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低段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西师版二年级上册"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一课为例,通过"猜、找、比、记、说"一系列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自主获得知识并学会运用的同时获得一种愉悦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
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页及练习一第1~3题。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相似文献   

4.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设计陈雪之(上饶市第五小学)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材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八、第九页。教材简析:“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节教材是这套教材教学法定长度单位的开始。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厘米不多,因此时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缺乏明确的...  相似文献   

5.
付秋萍 《今日教育》2006,(7S):12-14
(教材简析、设计思路、教学目标、重难点等略)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发探究需要 1.设疑激趣谈话: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爱心木器厂准备送给我们树人小学一批新的课桌.课桌的大小就跟你们现在用的课桌一样大.你能想办法告诉木器厂的经理课桌应做多长吗?  相似文献   

6.
张婷  冯慧珍 《山东教育》2005,(25):43-44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是学生在学习了比长短,初步感知了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时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相似文献   

7.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是在学生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长短”、“高矮”,会用直接和间接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的基础上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难点是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知道知识形成过程,体验实际需要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时要注意创新情境,充分让学生用不同测量工具估计和测量物品的长度。进行时学生会在测量中发现矛盾:测量的是同一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量得的数量不同;二是虽然测量…  相似文献   

8.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是九年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第9-10页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想、探究等活动,学会看米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了解厘米的实际长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探索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建立l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开放学生学习的空间、内容和方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正>"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是九年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第9-10页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想、探究等活动,学会看米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了解厘米的实际长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探索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开放学生学习的空间、内容和方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钟仁慧 《山东教育》2007,(10):41-42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测量物体,为了使得到的结果能够进行比较.我们应选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测量物体长度的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12.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开始,教师让学生拿出信封中的纸条,同桌俩比一比,谁的纸条长。然后提问:你知道每个纸条长多少,长的比短的又长多少吗?学生一般答不上来。这时,教师讲解: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就要用尺子来量。接着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尺子。学生拿出的尺子有很多种,可能是直尺,可能是三角尺,也可能是软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小组观察、讨论后,一般会发现以下几点:1.尺子上都有小格。2.尺子上都有“厘米”两个字。3.尺子上都有数字。无论学生怎样回答,只要正确,都给予肯定。学生回…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三册第10~11页例1~例3。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三册第10~11页例1~例3。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有多长;2.使学生掌握用"厘米"作单位正确地测量出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窖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页及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在初步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厘米和米的认识》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厘米的实际长度,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教材先说明尺的用处以后,让学生看着自己的小尺子,认识1厘米、2厘米……的长度。例1是用尺量图钉的长度,使学生初步感知1厘米的大致长度。例2还安排了让学生量一段线和量自己手指宽度的实际动手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以加深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例3是量纸条的长度,使学生知道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例题和综合应用练习,使学生初步学…  相似文献   

17.
〔新大纲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学中如何体现新大纲的要求 ,我校王老师的一节低年级数学课做得很好。〕巧妙引入 :请大家观察老师手中的两根不同颜色的线绳(两根较短的 ,分别弯曲着绞在一起) ,猜一猜 ,哪根比较长?王老师的话音刚落 ,同学们便好奇地睁大眼睛 ,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两根线绳 ,凭借直觉猜测起来 :红色的比较长 ,白色的比较短。不同意见的学生反驳 :白色的比较长 ,红色的比…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加动物的森林运动会好吗? [多媒体屏幕显示:森林运动会画面,其中小兔、小鸡小狗在进行跳远比赛。] 师:小兔、小鸡、小狗谁跳得远呢?老牛大叔邀请小朋友当裁判,现在小朋友就学点裁判规则。 教师出示表示小兔和小鸡跳的距离的纸条,分别横着、竖着贴在小黑板上。 师:怎样才能知道究竟是谁跳得远呢? 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要知道谁跳得远,可以用米尺去量一量。然后直观演示用米尺量纸条的过程。 师:哪根纸条长?谁跳得远?(生:横放的纸条长,即小兔跳得远。) 师:要想…  相似文献   

19.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加动物的森林运动会好吗? [多媒体屏幕显示:森林运动会画面,其中小兔、小鸡、小狗在进行跳远比赛.] 师:小兔、小鸡、小狗谁跳得远呢?老牛大叔邀请小朋友当裁判,现在小朋友就学点裁判规则.  相似文献   

20.
1.找一找,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师:要知道物体的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来量,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做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一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