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句子与句群的关系是指这么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句群内的每一个句子与整个句群的关系.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靠句序或关联词组合成一个句群时,每一个句子就成为这个句群中的一部分,对表达句群的中心语义有不同的功用.根据各句在句群中所处的位置及功用,它们与句群的关系分别是:始发句提出句群的话题,揭示中心语义.始发句指句群的第一个句子,或第一和第二两个句子.后续句在整个句群中起承上的作用,说明中心义.后续句即紧接始发句后面句子,可能是一  相似文献   

2.
文章中的自然段按照其主旨的显隐程度,可以分为中心句段、论题句段和隐中心句段三种类型。在各种各样的中心句段中,段首出现中心句的情况比较多见,我们一般把这样的中心句段称为段首中心句段。小学语文课文中的许多科普说明文,就大量存在着段首中心句段。这种句段的一般结构为:首句是中心句,后续句子是中心句的展开部分。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把握段首中心句与后续展开部分句子的内在联系,就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加快阅读速度,提高读写能力。分析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中出现的段首中心  相似文献   

3.
言语定势是言语表述中起定向作用的语势。它所研究的内容是很丰富的。首先,人们在进行言语表述时,一般并不是想到一句表述一句,而是先在大脑里形成一个明确的意念——而这意念又总是指向中心语义的,然后根据表达中心语义的需要,一句句有条不紊地进行表述。可见意念所确定的中心语义在言语表述中起率先定势的作用。这便是中心语义定势。其次,为着更好地表达中心语义,便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归根到底便是如何一句句进行表述。这里的关键就是确定起始句。当起始句确定之后,它对后续句便产生某种定向作用,使与之衔接的后续句在定向的范围之内向下延伸;而后续句后还有后续句,前面的后续句对后面的后续句同样具有定向作用。这便是句子衔接定势。再其次,当前一个句群的表述完成之后,它便对后续句群的表述起定向作用,后续句群便只能沿着与前一个句群的思路切合的思路去组织句子,这便是句群衔接定势。以此类推,还有语段衔接定势。本文拟就与句子衔接有关的中心语义定势和句子衔接定势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文章中有一些句子能提示文段大意、文章中心和主旨,体现出作者的观点、思想和情感倾向,我们常常把这些句子称为关键句,比如: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的点题句;承上启下,自然衔接的过渡句;点明中心,亮出主旨的中心句等等.这些关键句,在文章内容上、文章结构上及文章表达的艺术效果上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抓好这些关键句,指导学生“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课文的学习会更脉络清晰,简洁明了,整个语文课堂也会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5.
不少语段有中心句,多数在段首,少数在段中或段尾,有的首尾都有中心句。中心句在语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从语意上看,起着概括作用。中心句概括语段的大意,其他句子围绕中心句展开。语段的中心句有点类似文章的标题。有的概括语段的内容,指出范围;有的揭示语段的主旨,说明思想意义。但有不同,标题重在简洁,有的还讲含蓄,中心句偏在明确,注意上下衔接。例如:  相似文献   

6.
在文章中有一些句子能提示文段大意、文章中心和主旨,体现出作者的观点、思想和情感倾向,我们常常把这些句子称为关键句,比如: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的点翘句;承上启下,自然衔接的过渡句;点明中心,亮出主旨的中心句等等。这些关键旬,  相似文献   

7.
"也就是"作为话语单位之间的连接成分,在语法结构上属于插入语。它所标示的前行句A和后续句B之间有解释与被解释、抽象与具体、补充与被补充、概括与被概括、转折的语义关系。本文从两个方面对"也就是"进行考察,一是"也就是"的话语语义框架,有两种常见形式:常见的是中置式"A,也就是B",这种形式中,"也就是"常用在后续句与前行句之间起到句式上的连接与语义上的顺承作用。还有一种形式不太常见,"也就是"在句中使用,与前句无语句上的明显停顿,多用来解释概念。二是"也就是"的语义功能,主要有解释与被解释、补充与被补充、抽象与具体、转折等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8.
根据信息和标记理论,当代汉语中的“非但”是一个兼具反预期信息标示功能和反预期递进信息预示功能的标记词,其作用主要在于既标示先行句的反预期信息,又预示后续句的反预期递进信息。“非但”跟“不但”是有差别,“不但”的作用仅在于预示后续句的语义递进信息;两者在句法分布和语用功能等方面呈不对称性。“非但”在汉语史上经历了由无标记项向有标记项的转变,后起的“不但”则是无标记项。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3、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重点字、词、句的理解,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内含的感情。 教学难点: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对经常出现在对话语体中的你别进行了研究。你别的后续成份可以是动词、形容词、介词短语或谓语小句。之后又讨论了你别的语用功能,结合语境,认为你别有猜测、估计功能,话语标记功能和柔劝功能。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纯理功能思想中的人际功能对英语存在句进行分析,这一全新角度的分析有利于弄清英语存在句中各个句子成分的关系和含义,从而更加有利于在言语交际中分清英语存在句所表达的人际功能,从而达到正确使用英语存在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散句和整句,一般是一组或一串句子.分析做句和整句,要兼顾语意和语言结构;分析语言结构,既要分析散句或整句内部的用词、句式、衔接、情趣,又要兼顾外部的上下文的联系.根据散句的特点,分析散句要注意:一、把握中心意思.一个散句,都有一个中心意思.一个散句的若干句子,都是围绕这一中心意思安排的.散句的中心意思,往往用中心句形式出现,或在句首,或在句末,或在句中.没有中心句的散句,中心意思需要从各句中概括.把握了中心意思,分析散句就容易了.二、把握结构顺序.描写性散句多用时间、空间顺序.叙述性散句多用时间顺序,说明性散句多  相似文献   

13.
中心句是表达篇章,段落中心意思的句子,它是篇章,段落表达意义的焦点。与中心句相对应的叫支撑句。在篇章、语段中除了中心句就是支撑句。中心句在篇章、语段阅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说明文写作的目的是介绍事物或说明事理,在说明文中,怎样使读者尽快认识事物特征或懂得事理?中心句的作用,这时就凸现出来了。因此,我们在阅读说明文时要特别注意中心句的作用。1.抓中心句,明白事物的特征或尽快接触事理 中  相似文献   

14.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为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每年必考。常设题的有中心句、修辞句、例说句、含蓄句、结构复杂句等,考查重点是对文段中心句和修辞句的理解。【题型透视】1.分析句子含意。主要是检测考生对语言的悟解与衍展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做到  相似文献   

15.
指导学生学习《养花》一课,可以采取抓住文眼,导渎全篇的方法,既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又提高阅读效果。一、联系课文内容剖析中心句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再从课文的结尾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说明养花乐趣的句子即中心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知道作者的这段话,既对全文内容作了总结,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对中心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思考议论,从而知道:喜—忧,  相似文献   

16.
吴青 《现代语文》2010,(5):70-71
在会话交际中,本身带有[+肯定]义素的反馈语一般实现对前一话轮内容收到、理解和赞同的功能。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当肯定性反馈语后带上后续语句时,后续句语义与前一话轮的内容可能出现相逆或转换的情况,肯定性反馈语实现的是会话的礼貌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篇幅比较长.如何在短短的一两节课内讲授完一篇长课文,既使学生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学到语文基础知识.又能启迪思维,达到课堂的“快速.高效”的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广大的个语级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艰苦的摸索和实验,摸索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现列举几种如下,供同行参考借鉴.一、直奔中心,突出重点,在阅读教学中采用“直奔中心”方法,即是从课文的中心词、中心句或中心段(重点段)的突破,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读、议、讲、练.这种教学方法,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课文的重点、难点句、段上,次要的句、段可一笔带过,从而较好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节省教学时间.  相似文献   

18.
对于话题同一的否定在前肯定在后的流水句而言,否定辖域的决定因素是语义.流水句中否定词后面的几个小句如果语义相容,则它们都在否定辖域之内;如果否定词所在句与其后续小句在语义上相互对立,则否定辖域在否定词所在句.  相似文献   

19.
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核,在性质上有本质的区别,适用不同的术语.两种句核在组合生成能力与组合形式上差别很大,英语有两种常见的基本句形式,而汉语有七种常见的基本句形式.在基本句的扩展上,英语偏好通过增加附属成分,用大单位替代小单位,来表达复杂思想,而汉语偏好通过增加并列性成分,并列性分句,来表达复杂思想.  相似文献   

20.
1、抓住阅读文章中的中心思想。要想得心应手的抓住一段文章的中心,就必须学会区分主题句和细节。表达一段文章的中心句子称为“主题句”。主题句的位置一般有三种情况:主题句位于段首;主题句位于段末;主题句位于段中。2、在文章中找出相关的细节。文章中的各种细节是用来说明中心思想的。在阅读理解题中,细节问题的询问往往是作者说了些什么?其答案往往在文中已明确表述。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文中找出相关细节。3、词义猜测。具体方法有:从句子的结构推断词义;从上下文的对比中进行猜测。根据单词的词根、前缀及后缀猜出词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