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云鹏 《职业技术》2006,(5):130-13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读"来感知课文了解内容.传统教法中的"读",主要有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朗读等形式,篇篇课文皆如此,长年累月无变化,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电教媒体运用于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是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采集、储存、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与方法信息输出、反馈练习情况信息,以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小语教学中,播放录音是最常用的电教手段之一。但有的教师采用录音教学只是让学生随便听听,学着读读,往往走过场.流于形式,因此收效甚微。我们利用录音教学,应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作用,把听录音和读课文紧密地结合,让听更好地激发读的兴趣,有效提高“读”的能力,以“读”巩固“听”的效果。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促进阅读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电教媒体是电学、光学、声学等物理科学技术单项或综合运用的音像媒体。它既是传输知识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调控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巴班斯基提出“教学手段的优选是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主要方案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使用电教媒体利于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笔者认为,使用电教媒体,必须做到“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4.
电化教学具有优异的功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向学生提供和展示感知信息,缩短学生与教材距离,所以它能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1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现代教学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富有趣味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一些课文中比较抽象的内容,采用适当的电教媒体教学,可以使知识讲授得较为清楚、详细,使学生容易接受、理解。如:《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中“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采用电教辅助法,操作法检查自学课文的效果。教师出示三个象征图:居庸关、八达岭、…  相似文献   

5.
秦爱华 《教育艺术》2003,(4):62-62,61
电教媒体是现代化教学的信息传播载体.是实现教学目的与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但它本身毕竟是一种工具,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关键还靠教师去设计、使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作文教学中,一般可分四个步骤:审题、读中学写、片断练习、连段成文。不同的阶段运用电教媒体的方式应有所不同。教学中要根据这些阶段不失时机地运用电教媒体,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架构具体可感的教学立体形象;揭示课文要点;分析人物性格;理清写作脉络;全方位开发学生智力.运用电教媒体,是优化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新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环节.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营造民主氛围、设计精彩导入、借助电教媒体、挖掘课文“空白”、编演课本剧、抓住课文题目等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探究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过程中电教媒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亲近文本,为学生创造一种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下面谈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的体会,让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电”出火花。  相似文献   

9.
王璐 《山东教育》2010,(3):32-32
语文教学点滴录 电教媒体运用于教学,不仅可以传递给学生更多信息。而且可以更为有效地调控好课堂教学。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收集、分析、运用写作材料,形成整体感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进行习作并评改,以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电教促读心通义明王林,马海燕语文教学如若使学生真正把握课文所表现的情感,达到理解并掌握课文的字、词、句、段、章的含义,就得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只有反复读,才能心通其义.借助电教手段可以更好地开展读书活动,达到心通义明的目的,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多媒体教学的不断推广和普及 ,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步伐 ,而其中新兴的电教媒体在地理教学领域更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电教媒体有利于学生地理观察能力的增强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声、色、形、影于一体 ,动静结合、生动直观、内容丰富的教学环境 ,起到吸引、感染、教育学生的作用。学生接受电教媒体的信息传递 ,很自然地就会进行积极的观察。如讲“南极洲气候特点”时 ,可先演播纪录片《南极洲》 ,让学生观察影片中南极洲的狂风暴雪、酷寒天气 ,从而得出南极洲气候的主要特点是“烈风、暴雪、严寒”。电教媒体恰到好处地运…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电教媒体,根据职中生的猎奇心理强、模仿能力强等特点创设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做到眼看、耳听、口读、手写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的目的。现行人教版职高英语教材采用单元(UNI教学的形式,每个单元包括课文AWXT助、课文BnyXTB)和阅读课文(READING)Z个主要部分,这Z个主要部分组成了一个科学的阅读训练提高序列,即教读(重在示范,是基础卜一导读(重在指导,是深化卜一一自读(重在独立,是运用),这样的编排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能使教学的诸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但是,电教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应把握好时机,在适当时候加以运用。否则,过早或过迟运用,都会导致电教媒体的辅助功能下降。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把握电教媒体的运用时机呢?笔者以为,应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一、依据教学进度推进,安排时机学生学习一篇课文的过程,其实是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环节有机统一、螺旋式发展的过程。感知虽然是简单认识过程,但它是复杂认识…  相似文献   

14.
陈斌秀 《湖南教育》2003,(24):54-54
一、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启智增能的基础,而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春》这课时,教师先自制《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等图片,上课伊始,先投影一幅幅春景图,吸引学生的目光;再为图片配乐,以富有感情的朗读,将课文信息输入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在脑海中呈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二、运用电教手段,有利于讲清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5.
误区之一:电教媒体“单打一” 教学媒体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不同的媒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功能与作用,因此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要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电教媒体是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工具,但不能因此就把常规教学媒体(直观教具、实物标本、课文插图、教学挂图、简笔画等)一概否定和摒弃,常规媒体的某些功能是电教媒体无法取代的。例如:各种矿物标本的投影片不如“实物标本”直观生动,抽拉  相似文献   

16.
电教媒体是一种较先进的教学工具,是教与学的辅助手段。如何将电教媒体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使之成为语言文字教材的延伸、升华,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一、电教媒体的直观性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借助电教媒体教学,它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电教手段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例如,S版《苏州园林》课文中有“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  相似文献   

17.
电教媒体引入公民课教学,可优化政治课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电教媒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运用投影,分解难点,突破重点;运用录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运用录像,拓宽视野,启导悟性;计算机辅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推广运用电教媒体,要增强电教意识,把电教媒体的运用与传统的教学手法结合起来,重视做好教学设计,积极开发新的电教媒体软件应用于教学。  相似文献   

18.
<正>荀子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善于借物,电教媒体就是我们值得一借的"宝物"。电教媒体利用声、光、影、像等手段制成的课件,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表现方式,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地接受信息,扩大知识面,增强感染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课文之间不可替代的桥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开发学生写作潜能……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推进素  相似文献   

19.
电教媒体在散文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学体裁。作家在进行散文创作时都非常注重“情”与“景”的完美交融,所以当我们阅读一篇散文佳作时,就好像是在欣赏一幅优美的画卷,同时又似乎是在读一首动人的诗篇。因此,在进行散文教学时,不但要使学生掌握课文本身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同时还要使学生体会散文写作的技法,并从中得到美的熏陶。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地运用它,就能使散文教学中出现的难题迎刃而解,教学效果颇佳。一、运用电教媒体,“以景显情、以声传情”,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高中语文第一册的《荷塘…  相似文献   

20.
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猜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结着水晶铃。”学生猜出是葡萄后,我问:“你们知道哪里的葡萄最有名?”这样就引出了课题。我让学生先看课本上的插图,凭借插图了解“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然后,我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细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第一自然段时,我说:“同学们,我们去葡萄沟看看吧,葡萄沟在哪里?那里出产什么水果呢?让我们读读第一自然段。”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怎样才能读得更好呢?我用灯片指导学生弄清“新疆、吐鲁番、葡萄沟”这三个词语之间的关系,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