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汉芬 《科教文汇》2007,(2):154-155
庄子物化论是指主客体交互感通、合而为一、无法分辨物我关系的极致精神状态,它以物我两忘为其心理条件,所折射出来的审美态度和思维方式对中国文艺理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试图从艺术构思、意境构建、阅读的心理规律来初步探索庄子物化论对金圣叹文论的影响,同时也见出金圣叹对物化论的继承与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
庄子物化论是指主客体交互感通、合而为一、无法分辨物我关系的极致精神状态,它以物我两忘为其心理条件,所折射出来的审美态度和思维方式对中国文艺理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试图从艺术构思、意境构建、阅读的心理规律来初步探索庄子物化论对金圣叹文论的影响,同时也见出金圣叹对物化论的继承与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3.
黄洪基 《情报探索》2014,(10):87-89
运用庄子"天和""人和""心和"的和谐观,从硬件环境建设、软件环境建设、馆员和读者健康心态形成3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服务进行探讨,旨在从中获得进一步改进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启示。指出高校图书馆可借鉴庄子和谐观指导图书馆服务工作,以健康心态对待读者,在服务过程中处处为读者着想,不断满足读者的各种合理需求。  相似文献   

4.
关于庄子在中国科技史上地位和作用的评价,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科技观的二元性,而这种二元性有其内在的深层哲学依据,主要表现在庄子哲学的核心范畴、基本原则、认识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宫凤娟 《中国科技信息》2007,25(23):140-140
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理解是"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突出强调了人类的社会实践在通向自由的道路上的革命作用。人是认识与实践的主体,自然和人类社会被极大地客体化为人类主体意识的物质形态。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理解还在于他们对劳动的价值的重视与提升。  相似文献   

6.
萨特认为,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即是自由选择,他的自由不可避免地把人引向了焦虑。自由成了重负。因为这种自由是没有标准的选择,也就导致了存在主义的焦虑。为了克服这种焦虑,需要复兴形而上学的追求,确立标准。但这标准是随时代变幻而自我扬弃的。  相似文献   

7.
杨雪 《科教文汇》2008,(35):220-220
马克思从批判异化着手,构筑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庄子也对异化进行了深刻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但二者的理想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庄子>是千古名作,文字优美、寓意深刻,对其翻译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本文以林语堂和Watson的两种译本进行比较,讨论了翻译手法对原文表达的效果及影响.  相似文献   

9.
答浩 《科教文汇》2010,(26):56-58
《庄子》是一部玄妙幽眇的哲学智慧,奇特恣肆的审美想象和挥洒自如的文学才情的完美组合,作为中国古典散文艺术的高峰,学界对它的评价已成共识,但也尚有待完备之处。为此,本文想从文学和思想两方面综合分析和辞令写作手法寓言等方面细致介绍来一一把握《庄子》的散文艺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卿青芳 《科教文汇》2007,(1):156-157
《庄子》所言“道”,妙不可言。但庄子却说“道”是“不可言传”的,因此有“言不尽意”的痛苦,古代文论家们多有体会。本文试图从文论和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庄子“得意忘言”的说法,即通过在文字之外寻求更丰富、更复杂、更精微的言外之意来化解“言不尽意”的难题,从而呈现妙不可言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谭德红 《中国科技信息》2009,(16):249-249,262
只有理解了庄子的痛苦,才能理解庄子哲学.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诸雄之争特别酷烈的时候,这个时代的一部分人因不满社会黑暗,对世事彻底绝望,摒弃一切外物而努力护卫精神尊严.庄子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庄子生活在无道社会中,因现实和理想无法调和而痛苦.他有用世之心而无法用世,只好为了保全生命而隐居,回到自然中寻求灵魂的拯救.但他又无法忽视人间的苦难,所以,"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正是他内心矛盾而痛苦的真实反映.庄子品格高洁,傲视王侯,尘埃富贵.社会现实的残酷及理想的破灭,促使他建立了以淡泊无为、精神超越为特征的道遥人生理想.他凭借深沉道德感拯救世人,为捍卫人的精神尊严作出不懈努力.在中国历史上,庄子思想震撼了世世代代的人们的是魂,鼓励了生活在绝望中的人们坚持在内心深处守护最后的不可剥夺的尊严,赢得了后世很高的荣誉和普遍的尊敬.  相似文献   

12.
吴晔 《科教文汇》2007,(4X):187-188
庄子哲学中“天人合一”、“无为而为”和“回归自然”的思想,正契合了现代旅游美学人与自然和谐相容的价值取向。本文拟从庄子哲学思想出发,探讨了旅游对于“现代人”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与西方立足于实现个人权利的外向度自由不同,孔子所谋求的乃是一种完善圆融、天人合一的境界自由.这种境界自由来源于人不断否定当下,向着人之所是的方向去生存的鲜活生命力,它所呈现出来的是人进行自我超越的内向一维.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式的自由即超越,超越即自由,二者不即不离,相即不二.相比而言,这种生存论式的自由要比老、庄所追求的形而上学式的自由更具本真意味.  相似文献   

14.
倪永强  张启明 《科教文汇》2007,(12X):200-202
在庄子的世界中,道不是一种直接实在,而是一种隐晦而神秘的的冥冥之在。在体认、把握道的过程中,产生了庄子独特的教育思想。道的普遍性、本体地位和自然属性为教育的可能性提供基础和远景。在道与自然的关怀下教育变得格外神奇和富有魅力,“心斋”、“坐忘”为人在心物一体中迎接“此在”的澄明而进入思之途。庄子所打开的致思路径,是所有人类在面临困境时的共同归宿。  相似文献   

15.
张一旦 《科教文汇》2009,(3):224-225
文章将庄子的思想置于春秋入文思潮的大背景中来考察,在天人关系的互动与转进中展开其理路与内在的逻辑结构。庄子思想从整体上来讲,是一个主体实现自由的过程。首先,“天”是一个自在的本然的存在;其次,其必然性被抽象出来,作为一种普遍的规定性,与作为自为的具有主体性的人构通起来;再次,具有抽象必然性的主体,对其具体的有限性进行消解与扬弃;最后,在主体生命的完成中实现了精神的超越与自由,将天与人统一了起来。  相似文献   

16.
边春丽 《科教文汇》2008,(35):242-243
庄子思想的核心是审美生存,审美生存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为超越性的人格追求与和谐化的天人关系。  相似文献   

17.
庄子哲学中"天人合一"、"无为而为"和"回归自然"的思想,正契合了现代旅游美学人与自然和谐相容的价值取向.本文拟从庄子哲学思想出发,探讨了旅游对于"现代人"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沈涛  柏莹  惠苏平 《中国科技信息》2009,(22):213-214,219
对20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主持人串词和现代北京话语料库中语气词"啊"读音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普通话语气词"啊"因受它前面音节的影响而发生语流音变,但变读现象不是必然发生的。林焘先生将连读音变分为不自由音变和自由音变,"啊"的某些读音变化属于自由音变,汉语教学和PSC应当对该类音变不做严格规定,以减轻人们学习普通话的负担。  相似文献   

19.
刘恬恬  邵菲 《科教文汇》2009,(22):243-243
《庄子》是千古名作,文字优美、寓意深刻,对其翻译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本文以林语堂和Watson的两种译本进行比较,讨论了翻译手法对原文表达的效果及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将庄子的思想置于春秋人文思潮的大背景中来考察,在天人关系的互动与转进中展开其理路与内在的逻辑结构。庄子思想从整体上来讲,是一个主体实现自由的过程。首先,"天"是一个自在的本然的存在;其次,其必然性被抽象出来,作为一种普遍的规定性,与作为自为的具有主体性的人构通起来;再次,具有抽象必然性的主体,对其具体的有限性进行消解与扬弃;最后,在主体生命的完成中实现了精神的超越与自由,将天与人统一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