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被视为继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第二次制度革命,其结果诞生了农业产业化一体组织。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是"一种能够给有关主体带来制度净收益的新兴交易方式",即能够使市场各方受益,尤其能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这种理论依据奠定了农业产业化政策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的基本思路。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着非常尴尬的两个难题。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农业组织模式发展的阶段性及当前的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把农业组织模式划分为“小农生产 小农经营”、“小农生产 大农经营”、“大农生产 小农经营”、“大农生产 大农经营”四种类型,以此为基础,将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组织模式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认为当前小农生产在短期不能从整体上改变的情况下,政策重点应放在大农经营及其与小农生产的有机结合上,也就是要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制基础上,加大对大农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以协调利益关系为核心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实现小农生产与大农经营的有机结合,做到农业生产“小而不散”、“小而有效”。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规范为“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被视为继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第二次制度革命,其结果诞生了农业产业化一体组织.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是"一种能够给有关主体带来制度净收益的新兴交易方式",即能够使市场各方受益,尤其能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农业产业化组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重新构建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在各经营主体之间、各环节之间建立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以保证农业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适度规模经营,土地这一要素在决定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存在着限制农业生产规模扩大的局限性,需要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力度,积极鼓励支持规模经营模式的创新,允许和鼓励农民脱离土地,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是我国的基本问题,解决它关的键是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这就要求对传统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进行改革,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本文主要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入手,阐释了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机械工业发展,服务农业的机械种类日新月异,从以前小型机械作业发展为全方位、一体化的大型机械作业,充分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伴随农业机械化而来的就是农机服务社会化,它以农业生产及农产作为服务对象,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使农机资源有效配置。农机服务产业化是将提供农机服务的个体及组织为主体,建立起的具有规范化、组织化与制度化的服务整体,从而使效益最大化;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发展需要资金、技术、信息及政府政策等其它服务体系的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9.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具有互助性质的专业经济组织,合作社的发展解决了单家独户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有效地实现了生产与市场的对接,为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扩大经营规模开辟了新的途径。要提高其运作质量,增强服务能力,就必须加强指导,科学引导,完善措施,重点扶持,培植龙头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0.
关注家庭农场这一新型经营主体的绿色生产行为,以江苏省三市共468户水稻种植者的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家庭农场对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以及农业培训在家庭农场与绿色生产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样本中超过45%的水稻种植户未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化肥农药费用投入较高;家庭农场对绿色生产行为有促进作用,家庭农场经营者不仅会采取更多绿色生产技术,还会降低化肥农药的投入,而且家庭农场可以促进经营者参与农业培训,而农业培训在家庭农场与绿色生产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因此为促进农业绿色生产行为,应鼓励符合条件的生产者申请家庭农场,树立模范标杆,并通过多种途径的培训与宣传提倡规范生产、节能增效的绿色生产,不断推动农业的绿色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甘肃特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结构与组织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由传统生产部门转变为现代产业的必经过程,特色农业产业化是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新机制。据此分析了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和组织模式选择,即在五大经济区内有选择地建设商品粮基地、发展特色农业、建立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是甘肃发展特色农业的结构选择,逐步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制产业化组织是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2.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 ,以农业生产者为主体 ,以专业化生产技术和经营为纽带 ,以增加会员收入为目的 ,在资金、技术、生产、供销等方面实行互助合作的民办经济技术服务组织。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也进入了新阶段 ,如何发挥这一组织在新时期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课题。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在农民增收难的新形势下 ,发展专业技术协会是助农增收的现实选择。1、有利于引导农民有序地进入市场 ,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由于农户分散经营 ,规…  相似文献   

13.
在TOE框架基础上,结合创新扩散理论,从技术、组织、环境三层面分析影响新型经营主体对智慧农业技术评估和采纳的影响因素。通过对288位农场经营受调者调研,采用PLS-SEM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场经营者对智慧农业技术的评估会显著影响技术的采纳;技术层面的复杂性、兼容性、成本感知,组织层面的管理者态度、组织资源,环境层面的政策支持都将影响到技术评估和采纳,而外部压力的影响则不被支持。通过多群组分析还发现,技术复杂性对小规模的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的意愿影响不显著,资金和人力等组织资源则对较大规模的农业企业经营主体的意愿影响不显著。在对研究结论充分讨论基础上,提出若干提高农场经营者对智慧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连接市场,从而形成龙型经济格局是我国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实现形式。科研、教育、推广(产、学、研)三结合,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着人才和技术的支撑作用,科技进步是农业产业化取得实质性发展的主要保证,因此,农业龙头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建设,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本文拟对我省培育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几点思考意见。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及背景“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打破地域、行业、部门和所有制界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国内…  相似文献   

15.
传统农业技术概念在市场经济中的不适应状况,导致农业生产和经营环节的分离,制约着农业技术价值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技术体系应该包括处于不同层次并相互关联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技术、农业组织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创新技术。在农业技术进步由政府供给主导型向农户需求主导型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科技人员应成为农业技术市场运行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农业发展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迫在眉睫。作为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和农业环境治理的重要主体,农业企业如何实现绿色转型,推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基于自然资源基础观和组织学习理论,探讨双重绿色战略导向,即绿色创业导向和绿色市场导向对绿色生产和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组织绿色学习的调节作用。通过采用241套农业企业的双份调研数据对文中构建的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验证。结果表明,绿色创业导向和绿色市场导向的互补效应既可以直接正向影响农业企业绩效,又可以通过绿色生产间接促进农业企业绩效提升;进一步地,组织绿色学习正向调节这一中介过程。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建立起就致力于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的研发、培育、转化和应用为一体。在此过程中,可实现建立完善产业链,实现改造传统农业的目的。该组织形式将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改造传统农业的主要形式之一,如何充分发挥该组织的功能和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芳  过建春 《学会》2011,(1):31-36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织基础,在为农业生产提供大量的技术、物资、资金、信息、运销和经营指导等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采用理论结合案例分析方法,以香蕉产业为例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功能作用,分析其在为农业提供社会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促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业组织的生成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本质需要.农业组织的发展解决了农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创业者自主创业、增加了国家税收、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业产业竞争力、满足了居民生活需要、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等.280个农业组织的调查表明,随着农业制度变迁,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一批农村社会"精英"依赖于他们所形成的市场意识,运用他们所掌握经验、技术和逐步积累起来的资本,推动着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和农业组织形式的变革,但现代经营理念和技术素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农业组织化的发展趋向是经营合作化、联结产权化、运营开放化、管理现代化,培养企业家型的农业精英和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素质、加快建立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拓宽农业组织的融资渠道、完善农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才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分析日本在"科技立国"理念指导下建立的农业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的现实特征,为加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分析发现:日本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构建了包括协调型的农业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官产学各具特色并联合开发的农业技术创新机制、多层次农协组织与多元化技术转移机构共存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等在内的创新组织体系,有力推动了日本农业发展;其在国家战略层面突出科技创新,形成由政府主导、企业重点参与、农民协作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辅以科技人才支持和法制化保护的辅助政策体系,并形成了公共科研机构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大学紧密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结合中国国情,研究得到以下启示:加强构建和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展战略,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强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人才结构性调整,以及强化企业在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