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作素材源于生活,生活是一切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作文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学生习作,就是写自己的见闻和认识,小学生对客观事物是怎么观察的、怎么认识的、怎么体会的、怎么思考的就怎么表达。在习作过程中,学生的真情实感缘于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悟,真实才是孩子文字的第一品格。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领,培养孩子在表达中思考,在思考中表达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习作,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让学生有话可说,要有真实而具体内容可写,然后才是怎样写,怎样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内容形象地描述出来,并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生活习作",就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观察学校、家庭、社会生活,撷取生活中生动有趣的小片段作为习作素材,并加上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习作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学生的真实体验,抒发的是真情实感,才能给人灵动和真实之感。  相似文献   

4.
仿写是中年级习作训练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中,以"听写"切入,以范文引路,引导学生大量仿写,仿句式、仿顺序、仿结构、仿情感,注重突破传统,力求创新。实践表明,指导学生从仿写起步,无疑是提高中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5.
万学花 《教学随笔》2022,(3):125-127
写出真情实感是优秀作文的重要衡量标准.指导学生写"真情作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习作提升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真情作文"的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提升学生习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用自己真挚的、丰富的情感叩开学生乐于习作的那扇窗是习作教学的有效途径。让学生走进现实生活,写真情实感之作,抒内心深处之情,使学生真实的情感在习作中自然流淌。那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水到渠成了。  相似文献   

7.
<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习作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流露、交流的需要.学生写作文,因生活感受少,爱从范文上生搬硬套,写不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8.
邵永庆 《学子》2016,(6):68
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在实际的作文写作中学生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惧怕作文,对写作提不起兴趣,写的文章不真实,没有真情实感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写作,努力提升自己的习作水平。一、自由写作激发兴趣很多学生都会觉得作文很难,他们不会写,也不知道应该写什么以及如何写,更没有写作兴趣。但是,小学生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习作有明确的要求:养成习作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感情真实。目前,老师们也都认识到作文课要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孩子没有作文兴趣,更谈不上真情的流露和童真的表达。笔者前两天听了两节低年级的写话指导课,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情景。  相似文献   

10.
让儿童的作文有儿童情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其实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童年的语言写自己的五彩的生活,抒发自己最真实、  相似文献   

11.
作文内容北师大版教材第六册(三年级下册)第11组:写一封信。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以“从动机走向目的”的心理学规律为依据,注重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有创作动机,继而产生创作行为,然后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2.以交际为目标,提倡表达真情实感。这里所说的交际,既包括与外界的,也包含通往自己内心的。提倡学生在真实交际情境中写信,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在信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非矫情造作。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书信的用途,激发学生写信的兴趣,初步了解写…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自己想说的话往往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才是个性化的习作,自身的真实体验才会有别于他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就会拥有与众不同的内容和表现方法,从而形成富有个性的习作方式。一、关注真实体验,融入实际生活,激发表达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相似文献   

13.
何敏 《教育艺术》2010,(3):56-56,55
一、成因分析写人、记事类习作往往有这样一个要求:请写出真情实感。可学生常常视而不见,写出来的文章不要说读者不信,就连学生自己都觉得不真实。学生习作写不出真情实感的原因是什么呢?其主要原因在“大”、“空”、“借”、“乱”。(“乱”主要是基本功和态度问题,在这儿笔者就不多说了。)  相似文献   

14.
袁勉 《广西教育》2009,(19):31-31,33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而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习惯按老师设计好的内容、格式去写,结果写出来的作文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言不由衷,甚至说假话。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自己想说的话往往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才是个性化的习作,自身的真实体验才会有别于他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就会拥有与众不同的内容和表现方法,从而形成富有个性的习作方式。一、关注真实体验,融入实际生活,激发表达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习作不是一  相似文献   

16.
习作指导“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因此,小学生作文改革当务之急在于引导学生说真话,鼓励学生在自由表达中充分述说自己的真实感受。最近,听了一节《XX,我想对你说》的习作指导课,老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说真话、表真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学生初学写作,由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体会,感觉没啥可写,或对自己没有信心,一写作文就想套用"作文大全"之类的辅导读物中的内容,或将别人的文章改头换面,或凭空编造假故事。这都无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这会使学生越来越讨厌习作,害怕习作。《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是:"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作文,本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写出真实、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在习作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8.
课标要求习作应珍视个人独特感受。情感,是习作的灵魂。如何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自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习作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教学设计借助思维导图及例文,形象建构习作框架,明晰“融情于景”“融情于事”“融情于心”三融之法,让学生在已有写事能力的基础上,运用方法,更自然地用文字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9.
综观小学生的习作,能表达真情实感的较少,细细分析其习作内容,也总是写看见的多,写听到的和想到的少,而所写看见的,也大都是生活现象(第一原始现象素材)的堆砌,并不是加工(围绕题目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过的材料组成。由此看来,要使学生的习作表达真情实感,在引导学生写听到的和  相似文献   

20.
现在,很多小学生的作文存在胡编乱造的现象,这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习作教学理念是不相符的。只有让学生写真实的作文,才能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真实"素材;指导学生用心表达,抒发真情实感;借助赏识评价,提升学生的习作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