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从数学建模的本质、特点和数学教学需求出发,分析发现数学建模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数学建模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的素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众多教师都认识到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建模是数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它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本文将从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意识的必要性、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意识的途径以及在各科中渗入数学建模的思想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有助于我校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在中职数学教学运用数学建模思想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基于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阐述将数学建模思想与方式融入到中职数学课堂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高校数学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际数学界普遍赞同通过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和在数学教学中推广使用现代化技术来推动数学教育改革.我国普通高中新的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要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能初步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将各种知识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必备手段之一,是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因此有计划地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建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不怕吃苦、敢于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培养自律、团结的优秀品质,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具体的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建模比较感兴趣,并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他们对于数学及其他课程的学习.数学建模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进行分析、推理、证明和计算的能力;用数学语言表达实际问题及用普通人能理解的语言表达数学结果的能力;应用计算机及相应数学软件的能力;独立查找文献,自学的能力,组织、协调、管理的能力;创造力、想象力、联想力和洞察力.由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应用数学主要指数学建模。数学建模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数学建模的关键在于将实际问题数学化。  相似文献   

7.
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高校数学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褚正清 《科教文汇》2009,(14):132-133
数学建模是指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事物或现象。它一般是实际事物的一种数学简化。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转换能力和创新能力。文章主要介绍了数学建模的含义、特点、基本步骤、常用方法,论述了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左伟伟 《科技风》2012,(21):192-193
本文从数学建模的发展入手,分析了数学建模的特点及对高职学生的要求,探讨数学建模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的积极影响,从而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广泛参与到数学建模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学数学的教学改革,阐述了以数学建模为平台如何促进大学数学的教学,针对非数学专业与数学专业,从数学建模看如何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通过数学建模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叶菊芳 《科教文汇》2011,(27):90-91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融入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在概念的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2)在数学应用中体现数学建模意识;(3)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中渗透教学建模意识;(4)在课堂练习中融入数学建模意识:(5)在考核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相似文献   

12.
曹珂 《科教文汇》2013,(10):160-161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在高等数学课的教学中存在内容陈旧和理论脱离实际的现实问题,强调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高等数学教学中是必要的,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查建敏 《科教文汇》2012,(24):114-116
高中数学课本介绍一些初步的逻辑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避免学生逻辑错误的发生,都有一定的作用。本文阐述了逻辑与数学的同一性、差异性和互补性;对中学简易逻辑教学中的命题、逆否命题与反证法、充要条件、命题的否定等进行了一些探讨;最后研究了逻辑与集合的关系,以期对中学数学逻辑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李琼 《科教文汇》2014,(6):55-55,65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推动高校的数学建模活动的开展,提高广大数学建模指导教师的教学和指导水平,满足日益扩大的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和指导工作的需求,本文对MATLAB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的应用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提出了对高等院校数学建模培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李茹 《科教文汇》2012,(24):100-100,104
本文主要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数学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自学能力、教学技能等几个方面分析数学建模课程及数学建模竞赛对数学师范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数学建模教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学耘 《科教文汇》2012,(28):87-89
五年制高职护理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建模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文从数学建模的意义、方法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数学建模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7.
李从兵 《科教文汇》2013,(24):148-148,156
笔者认为让孩子们在课堂上领悟到数学美,对孩子进行数学审美教育,进而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就为什么要孩子领悟数学美,如何加强数学审美教育,使学生体验数学的美,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创造运用数学美而展开探讨,说明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8.
谈静芬 《科教文汇》2011,(3):78-78,115
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苏科版新教材倡导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数学概念的引入、定理的得出、法则的归纳、规律的探寻等过程中,都恰当地引入了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中"做"数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相似文献   

19.
林太莉 《科教文汇》2012,(12):99-100
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必须从一年级数学入门教学抓起,着重抓好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