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剧一种以歌唱为主,并综合以器乐、诗歌、舞蹈等艺术为一体的戏剧形式,称歌剧.歌剧是西洋音乐舞台上最重要的综合艺术形式.中国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也有歌剧的性质.五四以后特别是延安时期,音乐工作者开始尝试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方式来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  相似文献   

2.
早在我国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以歌舞、宾白并重,亦属歌剧的性质.中国歌剧的发展从1920年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开始了中国歌剧的萌芽,随后在1935年的<扬子江暴风雨>、1938年的<农村曲>和<军民进行曲>、1942年的<秋子>等作品体现出中国歌剧雏形;秧歌剧<兄妹开荒>为新歌剧的创生奠定了基础,特别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借鉴西洋歌剧,逐渐形成和创造了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新歌剧.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于后殖民主义文化的研究视野,对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歌剧《原野》从剧本观念、创作观念等方面进行重新剖析,力图打破以往西方人眼中看中国歌剧——以西洋歌剧为标准的审美价值观。探寻中国歌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西洋歌剧中咏叹调的几个发展阶段入手,分析咏叹调的音乐特点,进而进一步分析中国歌剧咏叹调创作中的民族性特点并概括了我国在歌剧创作中咏叹调民族化创作探索道路上所取得的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5.
源于西方的歌剧艺术,“五四”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并伴随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进程.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结果。在解放区,始终坚持民族化、大众化道路的中国歌剧,在借鉴西洋歌剧宝贵艺术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从此.中国现代歌剧这枝艺术奇葩,绽放于世界艺术的百花园。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丰富的情感是音乐表现的基础,西洋歌剧咏叹调正式通过歌者的演唱及其表演将音乐呈现给观众,在歌剧的旋律、和声以及节奏等因素的基础上,歌者把角色内心的情感内容传达给听众。在西洋歌剧咏叹调中,作曲家充分挖掘人声歌唱的潜能,以展示人物丰富深刻的内心世界,西洋歌剧咏叹调要求相当程度的歌唱技巧。西洋歌剧咏叹调无时无刻不展现音乐的美,它创作出的美愉悦我们的生活,陶冶我们的情操,还可以净化欣赏着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族歌剧的民族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题材与主题的民族化、人物与语言的民族化、形式与风格的民族化三大理论层面,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中国民族歌剧的成功之路。20世纪40年代初的《上海之歌》《大地之歌》《秋子》等作品,在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特点、演唱特点、表演特点等方面起了先行作用。1942年以后,由延安秧歌剧发展而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白毛女》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歌剧步入到了一个新阶段,并对后来中国的民族歌剧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丁力宁同学问:《白毛女》作为中国歌剧成型的标志,有什么特点?《白毛女》是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借鉴西洋歌剧,逐步形成和创造的一种具有革命内容和民族特色的新歌剧,是我国歌剧创作的一座里程碑。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在内容上,《白毛女》表现了中国农村复杂的斗争生  相似文献   

9.
吴越 《时代教育》2010,(7):45-46
中国民族歌剧作为我国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其形成、发展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由于中国歌剧受西洋歌剧的影响,并在我国戏曲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受到我国各民族、各地区音乐文化的熏陶,发展中国民族歌剧是广大音乐人不断努力的目标.而怎样演唱好中国民族歌剧选段是每个学习声乐的学生关心和探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歌剧《伤逝》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是作曲家施光南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而创作的,此剧不仅树起了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创新里程碑,还成为了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一抹夕阳》、《风萧瑟》、《不幸的人生》是歌剧中女主人公子君的三首咏叹调,即爱情三部曲。其音乐的表现形式借鉴西洋歌剧的艺术手法,结合二三十年代艺术歌剧的特点和时代背景,运用合唱、领唱、二重唱、四重唱、重唱与合唱相融合等歌剧演唱形式,增进了歌剧本身的抒情性和戏剧性。  相似文献   

11.
歌剧《屈原》创造性地把西洋歌剧创作手法与我国传统音乐融合,在人物塑造方面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性效果,探索出了中国歌剧发展的一条新路。《屈原》将戏剧因素和音乐因素完美结合,成功塑造了婵娟这一女性角色,展现了她不畏强权,始终跟随屈原追求光明与正义的人生蜕变历程。  相似文献   

12.
戏剧文学一般可分为话剧文学、新歌剧文学和戏曲文学。话剧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通过借鉴外来艺术形式、结合中国的现实内容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新歌剧也萌发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既借鉴了西洋歌剧也揉进了民族传统歌舞,是一个年轻、尚未定型的新  相似文献   

13.
由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导致了各个地区、国家和民族之间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中国戏曲和西洋歌剧即为最具典型的代表。研究中国戏曲和西洋歌剧的异同,有利于借鉴西方文化艺术中合理的因素,洋为中用,对于提高和发展中国戏曲等传统文化艺术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从产生的背景、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特点、舞台手法、音乐和舞蹈等多方面论述中国戏曲和西洋歌剧的异同,并就中国戏曲的传承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纵观中国民族歌剧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是一条与西洋歌剧风格不同的道路,民族歌剧经受着中外文化和时代的共同影响,在精神内涵、审美功能、美学追求和文化选择等诸多因素整合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并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以"优美"、"悲壮"以及兼容于二者之中的"幽默"。目前中国歌剧表演史系统研究尚存在不足,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为使中国歌剧立足于世界歌剧的艺术之林,在构建歌剧表演体系的道路上,对新时期歌剧表演艺术的角色分析、发展历史、演唱技巧进  相似文献   

15.
西洋歌剧是世界化的瑰宝。歌剧中喜闻乐见的独唱、重唱和合唱形式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功能,显示不同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6.
"感性"一词抽象,在歌剧的演唱,表演中不容被人理解。文章阐述了"感性"西洋歌剧表演中的作用,说明表演在凸显人物个性发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歌剧重唱是歌剧音乐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也是歌剧音乐戏剧性的最活跃的形式因素之一;它在歌剧艺术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歌剧重唱是一种外来形式。它在西洋歌剧中,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过程,因此不但成就辉煌,技术完备,而且就单其类型而言,也相当丰富  相似文献   

18.
所谓“美声唱法”,又称为“意大利唱法”或“西洋唱法”,它是伴随着西洋歌剧的产生、发展而发展的一种歌唱艺术流派。随着意大利歌剧的诞生 ,现存的最早的歌剧《犹里荻茜》的曲作者、著名歌唱家卡契尼 ,提出要以洪亮致远的声音演唱歌剧的美声唱法的美学和技术要求 ;在他 16 0 1年出版的声乐作品集《新音乐》的前言中 ,他又进一步提出 :歌曲不仅应该是美的 ,而且也应该是表现戏剧性的 ,其中花腔不仅是装饰性的 ,而且是应该表达内容和情感的。卡契尼在为美声唱法进行美学及技术定位的同时 ,也为歌剧的表现内容定了位。声音要想洪亮 ,发音各共…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从时代背景、历史渊源、创作实践三个方面阐释了西洋歌剧的渊源及其形成.  相似文献   

20.
崔晓岚 《华章》2007,(8):93-94
新歌剧是在西方音乐传入中国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在秧歌剧的基础之上,吸收了中国戏曲的许多表现特点和中国民间音乐的精华,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充分运用大型乐队,结合独唱、重唱、合唱、对唱、伴唱等多种表现形式来演绎故事情节,深入刻画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经过几代剧作家和音乐家的努力奋斗,终于在我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