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才能在课文教学中让学生读到知识、读出感悟、读懂人生、提升情商?我在阅读教学中针对不同课文类型,采取多种阅读形式,不仅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了知识,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与情感认知,而且还通过让阅读进入家庭,让家长们也成为语文教育的参与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课改以来,随着略读课文比例的增加,我一直在思考:略读课文究竟如何上才好,如何上才能让教师省力,让学生收益。今年五月份,我有幸听了南宁市教科所黄中南教授的报告,他也谈到了"略读课文如何上"的问题。其中他讲到这样一段话很值得我们去思考。他是这样说的:"略读课文就是让孩子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我们要敢于放手,  相似文献   

3.
<正>【案例背景】:所谓课堂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及新情况。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当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中。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的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份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要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再好的预设方案与  相似文献   

4.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认为,知识是有结构的,有层次高低:科学、文学、美学、哲学、玄学,对于教育来说,让人知道知识结构很重要。而语文教育研究理论告诉我们:"语文学科教育若缺乏美的教育,将是贫穷的教育。"实际上,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主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充分挖掘美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小学课本中的美,往往隐藏在艺术形象所给人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也常蕴涵于生动逼真的意境中。要使学生能探索这蕴涵的艺术美,获取其艺术真谛,教师就应对文章中的审美对象进行艺术化处理,使之变成学生容易感知、鉴赏的审美对象。于是,我尝试巧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审美内容变成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审美对象,  相似文献   

6.
考试如此多焦,引无数考生竞折腰。现在,考试总不被学生们当成好事,其实,用心去感悟它,还真受益匪浅呢。  相似文献   

7.
小学课本中的美,往往隐藏在艺术形象所给人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也常蕴涵于生动逼真的意境中。要使学生能探索这蕴涵的艺术美,获取其艺术真谛,教师就应对文章中的审美对象进行艺术化处理  相似文献   

8.
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如何才能发现美呢?作为一名教师,应将眼光投向教学活动中。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无处不存在美,无处不是美,而要发现这些美,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索质,提商他们的审美能力。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是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要素,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塑造健康人格,造就独特个性,培养审美创造力等,而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读、入境、想象、迁移、明悟等方式感受到美,欣赏到美,陶冶爱美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0.
赵龙 《青年教师》2006,(3):33-33
一位语文老师在教低年级的小朋友识字时,进行过这样的奖励,下面就是当时的一段情景再现。  相似文献   

11.
一位语文老师在教低年级小朋友识字时,进行过这样的奖励,下面就是当时的一段情景再现:(教师先安排开火车的游戏,进行复习巩固)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闯关游戏,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好,最好的,老师有奖励。生1:奖励什么?生2:奖励铅笔!生3:五角星!师:奖励什么暂时保密,关键是看谁的表现好。现在我们开始比赛!(各小组表现得十分踊跃,也非常投入)师:会读这些字就能闯过第一关,但要小组全体队员同时闯过才行。先自己练,再和小组其他队员试闯第一关。(生练读——小组开火车闯关。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议。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第一组表…  相似文献   

12.
考试如此多“焦”,引无数考生竞折腰。现在,考试总不被学生们当成好事,其实,用心去感悟它,还真受益匪浅呢。(一)  相似文献   

13.
赵龙 《素质教育》2006,(1):18-18
课上,一位教师给学生“奖品”竟是“表演蝴蝶飞”,颇有新意。且看,学生自豪地表演着,其他孩子羡慕地看着,最后也不由自主地跟着“飞”起来,情不自禁地念着课“花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千红……”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天地》2010,(2):F0003-F0003
家居杂志里常常展示一些漂亮的小饰品,但价格往往比较吓人。其实,只要我们自己动动脑、动动手,也能用简单的材料甚至将被废弃的东西,为平淡的日常生活增添充满情趣的亮点。  相似文献   

15.
蔡永辉 《文教资料》2005,(31):156-157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马斯洛把审美看成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认为“审美是一种高级需要,美在自我实现者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很显然,如何注重情感熏陶、美感引领;教师如何充分发挥作用,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语文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应当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1郾培养母…  相似文献   

16.
《职业技术教育》2000,(29):54-55
“原来生活是可以更美的”作为一句广告语,无非是说有了一台空调,你原来蒸笼一般的居室可以立马降温,生活于是变得更美。作为一种生活逻辑,它展示了生活的另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可能性──我们的生活其实完全不应该像现在这样不科学、不合理、不美好,我们完全有理由、有能力、有条件把生活建设得更好,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人性健全的需要。拿教育来说,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和这个权利相关联的一切社会关照对每一个中国的学子都应是平等的。 再以每年夏秋时节都让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牵肠挂肚的高校招生为例,由于实施了《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17.
还记得课堂刚开始使用投影机时,灯光一亮,课堂立即有了聚焦的地方。灯光下的画面让孩子们的兴趣和感受飞奔了起来。灯光与聚焦让课堂有了新的生命。而今,实物展示台、液晶投影仪的使用更是让画面声情并茂,让形象更加生动有趣,画面与声像让课堂充满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可见,美育在诱发学生情感,塑造健全人格方面是极其重要的.语文教学离开美育,就会"失魂落魄".  相似文献   

19.
沈南生 《考试周刊》2011,(46):59-60
美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审美能力,并使学生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感。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说:何为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习作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比重。但是,长期以来,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一直为习作的问题所困扰,教师教得头疼,学生写得头疼。综观学生的习作,不是假话连篇,就是套话成文,很少有真正属于孩子自己语言,有属于孩子自己想法,充满童真、童趣、童韵的佳作更是缺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