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报告文学批评,积极培养报告文学作者,发展与壮大作者队伍,是茅盾报告文学批评的又一特色.茅盾对文学青年的成长一贯是非常关心的.特别是在抗战时期,当报告文学这一新型的战斗文体长足发展的时候,他的作者队伍还不够壮大,力量还比较单薄,茅盾更是把积极培养文艺新兵,当作了重要的工作.他曾骄傲地宣称“铁一般的事实”,“文坛上加入了大批的生力军”;他高度赞扬这些“生力军”是“最坚实的战士”,“最可贵的新生力量.”他热情地欢呼中国文艺的后备军正在“大量地产生了,培养了”.他认为这将是“中国抗战文艺运动中最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茅盾小说多以都市生活为题材,这除了其现实理论要求外,远有一个原因就是茅盾对现代都市生活怀有无比的憧憬和热情。其作品对机械文明的理性的分析,实际上反映了茅盾富国强兵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年底,成立不久的“左联”执委会开会讨论,决定创办一个秘密刊物,刊物名叫《前哨》,由鲁迅任主编,茅盾、冯雪峰任编辑。经过三个多月的积极筹备,组稿,于一九三一年四月就绪,但由于人事、经费,尤其印刷上的困难,“刊物正式发行已是七月份了”。封面刊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机关杂志”标志,内容主要有《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为国民党屠杀同志致各国革命文学和文化团体及一切为人类进步而工作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茅盾的短篇小说在艺术构思和反映人生以及展现时代风貌等方面所显示的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审美情愫。茅盾的小说,都是以第三人称来写的,他的小说的侧重点并不是表现自己,而是冷静客观地述说人生。茅盾是追求艺术真的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了杜诗“描述性形容词置于句首”与“南迁近体诗”两个小题目进行思考。笔者认为“描述性形容词置于句首”是杜甫语言运用的一大创造,它突现了人们“感觉优先”的原则.它变动了常规语法结构;而“南迁近体诗”在组诗章法结构的缜密严整,强化诗歌的抒情性,以及遣词造句的壮丽和音韵节奏的抑扬亢堕等方面都堪称杰作。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一门创造性很强的艺术,这逐渐成为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的共识。然而,课堂教学艺术活动由哪些因素构成? 各有哪些基本要求?怎样衡量一堂好课? 从哪些方面制定评价标准?这既是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也需要从理论的高度作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应当在明确教学目标。理清知识序列、认准课文价值的基础上,讲究授课艺术,把目标、序列、价值落实到每一堂课。这就必须——1、正确把握课堂的投入量初中教学重在基础,需长年累月的积累。如果教者贪多求全,在有限的课堂上面面俱到,则学生茫茫然,知识无从记忆,能力培养更是一纸空文。面面俱到是教耆“最负责任”,也是最不负责任的教法。初中学生静态思维时间有限,教者必须抓住他们的心理、生理特点,讲课时突出内容的重点,删繁  相似文献   

8.
重点与非重点《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周瑞家的给刘姥姥引见凤姐之前,这样介绍她的主子: 瞎,我的姥姥,告诉不得你呢!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是人都大呢。如今  相似文献   

9.
10.
11.
茅盾的短篇小说创作是大革命失败之后从一九二八年开始的,一直到解放前夕的一九四八年,共写了五十九篇。总观他这些短篇,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这就是篇幅越写越小,文笔越写越洗炼,内涵越写越深广。因此,我在《试论茅盾短篇小说的浓缩艺术》(见《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一文中,把茅盾的短篇小说比喻为河南开封的名菜高汤,虽然端来好象一碗清清的泉水,由于用很多只鸡和很多佐料精制而成,所以越喝越感精美,令人有余味无穷之感。茅盾为什么能创作出这样浓缩的艺术精品呢?本文仍就这一问题继续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茅盾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通过分析人物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来论述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通过分析塑造的人物形象系列来论述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通过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创作方法来论述塑造人物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对茅盾小说时代性的认识仅仅局限在其小说的思想内容上是有偏颇的,其小说时代性的特色同样见诸于艺术表现上。为增强小说的时代性与社会性,茅盾在创作方法、结构艺术、文体及艺术手法等方面作出了种种努力,力求以小说艺术的时代性追求来捕捉和体现时代的精神,从而使其小说的时代性特征在内容与形式上求得了融合。因此,茅盾小说的时代性绝不仅仅局限在思想内容方面,它同样体现于精彩的艺术表现之中,对此我们应该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一、记准效果表达,套牢答题要素——修辞方法鉴赏技巧高考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两大板块常常考查考生对含有某些修辞方法句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其中鉴赏有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5.
“寻踪法”破题艺术传统的语文教学程式,是从第一段开始破题分析。其实,有的课文不妨改变一下破题方式。如《荷塘月色》,以“荷塘月色”为题,“荷塘月色”是描写主体。然而“主体”的“出场”却是在第四段。我们完全可以从第四段破题:先在教师的引导下赏析作品中的“荷塘”和“月色”之美,让学生感受这幅“荷塘月色图”。然后提问:“既然这么美,作者在第6段末为什么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答案就在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引导学生回过头来分析第1、2、3段,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以及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吴耀新 《学语文》2012,(2):68+59-68,59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实践课题。而其途径主要有二,即一为技术性二为艺术性。依笔者之管见,后者更难把握和操作。本文即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和导人艺术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换一种方法去激励 激励乃是攻心,就是想方设法去打动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最能打动他们的便是“情”。每届都会有这样一部分学生,他们无视父母的关爱,无心学习,不思回报,有的甚至利用父母的爱心,以学习为由骗钱骗物,搞得父母身心疲惫。针对这种情况,我请他们再读朱自清的《背影》、孟郊的《游子吟》,再学习欧阳修的《泷岗阡表》、蒋士铨的《鸣鸡夜课图记》,给他们讲我父亲的故事,最后,在班级开展了以“我的父亲母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在黑暗与暴力的进袭中”,用杂文进行战斗。他曾骄傲地说:“中国的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准风月谈·后记》)可以说,是他,开创了杂文艺术的新时代。研究鲁迅的杂文,我们感到它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沉重。鲁迅先生曾说,美术上有一种小摆设,比如“小小的镜屏,玲珑剔透的石块,竹根刻成的人像,古玉雕出的动物,锈得发绿的铜铸的三脚癞虾蟆”;等等。这种美术上的小摆设侵蚀到文坛,就是要求文学去“靠着低诉或微吟,将粗犷的人心,磨得渐渐的平  相似文献   

19.
谈论孙中山离不开辛亥革命,反之,谈论辛亥革命也离不开孙中山.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对孙中山的评价及对辛亥革命备方面的论述为史学界所瞩目,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研究的深入和全面并不是说再没有问题,也不是说已经研究过的问题再没有探讨的必要.实际上.不仅辛亥革命这一伟大革命事件,就是孙中山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的系统.这一系统有待于我们更深入更全面的讨论和研究,以力求得出正确的结论.本文试从两个小的方面即孙一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的原因及对汉冶萍公司事件的评价来探讨一下南京临时政府,对这两个侧面略加发挥,以稍示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20.
陈涛 《快乐阅读》2011,(6):158-158
课堂教学是教学中的一个核心环节,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导演"技巧就十分重要。以下就两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一、授予登堂入室的秘诀要把语文课上得妙趣横生、活泼生动,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现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列举一二:1.直观演示。尽管语文课不像物理、化学那样富于实验手段的运用,但同样可以运用实物、图片、幻灯、录像等手段,直接诉诸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让学生具体感知,化抽象为形象,引起学习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