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塞拉斯是美国现代哲学产生的一位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家。对他的思想进行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美国哲学产生的影响。塞拉斯从自然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是通过对知觉理论的探讨,以及对近现代主要唯心主义派别的失足之处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实现的。相关性是其知觉论的—个重要概念,也是理解其知觉理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知觉符号理论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科学研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知识在头脑中是如何表征的。其中占主流的理论一直是命题符号理论,受体验哲学和体验认知的推动以及知觉和认知的关系发生转变的影响,Barsalou针对命题符号理论的不足提出了知觉符号理论。知觉符号理论做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提出后获得了许多实验证据的支持。当然,该理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研究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吉布森的知觉行为理论探讨动物或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人可以直接知觉到真实的生态世界,习得者能够直接从周围环境中获得有意义的信息。根据吉布森知觉习得理论,正确地感知环境信息能够正确地引导习得者习得行为获得“给养”,而信息感知的缺失或不明确让习得者习得意图不明确,从而诱发习得者不作为的习得行为。二语习得中,语言习得者与其所处的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环境,正确地感知与习得者相关的环境信息能指导或诱发习得者积极作为去获取环境中的意义信息。反之,则正好相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改变实用性差的教学现状、改变学生被动受体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去发掘语言习得者特定的环境信息,并依据其环境信息设计适应的、能有效诱发其语言习得行为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Barsalou提出的关于知识表征的新理论——知觉符号理论,作为新兴论点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篇文章以该理论中知觉符号的情境典型化、多模态、图解式等特征和认知过程为理论基础,结合华北电力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英文单词记忆策略的使用情况,分析高频使用的英文单词记忆策略的合理性,以探讨更加遵循和符合认知、记忆规律的英文单词记忆方式,为学生高效、长久地记忆英文单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塞拉斯把人类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常识的"映像和"科学的"映像。他认为,前者是关于人类自己的概念,是一种前科学的、未受批判的、朴素的人类世界观,它定义了已有的哲学反思的一个端点;后者是一种经过反思、批判和逻辑加工形成的框架,是用假定感觉不到的客体和事件来说明能感觉到的客体与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哲学研究的目标正是向着把这两种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的映像统一起来的方向发展的。这种观点促进了对整个哲学史的批判与反思,为科学实在论的辩护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意义。但是,他把人类概念思维的社会的、伦理的和价值的维度留给常识映像,把认知与说明维度留给科学映像的做法,有可能会加深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分离;他对理论实体的本体论地位的论证方式有可能陷入"理论家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改变了个体知觉的状态;而Barsalou(1999)的知觉符号理论提出,知觉系统与认知系统一样,也能对信息进行知觉,其表征方式是知觉符号。所以知觉符号理论打破了命题符号理论对多媒体教学设计和实施的限制,赋予了多媒体教学无可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知觉是人类所有本能中最透明的,与思维、记忆、言语相比,它不需要努力,自然发生。关于知觉的解释有多种。本文旨在探讨传统的推论知觉理论和吉布森的生态学知觉理论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认识论的递进发展是近代哲学的主流方向之一。康德认识论和塞拉斯认识论,尽管各属不同流派,时间跨度较长,但是二者认识论的基础主义特征相当明显,将二者纳入基础主义的范畴进行比较也是合理的。因为,塞拉斯的认识论受到康德哲学的影响,他又是英美分析哲学的代表,比较二者的认识论能够发现一些异同,也能够对认识论的理解有更好的把握。  相似文献   

9.
在管理行为中 ,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与格式塔知觉理论相联系的例子。通过格式塔心理学相似原则、接近原则和闭合原则来阐释两者之间的关系。尝试通过这种角度的分析 ,找出一些管理行为的内在基础 ,为实现有效管理做一个理论上的铺垫  相似文献   

10.
在阿恩海姆看来,艺术作品之所以具有表现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心理力和物理力的同构.这些同构性则要通过所谓视觉动力形式去实现,利用动态漫画的技术品性,从视觉动力出发,通过构建线条和颜色的新型组合关系,辅之以画面的动态和拟音效果,将各种形式因素通过不同组合,进而产生“有意味”结构形式.利用阿恩海姆所强调的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来探询动态漫画艺术表现,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动态漫画所承载的表现意义和意味.  相似文献   

11.
哲学史上没有“复制论”一说.但只要稍加注意,就可在哲学理论中清理出一条关于复制的思想脉络,从古至今延绵不断.这条脉络,本文称作“复制论”,并非由同一个流派传承所致,而是由不同的流派甚至是对立的流派接续而成.有的涉及语言和世界的外部关系,有的涉及语言和思维的内部关系.本文将简述四位哲学家的复制观.这四位哲学家是: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休谟、前期维特根斯坦.  相似文献   

12.
教育哲学史是由无数问题贯穿始终的教育问题史。教育哲学研究之问题意识的确立,属于教育哲学的自我解毒性活动。首先,只有通过本体论问题的追问与觉解才能实现人对教育活动历程的本源性、整体性把握,并为更高层面的理想性存在状态指示方向。其次,正是建立在对既有问题不断反思的辩证批判基础之上,教育哲学才形成了其他任何教育学科所不能代替的理论旨趣,并因此成为其存在之合法性的最有力证明。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既凸显出教育哲学研究的实践指向,同时也表明教育哲学思维方式与问题视阈的拓展与转换以及对人之生存境遇与未来发展的真切关怀。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哲学是革命的、实践的哲学。它以西方传统哲学追求人的真、善、美为宗旨,包含丰富的人学思想。人是马克思哲学的中心话题和核心内容,人学是贯穿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4.
列宁的哲学编辑理论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运用,是列宁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符合俄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列宁的哲学编辑理论认为,编辑工作要以服务社会建设为方向,以生产实践为中心,以科学的原则为编辑方法。研究列宁哲学编辑理论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对我国当代编辑出版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冀志强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2):33-36,59
感性在康德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从经验的层面,针对于感性所受到的贬低,康德对感性进行了认知意义上的辩护。从先验的层面,他提出时间和空间是人所具有的两种先验直观形式,这种先验感性是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的最基本方式。根据康德的先验感性论,韦尔施发现了美学在哲学以及文化中的基础地位。想象力是一种重要的感性能力,它内在地沟通了康德哲学中的感性和知性。作为反思判断力主要内容的审美判断力在沟通自然和自由中担任着重要角色,而在审美判断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又是情感和想象力。所以感性在康德的哲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实在论是现代科学主义重建形而上学的一种新形态。塞拉斯肯定科学影像优先 ,建立理论实体存在观 ,从科学理论角度重新讨论了人类认识的基础 ,充且肯定了形而上学因素特别是本体论在科学理论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哲学中,主体论经历了由"客体中心"到"主体中心",生命之"我"到生活之"我","无主体"到"主体回归"的流变。主体论思维方式的转向对哲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极大的改变了哲学研究领域的面貌,哲学研究随着对"主体"不间断的"问"与"答"而持续解构。  相似文献   

18.
"意识之谜"指的是"意识是什么,意识是如何产生的"问题,是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探究意识本质有两种研究视角。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对"意识之谜"展开实证性研究,对大脑的研究成为探索"意识之谜"的主要方式。也有科学家开拓了其他的研究途径,如计算机模拟,宇宙大爆炸理论,甚至寻求神学的回归。心灵哲学家则从哲学层面对意识问题进行不同于传统认识论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哲学意识是一种自觉运用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意识.哲学意识的缺失是造成大学生群体成心度不高,人生定位不准的重要原因.要采取对策,强化大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让大学生有"位王感"、"成就感"和"平衡感".要从人格修养上强化哲学意识,达到"天下为公"的最高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Biesta has suggested that education after humanism should be interested in existence, not essence, in what the subject can do, not in what the subject is—the truth about the subject—and this is the way inspired by Foucault and Levinas. In this article, I analyze Foucault’s alleged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figuration of the subject and Levinas’ approach to human subjectivity and suggest that Foucault’s early and later works have already implied certain concepts of the subject and that Levinas’ approach to human subjectivity does not, as has often been perceived in educational circles, avoid theorizing about human subjectivity. Drawing on the French philosophy of difference, particularly Levinas’ ideas of alterity and subjectivity, I propose a post-humanist subject as a singular existence that ‘announces, promises, and at the same time conceals’, that cannot be exhausted, totalized, and replicated. The singular and unique subject, open and responsible to the world and beyond, is indispensible to the educational mission of subjectif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