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什么?或许可以笼统地说是语文素养的培养。但是“语文素养”这个概念的内涵很丰富,内容庞杂。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教学活动在进行,或多或少都涉及到这个概念的内容。但是恐怕不能就这样认为,因为教学活动、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可能使语文素养的培养变得模糊且没有着力点:或者因缺乏“抓手”而眉毛胡子一把抓,多而无序。  相似文献   

3.
“语素养”在2000年版初中语教学大纲、高中语教学大纲中各出现了一次,与“语素质”、“人素质”、“语能力”并列使用。其意义不明确,地位不突出,当时影响不大。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使用了“语素养”一词,并将“语素养”作为语课程与教学的总目标与核心理念,挤兑了“语能力”的核心地位。于是,“语素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本身的科学性也立即遭到质疑,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语素养”的论争,论争一直延续至今。“语素养”的论争主要涉及到“语素养”提出的意义、“语素养”的内涵和“语素养”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过程教学”的基本观点是展示数学事实、技能训练和体育建构,并挖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暴露数学思维等过程;“过程教学”的意义体现在师生的双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会学生学: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6.
陶德美 《云南教育》2007,(11S):11-12
识字、写字、组词、了解词意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石。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师注意了有意识地进行识字、写字、组词、了解词意的训导,但缺少必要的练习,语文教学始终在有效与无效之间徘徊。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高耗低效”的局面呢?下面正反两个案例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灵魂,是一切课程实践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正确把握这一课程目标,方能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读了李式旺老师《对课改的有关思考》一文(本刊2003年第11期第14页).笔者想就文中的“过程展示”问题再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吴云 《湖北教育》2003,(13):20-21
在《湖北教育》2003年第1、7期上读到两篇同谈“语文究竟应该干什么”的文章,读后,并没有让我这个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有拨云见日、水落石出之感,这令我不得不写点文字来同大家共议。在文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新增学科核心素养及质量标准,本文通过对"过程与方法"教学中的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几个做法,试图阐述:如何在教学中达成"过程与方法"这一能力目标,提高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1.
12.
教师的人格魅力使教育产生一种无声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时刻从教学活动中透射出来,发挥极其独特的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最形象、最有力的教育因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其人格魅力的因素中除了拳拳的爱心、健康的情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外,还应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出错的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如朗读课文时,读错字、丢字、添字、重复,或读破句子、拿腔捏调;发表看法时,语句不通,前后矛盾,观点明显错误,等等。教师应善于倾听,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错误,并及时指出,以利学生迅速地扬长避短,“改邪归正”。几年前的教学中,我们  相似文献   

14.
读了李式旺老师《对课改的有关思考》一文(《小学教学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1期第14面),笔者想就文中的“过程展示”问题再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开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都是以人际交流为基础的面对面的教学。但前者人际交流的双方是民主、平等的,而后者的教师则是“居高临下”的一方。传统教学主张的是“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而开架式教学主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开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都是以人际交流为基础的面对面的教学。但前者人际交流的双方是民主、平等的,而后者的教师则是"居高临下"的一方。传统教学主张的是"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而开架式教学主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相似文献   

17.
所有课程都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以便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和学生以课程为中介而展开的活动,即是教学活动。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尽管课程实施还有其他途径,诸如学生自学、社会考察等方式,但教学无疑占据着课程实施的核心地位。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新的课程计划成功与否,除了教师要有良好的素质、态度和适应状况,教师的教学技能、方法和策略也至关重要。从总体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过程和方法的创造性把握是课程和教学目标得以有效落实的根本所在。一、课程实施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应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试谈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的内涵与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人际关系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社会环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变量,其性质与水平影响着教学活动及其效果,并对学生个性发展产生作用。本试图从社会学角度入手,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内涵的剖析,提示其一般特点及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闫茂萍 《考试周刊》2013,(84):145-146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就必须在物理教学中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关注实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建立对物理的感性认识,加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制器材,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编按 关于语言字的训练,曾经一度成为我国小学语教学研究的热点,然而随着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教育部颁发了新的《语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素养”,强调语课程中的人性,“语言字训练”似乎正在淡出小学语课堂。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再来讨论“语言字训练”,似乎显得有些不舍时宜。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在目前这种背景下重温当年开展的语言字训练的话题,似乎也有相当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杨再隋、吴忠豪、陈建先三位专家就此话题展开对话,或许我们对“训练”乃至语教学能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