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子弟书是满族八旗子弟所创立的独特的民间说唱形式,子弟书的题材中许多出自《水浒传》的故事,经子弟书创作者改编后,具有了别样的艺术活力,极富满族特色和市井情怀。子弟书关注英雄侠义母题、复仇母题、悍妇淫妇母题,女性形象大多具有满族女性泼辣直爽的特质;小说多运用满族方言口语,更具有民间特色;其浓郁鲜活的抒情特质也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2.
子弟书中以性爱为主要内容的作品不多,只是《灯草和尚》、《葡萄架》、《升官图》等有大量的性爱内容及其描写。作为说唱文学之一的子弟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题材来源;二是部分作者(说唱者)、部分接受者(听众)的审美趣味——追求"性趣";三是民间书坊的获利需求。对这类作品,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吸其精华。  相似文献   

3.
子弟书是一种独特的曲艺形式,红楼梦子弟书是《红楼梦》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其艺术生命的继承和延续,子弟书其独特的体制特点造就了红楼梦子弟书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主要表现在子弟书对《红楼梦》人物、故事情节及语言艺术的继承和接受。故《红楼梦》子弟书在某种层面上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本文基于此探讨《红楼梦》子弟书的文化意义,得出结论:第一,《红楼梦》子弟书在内容上放大了原有的文化价值,具有文化增值意义;第二,在思想上继承了著作的悲剧精神,具有思想的继承意义;第三,从创作而言,打破了传统的叙事诗文体,具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科举题材是《聊斋志异》重要内容之一,与蒲松龄一生的追求息息相关,也投射出作为一个乡村知识分子矛盾的心态:既渴望科举成功又因屡屡失利对科举有些厌倦,从而对科举制度的某些弊端进行抨击。  相似文献   

5.
《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科举题材是《聊斋志异》重要内容之一,与蒲松龄一生的追求息息相关,也投射出蒲松龄作为一个乡村知识分子矛盾的心态:既渴望科举成功又因屡屡失利对科举有些厌倦从而对科举制度的某些弊端进行抨击。  相似文献   

6.
"剪灯二种",即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是唐传奇与《聊斋志异》两座文言小说艺术顶峰之间的桥梁,本文就这一作用谈谈其对文言小说在题材与写法方面的影响。因为《剪灯余话》是《剪灯新话》的效颦之作,《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的颠峰之作,所以本文重点讨论《剪灯新话》对《聊斋志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叶生》是《聊斋志异》中科举题材方面的一篇优秀作品。此篇小说情节千回百转、跌宕起伏,在短短的篇幅中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文化意义,真实地再现了明清以来读书人的生存状态,有利于深入理解蒲松龄的思想,有利于了解和把握《聊斋志异》社会文化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韩小窗是清代末年的子弟书作家,他的创作在全部《红楼梦》子弟书中占有重要地位。铺排张扬的心理描写和浓厚的抒情性,是韩小窗《红楼梦》子弟书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中的爱情传奇故事,在体裁上继承了唐代爱情传奇的传记体特征;在情节创作方面达到了比唐传奇故事更加曲折离奇、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在诗笔的运用上更加灵活自如、恰到好处。不仅是艺术手法上的升华,在具体故事题材上,《聊斋志异》中的爱情传奇也多折射出唐传奇爱情故事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胭脂》是《聊斋志异》中公案题材系列的代表作,不仅情节曲折,而且具备了许多突出的,如人物形象美、情节结构美和语言美等美学特点。  相似文献   

11.
《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为清代蒲松龄作。蒲松龄从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志异》,大约40岁左右初稿完成,以后不断修改、增补,近50岁才定稿。小说题材大部分源于民间故事和稗文野史。全书有400多个短篇。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是古代短篇小说的集大成,在这部小说集中法制题材的作品占很大的数量,这些法制类作品大量运用了怪诞的表现手法,曲折委婉地反映现实,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怪诞手法来表现法制主题,既是无奈的选择,也是蒲松龄的一大创新,它使《聊斋志异》具有更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聊斋志异》是广为流传的古典文言小说集,其中不少篇章题材取自于唐传奇。卷十一的《织成》一篇就脱胎于唐传奇《柳毅传》。基于此,从女性人物形象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从中得出人物形象演变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人的异化,是《聊斋志异》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出现了诸如《阿宝》、《促织》等诸多名篇。在本文中,笔者着重分析了在此题材下的有关爱情、复仇及惩戒这三个主题,并进一步揭示了在此主题下所包含的深层的社会意义和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15.
<正>《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绝后之美誉。《聊斋志异》有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如:《画皮》、《小翠》、《促织》等。《画皮》告诉我们要分清善恶是非,不能光看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出版的《车王府藏子弟书叠词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由王美雨副教授历经四年,以博士阶段的研究为基础写作而成,二十五万多字彰显了其对车王府藏子弟书叠词研究的深度和力度。子弟书是由满族男性改编或创造,在清代中后期流行一时、民国初期退出历史舞台的说唱文学。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郑振铎在其著作中收录部分子弟书后,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纵观现在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学术界对子弟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陈婷婷 《家教世界》2013,(2):115-116
狐是民间信仰的重要对象,"狐故事"也是中国古典小说经久不衰的传统题材。自魏晋志怪小说始,经历唐传奇,直至清代小说的演变,"狐"在文学作品中发展出了动物性——妖性——人性的文化轨迹。本文通过对唐沈既济《任氏传》、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小翠》的解析,窥探狐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变迁轨迹,感受蕴含在狐题材下的爱情和社会缩影。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创作的高峰,人们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对它受儿童欢迎的原因探讨并不够。从儿童文学的角度看,《聊斋志异》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有近200篇;从题材类型上看.主要有对世俗人生的劝谕与启迪,描写爱情、婚姻,写神、仙、人、狐、鬼的传奇逸事和异事,写知己、友情,讽刺世道的不公,揭露官场的黑暗等。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向儿童展现了社会、人生的丰富,并让儿童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9.
《聊斋志异》与《聊斋俚曲》的比较谭兴戎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同一个作家,运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学形式,创作相同题材的文学作品的现象,是颇为罕见的。有之,则当首推清代伟大的作家蒲松龄。蒲氏在创作《聊斋志异》之余,还写了十四篇《俚曲》①,其中,有...  相似文献   

20.
《剪灯新话》是联结唐传奇和《聊斋志异》的一座桥梁,是一部开明代文言小说先河的作品。作者在创作该小说集的过程中,特别是其中的婚恋题材小说,有意识的吸收了宋代话本小说的营养。可以从爱情观、情欲观、故事情节三个方面阐述《剪灯新话》中婚恋题材的话本小说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