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70年来,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先后经历全面学习"苏联模式"、教学管理制度从分权走向集权(1949-1977),恢复重建教学管理秩序、建立"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1978-1984),下放高校管理权、增强教学管理制度弹性(1985-2009)以及逐步扩大师生权利、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2010年迄今)四个阶段的变迁。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变迁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转型及国家人才培养需求转向的宏观制度环境变化密切耦合,高校与政府的权力重组及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的权利衡平推动其变迁。但同时也发现,受制于高昂的固定成本、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和适应性期望,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变迁呈现出局部替换的渐进式变革特征,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  相似文献   

2.
生计方式在适应环境中形成,在个体的不断选择中发展。沙村是大理洱海边典型的渔村,村民在谋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多样生计方式,在生存样态选择中自主性、文化性逐渐增强。生计方式的改变对村落布局、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传统文化的回归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力图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入手,借鉴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作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高考加分政策的制定和演进。结果发现:制度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考加分政策的产生;高考加分政策产生后的路径依赖使高考加分政策得以持续存在;而外界重大政治经济原因导致的关键节点促使高考加分政策发生改进。要想完善高考加分政策,必须立足于制度层次而不是简单的政策文本层次。  相似文献   

4.
西藏米林南伊珞巴民族乡作为一个最大的珞巴族聚居区,其社会的文化变迁发展引人关注。对南伊乡琼林村的田野调查研究发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琼林村面临民族传统文化弱化甚至消失的问题,值得全社会重视。只有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拯救保护,才能实现经济、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检视老年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与逻辑演变,是解读老年教育政策的一个新视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老年教育政策从初步探索到体系逐渐形成,呈现多元化和特色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采用扎根理论编码方式,梳理我国老年教育政策文本,审视我国老年教育政策的逻辑演变,可以发现,老年教育政策的发展受到教育实践定位、宏观制度环境、内生动力机制、教育发展理念、主导强化机制和关键时间节点的影响,在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两个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特征。未来我国老年教育政策应完善制度体制,保障老年教育政策的运行;关注老年人需求,注重老年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抓住关键节点,精准定位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科学调整布局,加强老年教育内部的组织管理,促进老年教育政策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南溪村是丽江境内海拔最高的一个村寨,素有"小香格里拉"的美誉。但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的约束,该村长期以传统农业、牧业为主要生计模式,它也因此成为了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黄山镇下唯一的贫困村。近年来,随着政府各种补贴的增加和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受丽江旅游开发影响,村民的生计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生活水平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力图呈现南溪村生计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并探讨其变化的原因及所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云南泸西彝族葛泼人在长期的自然和历史演变中,形成了一套以粗放型农耕为主的传统生计方式。改革开放后,葛泼人开始了新的生计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三七种植深刻影响了葛泼人的生计方式。最终葛泼人在探索中调整生计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选聘制度历史发展的梳理和现状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选聘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萌芽阶段、恢复阶段,到规范化和专业化四个阶段,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具有学历要求越来越高、选聘标准越来越严、选聘方式越来越科学、评价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等四个明显特征,也存在着缺乏合理的选聘标准、选聘流程不封闭、选聘方法缺乏全面性、选聘团队专业素质有待提升等不足。  相似文献   

9.
凡是在一个民族还是在一个民族的某一社区显示出特殊价值的东西,一定会在该文化中得到充分的表达,肯定是铸成文化惯例或文化习性的重要元素和粘合剂,要理解一种文化,要认识一种文化,就必须理清这一要素在整个文化网络中的渗透力。以侗族大歌为例,从侗族(南侗支系)的“无字传歌声”的行为模式与侗族的生计方式的整合中解读侗族的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
《河西学院学报》2016,(6):65-70
以生计智慧为研究民族生态智慧社会变迁与调适的切入点,通过对苗族当地的劳动分工模式、谷种与生产技术的变迁的研究。了解民族地区的传统生态智慧面临现代社会冲击的应对模式,得出苗族社会的发展变迁是内外因素交织的结果。当地传统的生存智慧,在面对社会变迁时,必然要进行调适,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检视我国公立大学治理政策的结构和历史变迁,为分析该项政策的制度逻辑提供了新的视角。宏观的制度情境及其变化,经济、利益与观念等多元变量的排列序列以及情境中政治行动者的行为互动与选择构成了大学治理政策变迁的结构逻辑。由于学习效应、协同效应、适应性预期等机制对初始行为选择的强化,我国公立大学治理政策表现出强劲的路径依赖的色彩。对大学治理政策变迁中路径依赖困境的破解有赖于作为历史否决主体的政治行动者对新的制度变革情境的深刻认知、对历史否决点的准确把握以及治理智慧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业对民族地区经济的作用在于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传子沟村地处九寨———黄龙———大草原旅游黄金线的交汇处,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藏族乡民们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态势,积极应对成功地完成了传统生计方式的转换,旅游开发对村落社区的经济文化变迁和藏族农人的文化调适具有一定的形塑作用,传子沟藏人不仅适应了新的生计模式而且还融入了川主寺主流汉人的社区。  相似文献   

13.
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背景之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与发展在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带来促进与繁荣的同时,会造成民族特色的弱化、民俗庸俗化,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改变等.旅游业的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既有正面的积极作用,是主流;同时也有消极影响,但不容忽视.政府职能部门应从管理、宣传、教育上提高社区的民族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以乌江下游民族杂居山区村落——小王村为个案,试图通过分析其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打工族,来揭示少数民族杂居山区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带来的民族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文章认为,打工族的出现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结果,也是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教育政策执行滞后是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非正常状态,对于教育政策目标实现、教育政策问题有效解决具有严重负面影响,降低了教育政策的绩效,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具有典型性。制度变迁理论对于理解和认识教育政策执行滞后具有借鉴意义,以此为基础对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滞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有助于促使该项政策的顺利执行,提升政策的执行绩效。  相似文献   

16.
17.
关于社会福利现象的出现,有众多的理论解释路径。文章以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制度为例,梳理了对社会福利的解释性理论,分析了我国新农合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制度合理性和政策回应性。  相似文献   

18.
19.
借助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框架,分析新中国建立以来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变迁的过程、机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政策经历了政策探索、政策初创、政策规范、政策创新四个阶段,形成了涵盖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汉语国际推广、外国专家与外籍教师、国际科研合作和国际高等教育治理等八个主题的政策体系.制度环境、社会需求和教育规律是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变迁方式呈现出强制性与诱致性变迁主辅共存、路径依赖和路径突破相互调适的特点.新时期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政策需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坚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扩大高质量发展政策供给;完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治理体系,增强民众参与政策话语权;直面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现实问题,营造良好的政策变迁环境.  相似文献   

20.
债务问题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而产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产物,是当前农牧区工作中的一个难题,也是即刻要去解决的问题。针对牧区债务面扩大、债务额度增多的现象,本文以阿鲁科尔沁旗巴音温都苏木达尔罕乌拉嘎查的25个牧户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走访、座谈、讨论等方法,对牧民的债务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牧民融资的现状及增加债务的原因,并探讨牧民减少债务脱贫致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