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把握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着力点,需更新观念:尊重儿童的道德主体地位;情感体验:步入儿童的情感世界;践履道德:在儿童的活动中凸现道德实效;随机教育:夯实儿童的习惯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2.
笔认为,当前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主体性道德启蒙。当前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错误倾向之一就是完全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外因只有通过内因即幼儿的真实感知、领悟或信服才能起作用。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不仅容易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而且  相似文献   

3.
4.
家庭道德启蒙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和谐安定。目前我国家庭道德启蒙教育无论在教育观念上抑或在教育方法上都存在诸多误区:教育观念上重智而轻德、推卸责任、急功近利;教育方法上重物质奖励而轻精神关怀,重强硬灌输而轻主体参与,重明理导行而轻情感激发,重品德训练而轻道德养成,重自行其是而轻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5.
<正>儿童期是奠定个体基础文明素质和良好品德素质的关键时期,对儿童进行思想启蒙和道德品质培养,不仅要求教育工作者具备自觉的道德启蒙责任意识,而且应讲究策略与方法。分析和把脉当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中的宜与忌,可为推进道德启蒙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一、宜身体力行,忌推卸责任陶行知先生指出:"道德是做人的一环。根本一环,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1]及早对儿童进行道德启蒙教育,符合个体品德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培养卓越人才的奠基工程。聚  相似文献   

6.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幼儿德育是整个德育工程的起点,德育应从小进行,从家庭和幼儿园开始。然而我们发现许多农村幼儿家长的道德教育意识薄弱,也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从而导致学校教育的效果被家庭负面影响“抵消”。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研究仍处于薄弱环节,尚未全面形成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与支持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良好风气,严重地影响了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持续纵深发展.提升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成效,要确立科学的思维与理念,引领道德启蒙教育正确的发展航向;步入孩子的情感世界,增强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陶冶性;注重随机教育,促进儿童良好道德品性的养成;坚持一致性原则,发挥道德启蒙教育整体影响的功用;强化教育的连贯性,推进道德启蒙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刚到美国一年,就生下了我的女儿Breanna,中文名字叫青焰。在生青焰之前,我在美国一所大学读书,为了更好地照顾青焰,我暂时休学,想等到女儿三岁以后再继续完成学业,因此,在家里当起了全职母亲。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起始场所,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道德启蒙教师.但谈及孩子的道德启蒙教育时,许多年轻的家长既为孩子的道德启蒙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感到失望,也为孩子表现出的众多不良行为而苦恼.在分析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的根源时,结果却发现,原因并不完全出在孩子身上,问题还出在家长不正确的道德启蒙教育方式、方法与观念上.那么,家长在孩子道德启蒙教育中应采取什么措施以便走出误区呢?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专门进行了“以情导行”的研究与实践,初步摸索出了一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的方法。一、晓之以理,以理育情俗话说,知之深,才爱之切。认识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因此,晓道德之理是培育道德之情的重要方法,而以理育情的效果则取决于多种因素。1.教育内容适合学生需要。思想品德教育能否引起学生道德情感的变化,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需要。不顾学生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思想水平的差异而进行空洞说教,学生就得不到解决实际问…  相似文献   

11.
职业启蒙教育起手在校内课程:设计实施序列、内容形式多样、课程要素完备;职业启蒙教育深化校外体验。  相似文献   

12.
体验是个体对自身情感状态的主观感受,分享是个体在体验压力下产生的情感沟通和人际传播现象.本研究采用现象学方法,通过对645名4-8年级儿童情感体验作文的内容分析和道德情绪分享现象调查,以了解当前该年龄阶段儿童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情感分享的发展特征.结果表明,4-8年级学生在道德情感体验上表现出角色的低卷入性、诱因的高道德强度性、体验的负性偏向等现象学特征,在道德情感分享上则表现出分享情感的负性偏向、分享方式的直接性、分享要求的共感性、分享态度的真诚性和分享过程的控制性等现象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人的主体性活动。唤起教育对象主体性道德意识是道德教育的最高价值目标所在,教育对象主体性道德意识的提升有助于教育对象的道德认知能力转化为道德实践能力,以此逐步形成教育对象的内心道德价值追求。情感活动作为人的重要存在方式,是道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情感活动的介入赋予了道德教育以生命,而这种生命力是在参与主体性道德意识的构建中逐步地凸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冯永刚 《班主任》2006,(11):7-8
在儿童期,道德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对儿童进行道德启蒙教育,通过基础道德知识的启蒙和文明行为规范的养成,为儿童道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校德育中,班主任是儿童道德的启蒙者,其作用如何以及如何启蒙,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以提高道德启蒙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家庭道德启蒙教育是儿童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直接关系儿童基础文明素养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为了使家长们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卓有成效地对子女进行道德启蒙教育,提升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科学育人的水准,要力争做到五要与五忌,即要及早施教,忌错失时机;要树立权威,忌滥用强权;要形象直观,忌强灌硬喂;要自觉能动,忌拖沓懒散;要适宜适切,忌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不仅包括儒家道德,也包括道家、法家、墨家及佛教的道德内容.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的基本精神是“和”.它的现代价值体现在:第一,律己修身,培养个人的道德自觉性,追求一种完美的生命价值;第二,践履“仁爱”,注重人际关系和谐,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三,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人的类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发生学的视域看,传统的以权威主义伦理为基础的知性道德教育忽略了道德活动的情境性、在场性与变化性,使得本该生动活泼的学校道德教育沦为了空洞的理论说教与道德灌输,而道德情景的缺失很容易导致个体的道德自我被对道德规范的服从所取代。本文试图对如何有效地在学校中创设道德情景以及理智地认识道德情景创设的教育意义进行些微探讨。  相似文献   

18.
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必须坚持用法律手段做保证,使道德建设法制化;必须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9.
一、国内儿童钢琴的启蒙教育现状现今社会,钢琴在全世界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已成为儿童学龄前音乐教育的首选乐器。这一方面上因为钢琴本身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丰富表现力;另一方面因为钢琴是所有乐器中唯一能让儿童以最轻松自在、最没有负担的姿势坐着演奏的乐器。弹奏钢琴必须活动双手,特别是要活动十个手指头。在我国,钢琴的普及教育是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以儿童为主体的全国性的社会教育园地已经形成,其规模之大在世界音乐史上都是从未有过的。  相似文献   

20.
李贞 《山东教育》2003,(25):1-1
每个人,都是大自然对他的赠礼,不管他是声名显赫还是默默无闻;每个人,也都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丰美世界。可是,当我们看到孩子时,总想着把他培养成科学家、钢琴家、作家……即便不是如此,也总想着让他在考试时考一个高分,给自己一个好的脸面。我们赞美的,是孩子的未来,如果我们的孩子能按照我们理想的样子成长的话。如果孩子不能按照我们的理想成长呢?自然得不到我们的赞美。因此,我们往往忽视了孩子丰富美好的现状。孩子们的耳边便日日响着那句少先队的呼号:准备着,时刻准备着!由此导致的是什么呢?“读书是为了将来有出息”,“读书是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