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陆  范会勇 《林区教学》2020,(5):106-109
分析大学生心理弹性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对睡眠质量的影响过程中产生的中介效应。采用问卷法分别对随机选取的20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以及睡眠质量状况研究,结果发现,三个变量间两两的相关性极其显著,并且通过Process分析发现,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与睡眠状况之间产生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7,(58):192-193
以心理弹性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对5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心理弹性对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高中生心理弹性现状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和《应对方式问卷》对2763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的心理弹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中生外部疏导机制和心理调节机制与其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自我防御机制与其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高中生调整心态、倾诉、总结经验、转移、调节情绪和转换视角对其心理弹性有正向预测作用,而退缩和推诿对其心理弹性起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5.
为了探讨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与其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和《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对62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归因方式及其心理弹性在性别、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弹性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内控性是心理弹性的有效预测变量,该研究结论为高校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在押服刑人员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的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和教育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量表》和《成人心理弹性量表》对97名在押服刑人员开展调查。结果:①在押服刑人员采用应对方式的顺序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合理化、幻想和自责;在押服刑人员成熟型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高于不成熟星及混合型(F=17.89,p<0.001);②不同服刑期被试在成熟与不成熟总均分上差异不显著(t=0.67,t=-1.68;p>0.05);③心理弹性总均分与成熟型应对方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51,p<0.01);④对成熟型应对方式具有显著预测性的心理弹性维度依次是:坚韧、力量和乐观。结论:总体上,在押服刑人员的心理弹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押服刑人员更多地采用成熟型的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对成熟型应对方式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应对方式的关系,应用就业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资本问卷,对334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择业应对方式中,问题解决方式和应对方式总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专业上,消极情绪方式和应对方式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级上不存在差异。(2)在心理资本变量上,自我效能和韧性两个纬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专业上差异不显著;在年级上,希望与心理资本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比较发现,在两个变量上大二〈大三〈大四。(3)心理资本各维度与择业应对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并且心理资本各维度与性别等人口学变量能有效预测择业应对。  相似文献   

8.
陈蔓莉 《科教导刊》2024,(4):142-145
目的:研究心理资本在心理应激反应和应对方式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心理应激反应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通过网络对170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理应激反应与积极应对方式呈现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现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在心理应激反应和积极应对方式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结论:处于心理应激反应时,心理资本的提高能够促进个体积极应对方式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分析当前学生公寓的硬件建设滞后、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力度不强、预防和应对机制没有建立、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缺乏等产生突发事件的主要诱因,提出改善学生公寓条件的"两个建设"、强化学生公寓管理的"三项措施"、建构预警机制的"四个保证"、处置突发事件的"五个到位"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韧性量表(CD-RISC)和SOL-90量表对747名大学生实施测验,研究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较高;心理弹性总分仅在家庭收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部分分量表在性别、年级、学科、生源地等方面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源地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弹性总分及坚韧分量表的得分有显著影响;大学生心理弹性总分及分量表得分与SCL-90总分和大多数分量表得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心理危机是伴随着危机事件或应激情境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恋爱、自卑、家庭等压力引发过激行为事件引起学校社会的关注。本研究对某旅游学校学生进行了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学生在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关系,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法,对127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特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协变性是大学生思维方式最主要的特点;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在性别、专业、年级上差异显著;思维的矛盾性和变化性与积极应对负相关显著,整体性与消极应对负相关显著,协变性与积极应对的正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3.
心理课堂应当是突发事件最多的课堂,即使是预设了课程目标,但因为课堂过程是以学生体验为基础的,所以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如何面对突发事件,会对心理课堂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呈现3个典型的心理课堂突发事件以及对这些突发事件的思考及应对,阐明了这样的观点:面对心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保持接纳,善于利用其中的衍生意义,做出合理的应对,会让课堂更加有效,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谋求身心健康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而这其中,心理健康尤为突出。高校大学生在社会各阶层中是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是成为了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然而,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化也逐渐引发了多层社会性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集中表现为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民办高校大学生,他们因为没考上理想大学容易自暴自弃,对未来没有合理的规划,加上高校扩招的影响,毕业生尤其是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因此,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如果学生在生活中所积累的心理压力太大,而不接受治疗就会引发严重的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甚至有些高校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危机事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指出了几种民办高校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并分析了其表现与形成原因,分析针对这些异常心理的典型案例以及大学生异常心理的应对方式予以分析,希望能够对于大学生异常心理的疏导给予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大学生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群体性、严重性、扩散性、紧迫性和客观性等特点。从其性质和产生的直接诱因来看,可分为自然灾害类、社会政治类、安全事故类、利益失衡类、个体类和学校管理类。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的不谐之音。对策是应构建大学生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应建立健全预警防控机制、应急处理机制和善后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和《五因子正念度问卷》对225名大一学生进行测查,来探讨心理弹性与正念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学生在心理弹性的坚韧性因子、正念度观察和不行动因子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各因子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父亲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学生与父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学生在乐观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母亲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学生坚韧性显著高于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学生,觉知地行动则显著低于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学生;(3)心理弹性的坚韧性和力量性均与正念度的各因子(除了不判断)极显著相关,而乐观性则与观察、描述和觉知地行动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青春期向成人期的转变。在此期间。大学生不但要经历生理上的不断成熟,而且要在心理上逐步走向成熟。在这个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他们面临种种心理压力,表现出不适应,有的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对此国内外学给予高度关注,通过运用多种压力量表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分析,揭示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应对特点。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是个人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需要学生、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一起来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和调试能力。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其与心理弹性有着紧密的关系。对此,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分析大学生抑郁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同时以认知评价为切入点探究协调抑郁、心理弹性的具体方式,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应对效能、归因方式与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之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大学生在面对心理问题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与应对效能和归因方式的关系,以及应对效能、归因方式和人口学变量等对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的影响作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相关的理论与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应对效能量表、归因方式量表和自编的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问卷对福建省3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女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比男大学生积极。(2)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对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要更积极。(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要积极。(4)应对效能、归因方式对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高校心理健康应当面向全体大学生、特别针对特殊大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归因训练和应对效能训练,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良好的应对效能,以期改善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和心理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