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先秦赋钩沉     
早期作为文体的“赋”都写作“傅”。傅,相也。古代乐师为瞽者,扶助乐师者为相。“相”除了扶助乐师、携带乐器之外,还要参与演出中的应对活动,相当于现在的报幕员。报幕的声音。不同于歌,而是另一种富有节奏感的朗诵.汉代人“不歌而诵谓之赋”.正是从这里来的。赋同其他文艺形式一样.最初都是由下层劳动人民创造并在人民中间口耳相传着.它是由口传文学发展而来的书面文学。近百年出土的西汉到宋初的俗赋.其类型可大致区分为故事俗赋、论辩俗赋和歌谣体俗赋三种。用赋的这三种类型和文体标准对照考察先秦时期的文献,钩稽出了53篇先秦的赋或带有赋体特征的文献。  相似文献   

3.
人艺十年赋     
甲申双春,始诞人文。时广告设计,一专一业;高数语文,基础并行。师者卅余,学子双百。择陋屋以为画室,攒电脑以作机房。揽才俊以育生儒,集众智以谋宏图。岁至丁亥,幸示范携我同建,历甘苦吾辈心如固。白驹过隙,念今夕何夕?建示范,迁新区,扩专业,迎评估,创品牌,立精品,育新秀,争标兵。十载砥砺,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4.
王勃的入蜀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与政府之间的不和睦以及蜀地壮美山川的感召。基于这样的原因以及时代背景的影响,就王勃在蜀地期间所创作六篇赋的序文为研究对象,从中探究作者的创作动机以及思想。  相似文献   

5.
夏侯湛是西晋著名辞赋家,以才华出众称誉一时,声名仅亚于潘岳.其咏物赋成就尤其突出,或借物以发直道难爽之愤,或托物以言守正不移之志,或假物以寄恬淡寡欲之意,运用象征和联想的手法,借物寄意,托物抒情,使咏物赋既深刻又含蓄,具有慷慨任气,寄托遥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形成经历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赋”字从最初表示动作的征敛之意进而发展到对于(周)王政的颁布和陈述,这种赋政方式随着西周的衰亡逐渐渗透到各诸侯国士大夫们的政治、外交生活中,以赋诗言志的方式表现出来,继而由赋《诗》言志发展为赋颂自己的作品。在这个演变过程中,一直处于与音乐伴奏脱离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口颂式的铺陈,同时它也充分吸收了先秦各种文体之长,成长为中国文学史上一种全新的文体。  相似文献   

7.
8.
唐赋在唐代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重视不够 ,唐代咏物赋自然也就很少论及。而唐代咏物赋在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由此奠定了其在咏物赋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赋是我国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它以半诗半文的性质独步于文坛,成为一种独立而特异的文学样式。作为文体,它开创于荀卿,奠基于屈、宋,鼎盛于两汉“四大家”。两不以降,赋的内在体制下断发展变化,至魏晋六朝演变为俳赋,至随唐遂变为律赋,中唐以后又出现了文赋。元明以还,仍有所作,至清代成为强驽之末。赋体如此源远流长,历久不衰,其中必有它存在的原因。本文试图从审美的角度,结合赋体沿革的历史,重点从影响较大的古赋、俳赋和文赋的内在机制上,探讨一下赋家艺术思维的方式及其美学追术,从而简要地作出美学与历史的评价。赋是作家艺术思维的产物,由于受时代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作家艺术思维的方式既有相同的特点,又有不同的特色。即使同一时代的作家,由于社会经历和创作心态不同,他们作品的风格也会有别。这里只是从宏观上作一概括,从总体上对古赋、俳赋和文赋的审类特征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培养学生高度自觉的道德主体意识和坚定的信念,使其成为自我教育、自我实践,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能维护社会公德的独立的道德主体,是现代德育的终极目标.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守纪律和人生观、价值观、集体主义,构成现代德育的常规内容.依据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确定培养人的素质要有三条准则;一是适应时代发展,二是适应社会进步,三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作为大学德育内容应遵循这一精神,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和教育应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与标准.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素质为生来所固有的特征.后来,素质的概念被扩大意义使用,并赋予了现代意义,指的是比较稳定的人的品质,具体指人在思想上、道德上、心理上,文化上必须具备的条件.大学的德育主要是侧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就建安七子赋作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征作简要分析,从而揭示建安时期赋作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3.
东坡赤壁赋到底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思想和生活态度?最近,翻阅了几个注本,如,朱东润先生说:苏轼“在政治上失意,生活态度流于消极”,后赤壁“思想内容具有更浓厚的虚无色彩.”(《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胡云翼先生说:“他的生活态度还是偏于消极自处”“充分显示了他的出世和入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中华合页文选·合订本(五)》;冯其斋先生虽然说;“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抒发了自己政治抱负和对现实的不满”,但“也表现了他在老庄佛思想影响下的超现实的人生态度.”(《历代文选·  相似文献   

14.
古赋在元代科举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优劣常常决定举子能否中举。元代古赋出题有一定的好古求奇的倾向,且与宋代不同,赋题不说明题意,故有一定难度。元代科举古赋以骚体赋为主,至中后期,程式化较为严重。元代科举考试中古赋的地位和特点不仅对元代科举考试本身产生影响,亦对元代其他关联领域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贾谊辞赋虽与西汉辞赋同源于楚辞,但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大致而言,从功能上说,汉大赋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功利性强,贾谊赋却是叙述个人经历,抒发个人情感.从艺术手法上说,汉大赋重铺陈,贾谊赋长于议论说理.贾谊辞赋散文化亦不同于汉大赋.  相似文献   

16.
秦汉粟价与更赋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援引秦汉简牍新史料,试用比较和量化的手法,考证秦汉时期的粟价和更赋的相关问题,以期加深对我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曹丕的赋具有很强的抒情性,由于特殊的政治地位和人生遭遇,使得曹丕在其赋中流露出凄凉哀婉的心境,以及孤立无援的精神状态,展现了曹丕精神世界中敏感脆弱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敦煌俗赋从多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戏剧性特点,其说唱结合的音乐性特点,仪式、服饰及场景的装饰性,代言体的结构方式,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人物心理的表演性描写,语言的动作性、口语化,幻想虚拟的浪漫情节,喜剧与悲剧两种风格特征,显示出和文人赋体文学的巨大差别,具有突出的戏剧性特点.敦煌俗赋的戏剧性因素成为后世戏剧文学和白话小说的滥觞,在文学史、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郭绍虞论赋涉及赋体源流演变、诗赋关系、赋体文学性、赋的文学史地位等问题,具有民国学界不易得见的现代学术视野。总体特点为:在守持原有古典文学研究传统的同时,将进化史观引入赋体源流演变的研究中,使赋体批评部分地被纳入现代学理轨道;用现代语言学关照赋体,对该文体之独特文学性做出时代性论断;率先肯定了赋的文学史地位。郭绍虞论赋能守正探新,且发论客观,并由此促成了现代赋体批评格局的初步建构,深刻影响了民国以降近一个世纪的赋体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视赋比兴三者为《诗经》的艺术表现方法,这一观点,受到人们普遍承认。但在《诗经》研究过程中,却明显地存在这样的倾向:重比兴,轻赋法(尤其是雅颂中的赋法)。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条:其一,赋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缺乏形象性;其二,雅颂是朝廷之歌,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大部分是反现实主义作品,这就决定了它多用赋的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