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主要地位。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消除学生懒得说话、伯说话的思想情绪,激发学生产生想说话的欲望,锻炼学生敢说话的勇气。那么,怎样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变“教师要我说”为“我自己要说”呢?一、在听中练习说话儿童在入学前,往往很爱说,很想说,也敢说。但是入学后,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就容易变得怯生,爱说的也不敢说了。针对这种状况,可创设情境让他们敢说,采取先听后说的方式让他们会说。如9月10日教师节刚过,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老师。课前,老师准备好《…  相似文献   

2.
孙锦钏 《快乐阅读》2011,(6):161-162
在口语交际中,许多学生不想说、不敢说;有的虽然能说,但想表达的意思却表达不出来。要让学生开口说话,就必须充分激发兴趣,引起说话的欲望,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大胆地说,自由地说。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习作教学一般从中年级才开始,而低年级是以识字阅读为主,适当地进行看图说话写话训练,很少进行命题作文训练.因此到了中年级一起步就写命题作文,缺少了铺垫与过渡,学生就感到无所适从、很困难.作文在起步阶段就不是很顺利,导致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丧失了兴趣,这无疑是习作教学的一大失败.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写好起步文呢?经过这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我觉得要想写好起步文,就必须"奏响四部曲".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下面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一、消除障碍激发兴趣小学作文教学首先遇到的困难是不少学生认为作文难,尤其是作文刚刚起步的学生更是如此。要引导学生写好作文,就要消除学生感到作文难的思想障碍。怎样消除这一障碍呢?我的做法是:先帮学生弄清楚什么是作文。我在给三年级学生上第一节作文课时对他们说:“作文就是‘写话’,把要说的话用文字写出来。作文并不难,你们会说话、会写字就能写作文。只要你们敢说、想说,老师有办法让你们会写、写好…  相似文献   

5.
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面对习作总感到厌写、怕写。能否写好起步作文对学生今后的习作道路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习作教学应如何让小学生提高写作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使作文成为学生心灵的翅膀呢?一、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上下功夫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想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首先要给予鼓励和赞赏,初学作文的小学生对于习作是生疏的,我们应该多一点宽容和  相似文献   

6.
钟和溪 《广西教育》2007,(10A):20-20
小学三年级作文是小学作文的起步阶段,也是训练学生想说、敢说、会说、“我手写我口”的开始,如何从写一句话、一个小片段入手,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诱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我在上小学三年级语文百花园《笔下生辉》时,特地设计了如下一节作文课: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低年级要上好说话课,有计划地进行听说训练。”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应该积极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让学生想说,敢说,爱说。结合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我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小学三年级作文是小学作文的起步阶段,也是训练学生想说、敢说、会说、"我手写我口"的开始,如何从写一句话、一个小片段入手,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9.
小学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重要任务。可是一直以来,作文让很多学生苦恼。如何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呢?让学生讲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作文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喜欢作文、乐于写作的情感,点燃他们写作的热情。校园生活、家庭亲情、社会实践、群体交往等是学生的基本生活范畴,我充分利用这一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产生深刻的体验,成为作文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社会,说话能力已成为个人整体素养的重要因素,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近年来,我把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多种措施、多种方法让学生想说、敢说、多说、善说,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一、营造氛围,诱发学生想说兴趣是学生说话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说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可见,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有写作内容,其次还要表达方式,即写作方法。基于此,文章从写作兴趣的激发、作文命题与写作方法三个层面探讨了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然而,通过听课、参加教研活动、与教师交流了解到,目前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的作文内容空洞,或随意编造,或抄袭作文。造成这种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缺乏习作方面的体验、对写作毫无兴趣不无关系。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段话告诉我们:写作的冲动来源于学生心灵的震撼。如何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在生活体验中激发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学生作文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去写作。到底怎样在生活体验中激发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作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用心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那多彩如画的校园生活,幸福欢乐的家庭生...  相似文献   

13.
小学三年级的起步作文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无话可说。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法不当。作文训练关系到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且是两种因素的交融。因此,只有将两者并重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作文难的局面。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情感、意志、态度等,而智力因素则是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但就起步作文而言,我认为非智力因素中应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为第一要务;而智力因素则主要是对习作素材的积累和学生习作方法、技能的培养。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首先,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教师应告诉学生: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即可,怎么说就怎么写。从而使学生有话说、敢说话。其次,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激情引趣。三年级学生刚接触到作文,他们对于点滴成功,都会激起巨大的探求欲望。而信心是每个人的内驱力,一旦有了信心,他们就会知难而进,不断进步。因此,教师要从激励的目的出发,对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孔之光,都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而要及时指出并加以表扬。要运用一些启发性和鼓励性的评语,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并敢于作文,乐于作文...  相似文献   

14.
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如何让学生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关系到高年级的习作教学能否成功.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一个任务.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想吃"--乐于表达.那么要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一些措施,让学生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  相似文献   

15.
以提前读写为目的的“注·提”实验 ,对小学生的作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时地把握儿童语言思维的最佳期 ,促护儿童纯真的心理 ,培养说话、写作的兴趣 ,消除动笔的畏难情绪 ,是培养学生说写能力的关键。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注·提”实验要求 ,说话要求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书面语言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书面语言反过来又丰富和改造口头语言。因此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我注意从低年级起就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 ,为以后的习作练习奠定坚实的基础。1.引导学生爱说。在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农村各个学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活动内容比较少,写作的素材缺乏,作文教学就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作文教学起步很重要,习作训练起步越早越好,从小学一年级就应为习作教学打好基础。一年级小学生虽然识字量有限,但如果能创造条件,让他们把自己的见闻、思想感情用笔试着写下来,甚至只是说出来,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教师应有目的地创设必要的情境,适时激发表达的兴趣,让孩子们充分体验说与写的快乐。因此,字、词、说话写话的训练显得  相似文献   

17.
小学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如何让学生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关系到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一个任务。如同婴儿呀呀学语,最需要的不是母亲"语法"的讲解,而是母亲心领神会地去鼓励和表扬一样,在小学三四年级这一学生作文起步的阶段,教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像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实现《课标》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因此我采取了一些措施,让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  相似文献   

18.
小学三年级作为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现行的人教版教材编写者为了保护学生想说想写的兴趣,消除他们对习作的畏难情绪,每次习作练习只在范围上作大致要求,对于训练目标并未明确。  相似文献   

19.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也是如此。让学生每次作文时都想写、愿写、乐写,就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小学生习作,如果能调动学生写的兴趣,激发学生动笔的欲望,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一位专家如是说。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要激发孩子的写作热情,燃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不妨多翻一些"花样"。  相似文献   

20.
低年级习作是写话而不是作文。低学段习作教学要紧扣"起步",着眼"发展",在认真抓好"说话、写话"的基础上,使学生的习作兴趣得到增强,能力得到提高,贵在留住童真,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