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现“双一流”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路径,是双一流建设和检验“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面对当前“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新要求和新特点,以问题导向对Z校就业工作在体制机制、毕业生就业现状、生涯教育等方面的现实困境做深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五个方面的突破路径,以期对“双一流”高校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目标方向和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时间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以“双一流”高校H大学作为个案,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探究硕士研究生就业过程中焦虑心态产生的社会性因素发现:“三重倒计时”营造了“时间紧迫”的结构性压力,“时间拉长”“时间虚无”“时间差序”“时间冲突”四种时间体验导致了硕士研究生绵绵无期的等待、虚度华年的挫败、机不可失的时间规制和分身乏术的身体争夺四种时间境遇,由此生成多样态焦虑感受;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建构了与社会时钟的“共变不同步”关系,陷入“结构性失时”的自主性缺失困境。对此,建议硕士研究生提升时间自主能力;高校制定合理的组织时间表,适度倡导个性化职业教育和时间教育;政策制定者对现有就业政策进行适度调整并有针对性地增强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3.
余利川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9):62-69
通过对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官网发布的研究生清退预警公告展开深度编码,从预警指标、预警程序、预警趋势、预警学科、预警时间五个维度揭示研究生清退预警的基本动向;并反思其清退预警实践中存在预警指标简化、偏重于末位预警,预警程序不明、被动接受式预警,预警导向同构、依附于外部政策,预警轻差异性、偏离学科自主性,预警救助不足、预警窗口期过短等问题。提出优化“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清退预警机制,应优化预警指标、预警节点向前移,完善预警程序、重视预警反馈,重视学科差异、回归预警自主性,加强预警救助、调整预警缓冲期。 相似文献
4.
5.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决策。高校基层院系工会作为联系学校和广大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在价值导向、改革趋势和目标认同上与“双一流”建设有共同的契合点。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基层院系工会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角色定位、深化改革、队伍建设等方面对高校基层院系工会在“双一流”建设中发挥作用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汪浩瀚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4):73-081
研究生教育对“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高端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突出特征。地方“双一流”高校以系统思维坚持追求卓越来构建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在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和培养模式上,应借鉴地方标杆大学的成功经验,着力破解育人体系建设、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学科设置、创新培养模式、搭建创新平台等关键问题,提升研究生培养改革的整合和协同力度,打造支撑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为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研究生辅导员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研究生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价值方向、能力素养、存在的困境,提出研究生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推进策略,以进一步加强高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对国内5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这些研究生选调意愿的影响因素,探究了选调意愿区域差异的根源。研究结果显示:在选调动机上,“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具有明显的外部双重逻辑驱动特点,意愿选调区域呈现明显的故乡效应和学籍地效应;在选调意愿上,“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更易受次生圈层文化的深刻影响,因而呈现次生圈层资源固着的就业意愿;在选调发展上,“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基于现实考虑,呈现选择中、西部地区选调岗位的现象。从政府、高校两个维度提出相应的对策,期待为进一步优化研究生职业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一流的导师队伍。“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我国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在师德师风、评聘评价以及能力建设上成绩斐然,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中南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方面也面临着新任务与新挑战。近年来,中南大学始终重视制度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在导师师德师风、评聘评价和能力建设上成效显著,但与世界一流水平高校还存在较大差距。新形势下,应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健全研究生导师评聘评价体系,提升导师业务能力。同时,大力引进世界一流人才,切实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借鉴推拉模型构建由“生源地就业”“属地就业”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三种倾向组成的分析框架,基于西部地区27所“双一流”高校2021届或临近年份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对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动进行多角度分析。主要结论为第一,西部地区“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半数以上选择西部就业;第二,近年来西部地区尤其是成渝地区人才粘滞力有所增强;第三,西部地区“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倾向于选择西部就业;第四,西部地区在人才环流中仍处于人才净流出状态。 相似文献
17.
18.
19.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我国“双一流”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研究通过对全国36所“双一流”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双一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根本遵循、以多元化培养模式为运行方式、以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为重点目标、以提升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的逻辑构架,形成了以集成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国际化的师资队伍、融合式的课程教育体系、个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为主的全方位地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深入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