇学中提出了对词义进行动态研究的新观点。认知语用学将语用学的观点运用于词义的研究,主张词只有一个规约化的意义,其它的不同用法都是对这一意义进行语用处理而临时构建的。认知词汇学提出的意义动态构建观则认为词本身没有所谓规约化的意义,词的意义只能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在线构建。该文拟对这两种词义动态研究观进行介绍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马"及含"马"的词语中,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是通过隐喻认知的方式来实现的。通过隐喻认知,"马"实现了从动物本义向其他词义的扩展和转移,而这些隐喻认知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马"的文化内涵正是通过隐喻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也证明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的密切联系和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语言使用频率的不断提高,网络流行语丰富多彩,不断产生新的网络热词。本文通过搜集"锦鲤",从"锦鲤"的来源及词义、用法及使用特点、语用价值说起探讨其语言层面内容,并且拟总结其背后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语言中基本词义相同的词汇蕴含的词义自是不同。一般来说,"血缘关系"相近的语言中,具有相同基本词义的词汇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或者是约定俗成的俗语用法,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本文就简要地谈谈颜色词背后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采用原则性多义词分析法对"fire"与"火"的认知词义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者原型词义相同,火的颜色、温度及形态等特点在汉语和英语里被隐喻,经隐喻拓展得来的延伸词义在两种语言里不尽相同。词汇的运用可以注重词义网络结构,统筹把握词语的原型词义与拓展词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百度搜索和网络语料库,考察了"奇葩"和"极品"的使用情况。发现它们在具体的语境和语体中出现了语用色彩的变异,形成了中性和贬义的用法。其词义和用法的演变机制主要是隐喻和重新分析。新词义和用法的产生满足了表达的需要,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心理,但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说“崩盘”     
本文探讨了"崩盘"在当代语境下词义和用法的新发展,并分析了"崩盘"词义近些年迅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汉语词义的发展历程中,修辞积极、诗意地参与了词义的建构。从实际语言材料出发,分析语素"心"参构词语语义的比喻与借代生成,以期管中窥豹,初步了解汉语词义生成过程中隐含的修辞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20.
黄世平 《文教资料》2008,(26):47-49
本体论关注语言与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从本体论角度进行词义对比,就要从各民族人们的存在状态出发,从词义产生、发展的"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以及由此形成的实际过程入手,从词义结构、词义演变的"外部"依据、"内部"依据以及由此形成的深层状态入手,考察人们如何建构自己的文化世界,考察其如何引导、制约新词语的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