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现代隐喻理论学者Lakoff和Johnson的观点,将隐喻理论引入词汇教学研究中能够充分解释英语词汇中的诸多语言表达习惯,加强学习者对具体话语中潜在概念的理解,促进其从一个已知领域通向一个新的认知领域.隐喻对于词汇习得起着重要作用,将隐喻理论应用于词汇教学中既有必要性也有其可行性,是对现有的词汇教学法的一种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
现代隐喻理论突破了传统修辞学的限制,从崭新的认知角度为英语研究提供了新方向。根据现代隐喻理论学者Lakoff和Tohnson的观点,将隐喻理论引入词汇研究中,能够充分解释英语词汇中的诸多语言表达习惯,深化学习研究者对具体话语中潜在概念的理解,帮助他们从一个已知领域通向一个新的认知领域。因此,以现代隐喻认知理论指导英语词汇研究是一条值得语言工作者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词汇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是一种语言手段,具有极强的技巧性,在商务英语语料库中得到了很多运用。本文以莱考夫"隐喻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从《经济学人》《时代周刊》等西方主流报纸、期刊选取实例,详细分析"战争隐喻""水隐喻""舞蹈隐喻""生命体隐喻"等相关词汇隐喻如何植入商务英语语料库中,对词汇隐喻类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如何在商务英语语料库中发挥作用,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实现对经济活动、经济概念从抽象到具象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4.
宁波方言中存在大量的时间词汇。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中有三类认知机制可以解释时间词汇的理解过程,分别是用空间认知时间、用人体认知时间、用民俗认知时间。宁波方言中时间词汇的隐喻认知机制证明了Lakoff关于“隐喻是人的认知手段”的理论,同时也指出在英语和汉语中对时间词汇的理解存在异同。  相似文献   

5.
G.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是20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隐喻研究也从传统的修辞学和语义学方向开始向认知语言学方向转变。人们对隐喻的认识不再只停留在修辞学层面,而是将隐喻现象提升到思维方式的高度。这些认识促进了认知语言学的整体发展,也促进了隐喻的跨学科研究。文章以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为基础,结合教学实践,探讨隐喻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基于隐喻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对隐喻研究的传统观点和认知科学理论。重点讨论了亚里斯多德和Black的隐喻思想如何影响当代最重要的隐喻理解模型,包括Ortony的突显不平衡模型,Gentner的结构映射模型,Glucksberg&Keysar的特性赋予模型和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从而揭示隐喻研究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7.
1980年,Lakoff和Johnson对概念隐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发表,正式将概念隐喻列入认知机制。本文从概念隐喻的研究历史及工作机制出发,研究了英汉概念隐喻的差异使用。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实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大量的隐喻和隐喻表达,这些隐喻表达是构成词汇多义性的重要理据。Lakoff & Johnson在其著名的隐喻理论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给隐喻下了这样的定义:隐喻是人们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越来越复杂,理解的概念也越来越抽象。这些抽象的概念常常需要人们借助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汇进行表达。这样,在抽象概念和具体事物之间形成了一种投射。这种不同概念之间的映射正是隐喻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隐喻是诗的语言,诗歌与隐喻密不可分。本文基于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主要从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位隐喻三个方面对《离骚》进行了认知分析。  相似文献   

10.
赵丹 《英语广场》2023,(18):52-55
本研究根据MIPVU程序对外交部官网2021年1月—12月的发言中的隐喻进行研究,借助语料库分析研究工具AntConc对所有隐喻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隐喻语言表达,并根据Lakoff提出的框架理论,将隐喻表达分成10个框架,最后通过分析工具发现中国外交话语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历史传承,体现了中方与各国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反对阵营对抗、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的决心。  相似文献   

11.
运用隐喻理论改善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现状,根据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和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出现的弊病进行分析,认为在写作教学中,运用隐喻理论能够改善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思维。  相似文献   

12.
自Lakoff和Johnson提出概念隐喻以来,隐喻研究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但是从概念隐喻理论提出的那一天开始,关于隐喻的争论就从未停歇过。Raymond W.Gibbs的新著——《隐喻的论战:人类生活中的概念隐喻》,就是概念隐喻三十多年发展的全面梳理,并就将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用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对NBA英语体育新闻中出现的概念隐喻进行认知分析。按照他们的概念隐喻理论将所得到的概念隐喻分为结构概念隐喻、实体概念隐喻和方向概念隐喻,然后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三个不同类别的概念隐喻的投射机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彭贝妮 《海外英语》2012,(13):235+247
该文通过对隐喻理论的回顾,重点介绍当今影响深远的Lakoff和Johnson的"映射论",并详细介绍了隐喻的几种形式,从而反映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修辞手段,更是同人类思维及认知密不可分;与此同时,隐喻的研究也是跨学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现代隐喻理论突破了传统修辞学的限制,从崭新的认知角度为英语研究提供了新方向。根据现代隐喻理论学者Lakoff&Tohnson的观点,将隐喻理论引入习语研究中,能够充分解释英语习语中的诸多表达形式,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习语的内涵及其特征,帮助他们从一个已知领域通向一个新的认知领域。因此,以现代隐喻认知理论指导英语习语研究是一条值得语言工作者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的角度推动了隐喻的多学科研究,但由于其理论的内在缺陷,它没能有效地说明隐喻中源域和目的城之间产生联系的认知原因.关联理论把话语放到语境中加以考察,指出人们使用隐喻是为了获得一种动态的最佳关联,为概念隐喻提供了认知上的理论支持.因此关联性是概念隐喻认知研究的一个理论接口.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Lakoff概念隐喻理论和Deignan隐喻对比分析方法,从隐喻认知角度出发,研究隐喻对比分析方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文章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隐喻对比分析目标语中与母语表达不同的隐喻,可以避免母语迁移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为基础,对英汉语的情感隐喻进行对比分析,着重探讨英汉语在"喜、怒、哀、惧"的概念隐喻表达上的异同,并从认知和文化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表明英汉语中共通的概念隐喻都源于身体体验,而英汉概念隐喻存在的差异性,主要是由于文化根源的差异性造成的,并从地理位置、文化价值、哲学观和医学观等方面对这些差异作出了阐释,提出促进跨文化隐喻理解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关于隐喻的理论对人体部位词heart在CLEC语料库中的使用进行诊断性评估,从而为我们的词汇教学提供一点指导。  相似文献   

20.
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有效工具,隐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学习者对目标语隐喻系统的掌握。虽然最新的研究成果证实了隐喻在语言中的普遍性和隐蔽性,但概念隐喻理论在对外语教学启示方面的研究仍显薄弱,目前外语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也未有明确的隐喻能力培养目标。本文通过梳理隐喻能力概念、理论框架,提出外语教学隐喻能力培养途径,提倡将隐喻能力培养融合到外语教学中去,鼓励学生理解隐喻并能够创造性地使用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