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增长核算、趋同性假设检验和经济增长因素决定三个方面考察西方增长理论经验研究的演进,分析新增长理论的发展与经验研究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主要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说明西方增长理论在经验研究领域面临的困境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σ趋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钱纳里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本文把中国大陆各省市区分为初级产品生产区域、工业化初级阶段区域、工业化中级阶段区域和工业化高级阶段区域。以此为区域框架,检验1978-2005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发生了σ趋同,并分析导致σ趋同的原因。结果表明,全国区域经济增长没有发生σ趋同;初级产品生产区域和工业化中级阶段区域发生了明显的σ趋同,工业化高级阶段区域发生了微弱的σ趋同,工业化初级阶段区域则基本上没有发生σ趋同。区域之间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变化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发生σ趋同的主要原因,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区域之间就业率差异的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发生σ趋同虽有影响但相关性不大。因此,促使区域经济增长发生σ趋同主要依赖于缩小各省市区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如果劳动生产率与就业率差异同时缩小,则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发生σ趋同,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发展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和沟通的终身学习体系,国际上称为资历框架,我国称为终身学习立交桥。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描述资历框架的国际发展并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终身学习立交桥和资历框架的含义;第二部分分析国际上资历框架的发展现状,包括全球大约15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和正在建立的资历框架,以及跨国和跨地区资历框架的发展;第三部分选择七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样本,比较建立资历框架中的关键要素,包括资历框架的立法和管理的比较、资历级别和能力标准的比较、资历质量保证和评审机制的比较、成效为本、学分累积和转换、以及过往资历认可的比较;第四部分是讨论,作者提出资历框架发展的三阶段说,资历框架建设的国际化视野、多方合作、质量保证和其他关键因素;最后一个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作者希望,世界各国建立资历框架的经验和教训,能够对我国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的发展既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源存量和质量的提高,又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和国家的经济成长。本文综述了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社会学理论对高等职业教育收益的分析,归纳了国内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收益、高等职业教育对就业的影响和高等职业教育对收入的影响这三个问题的实证研究结果,并对定量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和非经济收益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理论与趋同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按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理论线索对该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评述.文章认为,增长理论在八、九十年代的进展主要体现为理论模型对三个主要变量的内生化:储蓄、技术进步和人口.文章还对西方理论界在趋同问题上的争议作了简短评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阐述教育政策趋同发生的维度与因果机制,提出国际组织在教育政策趋同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在实证上,本文研究了经合组织通过PISA在瑞士中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透视了跨国交流、规制竞争以及独立问题解决等机制在其中的作用。此外,教育政策趋同可能会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政策主权和价值,需要辩证看待。  相似文献   

7.
新古典生产函数模型是研究经济增长应用最广泛的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向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化过程就是技术进步不断内生化的过程。本文首先揭示了该模型的平均数性质及其经济学含义,然后对模型中的索洛余值的缺陷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技术进步的真实内涵,最后对国内学者的实证研究作了小结。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是我国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以1998年至2007年的数据为依据,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框架,研究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与长期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在长期上不仅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正相关,职业教育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回顾分析国内学界公平与效率研究过程与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总结了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的两条主线;在微观分配理论的框架内,讨论了经济增长的收入分配效应和收入分配的经济增长效应;证明了公平与效率在一定条件下的同向互促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讨论了比较教育研究的分析单位,认为民族国家依然是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分析单位;随后从比较教育研究的路径、范式、视角、理论框架等方面构建了智识基础;最后讨论了这些智识基础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